全球深度報道網每周推出“數據新聞精選”,盤點全球數據新聞的趨勢、成果、創新和趣味。
面對一堆數據不知如何做出視覺呈現?一個名叫“數據可視化目錄”的網站或許可以幫你解決煩惱。網站創始人Severino Ribecca是英國平面設計師,他把平面素材分成十六項功能:比較、比例、等級、關係、地點、分布、過程、流程、模式、解釋原理等。這個”懶人包”簡單好用——如果你要比較數據,點擊“比較”,即可看到各種不同的圖表以及它們的優缺點、演變樣式和實例。
阿姆斯特丹媒體實驗室(The MediaLAB Amsterdam)收錄了大量有關數字設計的策略和方法,做成62張卡片,組成一個數字設計“工具箱“。每張卡片都有詳細描述,包括如何具體操作,能實現什麼目標,耗費多少小時等,實用又貼心。
不光有“工具箱”,還有路線圖。在利用這些卡片進行設計前,第一步是要先確認你的目標,然後清楚自己可以投入的時間精力有多少,最後才能選到最合適的方法。網站給出的六種不同思維目標如下:
- 確定目的: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目標是什麼?為誰設計?
- 了解情景:了解計劃的背景、現狀、時間地點、社會環境和技術支持。
- 了解用戶:認識用戶,了解他們的目的、需求和感受。
- 形成見解:精簡信息。能否從對事物的認識中提取精華?
- 形成觀念和概念: 如何將研究產生的要求可視化,並形成概念?
- 創造和測試:從概念到實質的生產、雛型和測試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2月份發布了有關無人機駕駛規定的草擬大綱。哈佛大學尼曼新聞實驗室(Nieman Lab)的專欄作家,研究無人機新聞實踐的Matt Waite認為,目前的規定框架出人意料的寬鬆,為將來利用無人機協助報道提供了很大空間,前景讓人樂觀。按照此次草擬規定的框架,未來每個新聞實驗室都將獲權使用無人機協助新聞報道。將來,無人機協助報道不但可能完全合法,更有望成為報道工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交媒體在新聞編輯室里扮演什麼角色?《愛爾蘭時報》刊文說,該國的記者們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社交媒體重度用戶。調查顯示,在愛爾蘭,99%的記者因職業需要使用一種以上的社交媒體工具;推特是目前最受愛爾蘭記者歡迎的社交媒體,92%的記者每周都會使用推特。用得最多的是政治版記者,100%的政治記者每天都要登陸推特;使用程度最低的則是國際版記者,36%的國際新聞人員完全不使用推特。
越來越多媒體團隊重視發展數據驅動的新聞報道,但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和衝突地區,數據新聞才剛剛起步。發展中國家如阿富汗等,不僅需要資源和技術支持,也面臨許多關鍵挑戰。為當地媒體開展培訓工作的數據新聞顧問Eva Constantaras說,語言障礙是阿富汗記者在與數據打交道時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大部分相關工具都只有英文菜單,大量可利用的數據即使內容是關於阿富汗的,所用語言卻也是英語。
新媒體不發達也是挑戰之一:由於阿富汗大部分新聞仍然通過紙媒發表,記者們只能將數據可視化成果以靜態圖片的形式呈現於紙上,互動設計無用武之地。Constantaras等支持團體的工作人員一方面在培訓中着重介紹Excel和Infogram等語言版本較多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希望阿富汗的記者們能掌握互動設計的製作方法,為數字時代的新聞報道做好準備。
由谷歌、全球編輯網絡(Global Editors Network GEN)和騎士基金會(Knight Foundation)共同設立的2015年數據新聞獎(Data J Awards)將於4月10日截止申請。2015年數據新聞大獎會評出十個獎項,每項獲獎者將得到1500英鎊獎勵。十個獎項分別是:1.年度數據可視化;2.年度調查;3.年度數據新聞應用;4.年度數據新聞網站;5.最佳個人作品集;6.突發新聞(36小時內)最佳數據應用;7.開放數據獎;8.小編輯部(不超過25人)最佳新聞;9.評委選擇獎;10.大眾選擇獎。2014年,GEN共收到520份提交參選的作品,今年,他們希望繼續改寫這個數字。
本榜單是根據使用話題#ddj#(數據新聞)的推文(Tweet)由社交網絡繪圖程序NodeXL統計完成的。感謝全球深度報道網(GIJN)的好朋友 – 來自Connected Action的Marc Smith,幫助深度網所做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