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轉載自Flickr
要想讓一篇調查報道出彩,好的攝影師不可或缺。在報道上花幾個月的心血,在如何呈現上卻草草了事,這是調查報道媒體人的大忌。與專業攝影師、設計師以及圖形藝術家合作,共同努力整合出大的專題項目,這過程中充滿了樂趣。
經英國調查記者中心(CIJ)授權,我們節譯了剛剛出版的新書《調查報道攝影:圖片讓故事更豐滿》,其內容包括如何拍攝文件、存儲圖片以及恢復丟失信息的建議。最後一部分則為在衝突或衝突後地區進行報道的記者們支招,分享如何拍出有分量的武器照片。
該書作者包括CJ Clarke、Damien Spleeters和Juliet Ferguson,他們表示,這本手冊是為記者、NGO工作者以及工作中會用到攝影技術的人士而編寫。不過它不是攝影指南,而是一本指導你如何用相機搜集證據的工具書。
調查報道攝影之拍攝文件
拍攝文件時,首要原則是文字可讀,越清晰越好。理想狀態下,準備一台能夠拍攝RAW格式的數碼相機,或使用膠捲相機。拍攝過程中,燈光最重要,尤其在拍攝不平坦的表面,比如裝訂在一起的文件和書頁時。請盡量在接近自然光的環境下拍攝,避免使用閃光燈和熒光,否則會產生眩光,令文件內容模糊。
如果裝訂好的文件能夠拆開,則應使用三腳架。相機鏡頭可以直接向下對準文件進行拍攝,並注意不要拍到三腳架。你可以收起三腳架中的兩根支架,把第三根支架腳拉出後,找其他物體作為它的平衡點。
如果要拍攝多個單頁文件,可以先用相機對焦其中一份,並在桌面上標記鏡頭拍攝的邊界,這樣,在拍另一頁文件時,無需重新對焦即可拍攝。不過,如果文件是裝訂在一起或要拍一本書,就只能分別對焦,但仍可使用在桌上標記位置的技巧。
如果你只有功能比較簡單的相機,或不能把文件拆開所以用不上三腳架,那也可以每次只拍一部分頁面,之後再把它們拼起來。另外,即使相機有黑白模式,建議還是採用彩色模式拍攝,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會更清晰。
數碼工作流程之最佳技巧
存儲圖片
備份圖片是硬盤崩潰時的救星。大多數攝影師都會有第二個線下備份專用硬盤,有些甚至有第三個、第四個或者DVD備份。如果是用數碼相機拍攝,那就要確保備份RAW或JPG文件。除非是為提高圖片質量,否則盡量不要修改圖片。
文件格式
大部分數碼相機文件格式多樣,最常見的是JPG/JPEG格式,有些相機則有RAW格式。如果條件允許,請盡量選擇RAW格式,因為它的圖片質量最高(但文件也最大)。RAW格式能在無限次修改中保持圖片質量不下降,因此在記錄證據方面獨具優勢。
RAW格式的缺點是,需要轉換成TIFF或者JPG格式,才能適合比較常規的讀取設備,因此你需要圖片編輯軟件去完成相關工作。高級點的相機可以同時拍攝RAW和JPG兩種格式的照片,如果你由於交稿時間緊或者安全因素需要發送照片,可以採取這種做法。
便宜的相機或可拍照的手機都只能拍攝JPG格式,這時一定要保存好原文件,並只在拷貝文件上進行修改。不過需要記住的是,打開和修改的次數越多,JPG文件的質量就下降得越厲害。
為了查看、編輯、郵件發送和打印照片,你需要把照片從相機上載到電腦中,為避免丟失圖片,這項工作要定期完成。一些敏感的或或有可能被審查沒收的照片,一有機會就要把它們下載下來。
文件命名
通過在硬盤或CD中存儲原始數碼圖片這一標準化的工作流程,我們可以確保圖像作為證據的效力。保存原始文件格式,把數碼文件存為“只讀”,並重新命名修改過的數碼文件,這都是存儲中要注意的地方。另外,我們還應使用形式統一且包含有關鍵信息的文件名,這不僅方便存儲和記錄,也方便查找、辨認和找到原文件。一個好的命名系統包括:日期、項目名、原始文件參考信息以及序列號。
安全存儲圖片
文件加密可以降低但無法完全消除存儲機密信息的風險。而在一些國家裡,文件加密本身就是違法的。對於官方來說,使用加密軟件的行為已經是調查個人或機構的很好理由。若真想使用加密,我們可以嘗試TrueCrypt軟件,它通過在已加密的文件中創建“隱藏卷”來實現加密。
恢復遺失信息
只要記憶卡上的圖片信息沒有被徹底覆寫或擦除,圖片就可以恢復原樣。無論你是被迫還是出於安全考慮要刪除記憶卡上的圖片,如果之後沒有用過這張卡,圖片就還能被找回來。
要想恢復圖片,可以試試這幾個軟件:DataRescue的PhotoRescue和DataRecoveryWizard,或者SanDisk的RescuePro。這幾款軟件要麼收費較低,要麼有免費版本。它們會把恢復後的圖片和數據保存在電腦上,以免因保存在磁盤上而再出意外。需要注意的是,比起直接刪除後的恢復,格式化磁盤後圖片將更難復原。如果想要在格式化後的磁盤上恢復圖片,我們需要更強大的軟件。
傳送圖片
理想情況下,你一定想儘快把照片發給供職的媒體或機構。如果圖片像素低,你可以通過郵件直接發送。對於不適合郵件發送的RAW格式圖像或大容量文件,你可以試試網上文件分享服務,例如You Send It。
每次你都必須考慮自己所處環境的安全性,以及如何保證自身安全和圖片安全。文件在發送之前加不加密、要不要冒險直接發送,都要視工作環境而定。如果在網上傳送文件的風險太大,就要先考慮如何能保護好存儲卡或膠捲。
徹底刪除文件
正如前文所述,從存儲卡上刪除圖片,並不會令圖片完全消失,即使是格式化也不能保證徹底刪除。一般來說這是件好事,因為你可以找回丟失的圖片。不過,有時你也想徹底刪除卡上的圖片,那麼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先格式化存儲卡,然後存入新圖片,這樣就能覆蓋圖片殘餘,並去除原有痕迹。
你也可以用軟件——例如SanDisk——來徹底、永久地刪除存儲卡上的數據。類似刪除工作比較複雜且需時較長,而且,一旦進行徹底刪除或覆寫,數據將再也無法恢復。因此,你一定要絕對確認後才進行類似刪除工作。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存在電腦硬盤裡的數據。如果想確保數據被完全刪除,不妨考慮使用免費軟件Eraser。
拍攝武器照片的正確方式
駐外記者在衝突現場或者衝突發生後的地區常會見到各種各樣的武器、軍火、(衝突)殘留物和軍備物資,它們有可能構成(報道的)關鍵證據,因此完整記錄它們的狀況就顯得非常重要。
拍到清晰的武器圖片是很棒的事情,但從一張照片里我們可能看不到完整的故事。如果條件允許,記得要拍攝適合全球觀眾觀看且不帶立場的清晰圖片,比如拍的時候不要把槍放在地上,也不要拍或者採用從上往下的角度。還要爭取拍攝武器的高像素圖片,正反兩面都要拍,這樣就能為後期放大或縮小圖片調焦留有餘地。
為了之後估算目標武器的尺寸大小,在取景框範圍內放一個參照物是屢試不爽的好辦法,對於不常見的槍支或其他罕見的武器種類來說更是如此。
拍攝時,還要檢查並清楚地拍下武器上的所有標記來,例如出廠標記、印章、序列號、口徑、條形碼和合格標記等等。這些標記有時不太容易發現(查查瞄準器下面或者槍管上),也肯定有不止一處,所以在允許的時間內應儘可能徹底地檢查一下。同時,把武器上的選擇器標記、安全標記、準星標記拍下來,並記住這些標記各自位於武器的什麼位置。
最後,拍照時要把武器放於特定背景之中,例如可以把戰鬥人員也拍下來。這樣,觀眾便能更好地理解武器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被使用的。
翻譯/王一葦 周煒樂 編輯/Ivan Zhai
關於作者
CJ Clarke是一名屢次獲獎的電影工作者和攝影師。他之前在數家NGO供職,曾報道過羅馬尼亞的艾滋病問題和斯里蘭卡的貧困問題。他目前就職於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其作品發表在《衛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等眾多出版物上。
Juliet Ferguson是一位住在倫敦的攝影師兼記者,最近剛修讀完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的研究生課程。她曾為數家旅遊雜誌撰文並攝影,目前的關注重點則是藝術和抽象作品。
Damien Spleeters是一位常駐比利時的自由撰稿人,關注衝突議題,同時也在調查比利時小型武器的擴散和比利時軍火商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