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各國政府機構的數據公開、打擊貪腐的國際組織合作愈加深入和新聞界數據使用及跨國合作日漸成熟,跨境調查成為當今調查新聞的熱點。全球深度報道網經授權刊載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展江《國際新聞界的跨境調查與全球治理》一文,解讀目前跨境新聞調查的典型案例和發展趨勢。
本人未能在前年赴巴西里約參加第八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卻有幸出席了在冬奧會舉辦地、挪威小鎮利勒哈默爾舉辦的第九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近900人的規模,121個國家和地區記者到會,說明會議的全球性質實至名歸。中國記者和學者的持續參與,也再次受到主辦方和許多代表的關注。
我參加過2011年在基輔舉辦的第七屆大會,當時的烏克蘭總統還是親俄派的亞努科維奇。雖然他被認為具有集權傾向,但是對於大會的召開沒有過任何干預。然而從此次會議來看,亞努科維奇已成為媒體的調查對象:烏克蘭記者揭露了他去年下野和逃往俄羅斯前後企圖銷毀貪污腐敗證據的種種行為。此類跨越國境的跟蹤調查是本次會議最為集中的主題之一,也是我們特別關注的一類,所以凡是有Cross-border Investigation(跨境調查)字樣的內容,我往往列為首選。
其實,本次大會有數十場涉及亞非歐美的跨境調查的專題報告和圓桌討論,恰恰是經濟全球化這個世界大趨勢下的一個衍生性問題:腐敗的全球蔓延。關於新聞媒體在這個領域的獨特貢獻,本人在2007年出版的《新聞輿論監督與全球政治文明》一書中就以專章《全球公民社會與跨國輿論監督》加以專題介紹分析,並將它列為當代全球治理中的一大領域。
本人認為,《全球公民社會與跨國輿論監督》的理論框架並不過時,案例也較有代表性。我們當年就發現了一個現象:瑞典等北歐國家在媒體自由、公民社會、清廉程度等各種指標上居於全球領先地位,卻難掩一個問題,即這些國家內部法治健全,貪污行賄在本國幾乎無處下手,但並不代表這些國家的知名大企業不會利用第三世界國家的法治疲弱而作惡。
以瑞典為例,這個人見人愛的國家三十年前有博福斯軍火公司涉嫌向印度政要行賄案。此次會議上,瑞典公共電視台SVT的記者揭露了北歐電信運營巨頭TeliaSonera涉嫌向中亞某國總統及其家人行賄的調查。這位不倒翁總統和他的漂亮女兒長袖善舞,在該國建立了一個長期的腐敗家族。國際社會既難以掌握證據,也因苦於突破司法管轄而無計可施。此時,新聞媒體無可替代的角色就凸顯出來了。

曾參與調查TeliaSonera、瑞典公共TV和電台的記者編輯在大會上分享他們的調查經驗。
瑞典公共電視台的記者曾向TeliaSonera的公關部女士直接發問“你們有沒有向卡里莫夫家族行賄”,當時,那位女公關拿着事先準備的文稿顧左右而言他,然後揚長而去,看到這一幕,場內觀眾不禁大笑。瑞典記者發言完畢,台下的印度記者隨即提問,他首先提到的就是當年的博福斯案。
SVT還提出了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電信業的發展既可造福一個社會乃至全球,推進民主法治和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繁榮,卻也可能成為貪腐成性的集權者偵聽、監視和控制他人的工具。而如果這些集權者的幫凶是來自自詡為西方民主國家的大企業,那就太反諷了。聯繫到正在大力開展打老虎、反腐敗的中國,揭露打擊跨國貪腐,不正是一項急務嗎?那麼,是不是可以讓新聞界發揮更大的作用呢?
本次大會從包括中國報道在內的12項候選作品中選出了3件“全球亮光獎”獲獎作品(兩項作品榮獲“全球亮光獎”殊榮,一項獲得“卓越獎”稱號),11日會議最後半天的一個工作坊是獲獎者的經驗分享,由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的“大腦”大衛•卡普蘭先生主持。烏克蘭記者以大量畫面描述了亞努科維奇惝恍出逃時貪腐檔案文件四處散落的景象。有記者提問,你們烏克蘭記者是不是在前總統逃亡以後才打這隻“死老虎”?烏克蘭同行回答,調查早已進行,只是開頭不大受人關注,核心貪腐證據相對缺乏,當局也加以阻撓;但正因為之前的努力,知情者後來紛紛向他們提供猛料。

今年“全球亮光獎”的獲獎作品:“煙草帝國”(巴西)
會上交流的第二項獲獎作品來自巴西等國記者,他們揭露的仍然是老問題:跨國跨境販毒。在這種案例中,新聞界的最大敵人不是政府,而是跨國黑社會組織。記者要斷他們的黑金之路,他們往往要的是記者的命。雖然近年來哥倫比亞的禁毒大有斬獲,記者傷亡數字在降低,但就整體而言,拉美記者的人身安全狀況仍然惡劣,尤其是在向美國販毒的最後一站墨西哥。就此而言,中國記者可以感到寬慰,從事調查性報道雖然有調查難、發稿難的現實問題,但是面對全國人民的期待,我們需要的是堅守多於勇氣。
會議的另一大主題是如何運用大數據於調查性報道,為此設立的工作坊多達數十場。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的記者而言,這太有意義了。面對主要是跨境背景下外來金錢對這些國家的侵蝕,如果將數據工具與跨境調查結合起來,未來一定會生產出更多佳作,國際新聞界對全球治理的貢獻將更受世人推崇。
編輯/Ivan Zhai, 周煒樂
展江,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傳媒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曾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系主任和教授,法學碩士、博士,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作為國內知名和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學者,展江著有《新聞與戰爭》、《戰時新聞傳播諸論》、《新聞輿論監督與全球政治文明》和《傳播權界論》等研究著作。其研究領域包括:中外比較新聞傳播史論、政治傳播(尤其側重輿論監督)、戰時新聞傳播、媒體法和媒體倫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