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5年10月26日下午5点09分,阿富汗东北部发生7.5级地震,地震波及巴基斯坦和印度。而数月之前的尼泊尔则发生了当地81年来最强震。身处灾难之中的当地媒体人反应迅速,优先以数字媒体和平衡、全面的视角关注民生、揭发政府救援内幕。深度君特约《尼泊尔时报》主编Kunda Dixit谈亲历灾难现场的媒体报道,访谈视频请看:
“那是一个周六,我们编辑室全体记者去加德满都周边登山。下山路上,我们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震动——俯视加德满都,整个城市就像被炸弹炸过了一样,烟尘四起。”
《尼泊尔时报》主编Kunda Dixit描述的这个场景,就是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7.8级地震发生时的情况。
“该来的还是来了。” 不同于其他媒体,Dixit领导下的《尼泊尔时报》早在6、7年前就开始“报道”这次地震——Dixit知道,尼泊尔上次发生8级以上地震,已经是差不多80年前,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运动所积蓄的能量,到了要释放的时候。
《尼泊尔时报》是加德满都的一份英语周报,也是尼泊尔最有影响力的英文媒体。为了宣传预防地震,自2004年起,Dixit和他的报纸几乎每年都会抽出版面,报道相关主题。
“我们曾多次发出预警”
1月15日是1934年地震的纪念日,也是尼泊尔国家地震安全日。2015年的这一天,《尼泊尔时报》推出地震81周年纪念系列报道,采访80年前地震的幸存者,回顾历次地震状况。类似的报道,他们在地震70周年的时候也做过。只是没想到,这次报道三个月后,“预言”成真。
报道《70年后》中1934年大地震的幸存者照片
“我们曾多次发出预警,”Dixit说,“但大家的注意力只放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能做的很有限。我们一直在为‘帮大家准备好’而努力。”
《尼泊尔时报》报道中的地震危险程度图
现在看来,时报早期的预言多少有些“危言耸听”。2011年的报道《不是假如,是何时(Not if, but when)》中,Dixit引用尼泊尔地震技术协会(Nepal Society for Earthquake Technology)的数据,预告如果震级为8的地震再次发生,尼泊尔死亡人数将会达到10万,150万人将无家可归——事实上,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死亡人数在7000-8000之间。
Dixit表示,死亡人数比预计少得多,原因除了震级低于预计之外,还包括地震发生在周末,倒塌的校舍等建筑物中没有人。“(这次)倒塌的教室一共有约3万间。我们计算过,如果地震发生在上学日,至少会导致7.5万学生死亡。”
另一个原因则是政府和非盈利组织做了预防,如加德满都1994年颁布的《尼泊尔国家建筑规范》规定,建筑设计申请需要经过建筑许可委员会和地震安全委员会双重审定;政府于2009年牵头成立了尼泊尔风险控制联盟(Nepal Risk Reduction Consortium),制定了1.3亿美元的建筑翻新计划,要在3年内做好校舍和医院的防震加固,并提高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其合作方包括亚洲发展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
但Dixit也提到,政府出台的规范到了执行时往往会打折扣。加德满都的房屋实际倒塌数量不多,造成伤亡也不大,可能是因为大部分楼房本身低矮,而非防震措施到位。
“地震‘逼’我们进入数媒优先时代”
“这是数字媒体时代(尼泊尔)的第一次(大)地震,”Dixit说。“我们根据Twitter上搜集的信息,派遣记者到当地报道,这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
《尼泊尔时报》的纸质版一周才出一份,但依靠Wordpress搭建的网站和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其网络化程度正逐渐提高。灾难期间,社交媒体账号成了时报发布消息和收集信息的重要渠道。
“地震5分钟之后,我发布了第一条推特,照片上是震后的加德满都全景。”Dixit的这条推特被广泛转发,随后,他发布的尼泊尔震后照片也被多家国际媒体转载,其中也包括中国的一些网站。
Kunda Dixit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损毁的杜巴广场
时报英文编辑部不到十人,当天确认家人安全后,很快就投入了报道工作。第一条推特报道了即时死亡人数,紧接着第二条是当地古迹损毁的照片。推特下的回复,有人发布了社交媒体Viber免费提供尼泊尔通讯服务的消息,有人发起了筹款救灾活动,也有人表达了悲伤与祈祷。
尼泊尔时报的第一条推特报道
“地震逼我们进入了‘以数字媒体为先’的时代,”Dixit说。“即使在地震后,我们也习惯了先把报道发布在网络上,并尝试多媒体、可视化等报道方式。每周五出刊的报纸反而没有那么重要,成了一周报道的集合和总结。”
根据报社网络编辑Ayesha Shakya的统计,地震后,《尼泊尔时报》网站的读者数上涨了十倍,而在每次余震后,这个数字都会大幅增加。6个月时间内,“@nepalitimes”这个账号的关注人数翻了一倍,达到11.4万。Dixit本人的帐号“@kundadixit”关注人数也增加了3万人。
“过度强调灾难本身,也是偏见报道”
在地震报道上,《尼泊尔时报》似乎总在逆流而行。震前它一再警告地震的严重性,而当震后国际媒体纷涌而至,报道灾难损失情况如何严重时,它却迅速把目光转向地震中的幸存者、他们即将面临的问题以及各方捐款捐物、重建家园的努力。通过采访在两次地震中幸存的老人,时报将这次地震与81年前进行生动比对——能迅速联系上这些老人,还得多亏之前做的周年报道。
“国际媒体4天后就离开了,”Dixit说,“而我们是坚守在原地的人。”
地震第二天,Kunda Dixit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评论文章
Dixit表示,在许多媒体报道中,建筑损毁严重,但事实上,当时加德满都80%的房屋都是完好的,没有倒塌,包括位于帕坦区的《尼泊尔时报》编辑部。最艰难的其实是了解偏远地区的情况。由于道路阻塞,联络中断,救援直升机以运送物资为首要任务,不能携带记者,时报的记者在7-10天之后才进入这些地区采访。
“只报道灾难坏的一面,也是一种对事实的扭曲。”Dixit说,“事实上,有许多志愿者提供帮助,尼泊尔人民也互相援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没有做到的灾后应急工作。”报道中对于地方政府组织居民自救的措施多有赞誉,但在批评政府整体应急方案缺陷时,却也不吝笔墨。
《尼泊尔时报》在推特上呼吁,在组织救灾时如果遇到官僚系统的阻挠,可向报纸发邮件提供报道材料
在4月和5月两次地震之间,Dixit去了一趟中国四川,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他看到了汶川重建的成果,也惊叹于救援队的效率。同时,对比四川因校舍倒塌造成的学生伤亡,他觉得尼泊尔是幸运的。
半年过去,Dixit和他的报纸仍在追踪报道灾后重建。“三百万人还在等待救助和重建,可尼泊尔的政府是一团乱麻,”他说,“我们必须关注这些灾民,如果我们不去报道,没有人会去关心他们。”
Kunda Dixit 尼泊尔著名媒体人、记者和编辑。尼泊尔传媒集团HimalMedia的所有者,旗下拥有尼泊尔语媒体《Himal Khabarpatrika》和英文媒体《尼泊尔时报(Nepali Times)》。
Dixit于1985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曾在纽约BBC电台工作,之后成为公益传播机构Inter Press Service的亚太地区主管。
1996年,他回到尼泊尔,领导非营利组织Panos Network的南亚分部Panos Institute South Asia,并参与报道当年爆发的尼泊尔内战。其后出版尼泊尔战争摄影报道三部曲《A People After War (2009)》、《Never Again (2009)》、《People War (2006)》,记录并展示了战争中尼泊尔人的生存状态。他同时也是《Dateline Earth: Journalism As If The Planet Mattered》一书的作者,该书讲述了如何以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报道环境、发展及贫困等议题。
2000年,Dixit创办《尼泊尔时报》,并担任主编。编辑部规模不到10人的《尼泊尔时报》很快成为尼泊尔地区发行量最大的英文周报。2009年,Dixit在Nepali Times网站上开设博客“EastWest”,以撰写时政评论为主,广受欢迎。
2015年尼泊尔地震后,Kunda和他的报道团队在深入偏远地区报道的同时,用卡车运送物资到当地,边报道边开展救援和资助。他们对地震及余震的报道为时报网站增加了10倍流量。
编辑:Ivan Zhai, 周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