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僅19人感染埃博拉:尼日利亞媒體如何助力疾病預防?

Print More

ABUJA, NIGERIA - AUGUST 7: Ebola Virus news are the top stories on Nigeria's agenda on August 7, 2014. A Nigerian man reads a newspaper of which the main page is covered with Ebola issue in Abuja. (Photo by Mohammed Elshamy/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2014年,西非地區大規模爆發埃博拉病毒。短短3個月中,疫情出現最早的三個國家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和幾內亞就有632起死亡病例。6月20日,尼日利亞確認第一起埃博拉病例。接下來93天內,國內僅有19人確認感染埃博拉,其中12人經治療痊癒。

世衛組織官網宣布尼日利亞已沒有埃博拉病毒傳播

世衛組織官網宣布尼日利亞已沒有埃博拉病毒傳播

10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尼日利亞疫情結束。而此時,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8000多,幾內亞疫情也仍然肆虐,直到2015年11月17日,才宣布進入疫情結束倒計時。

尼日利亞為何能在短時間內控制疫情?媒體在其中發揮了什麼作用?來看看尼日利亞記者和專家們的分享。


Rosemary Nwaebuni,尼日利亞報紙Pointer記者:大眾媒體協助科普埃博拉

無論文化程度高低,尼日利亞人在國內出現第一例埃博拉感染以前,都已知道埃博拉的危險性,這要歸功於全國性的埃博拉認知運動。而大眾媒體正是這一運動的載體。

早在2015年3月鄰國出現疫情時,尼日利亞聯邦衛生局就發出紅色警報,要求有高燒、頭痛、腹瀉、腹絞痛、出血等病狀的居民立即向當局報告,以進行診斷和治療。同時,最近出入過塞拉利昂等疫區的居民,也應向當局報告。

0

世衛組織為公眾提供的埃博拉流行國家旅行貼士

尼日利亞的36個聯邦和首都特區的相關部門聯合行動,在每個聯邦都建立了埃博拉應急管理中心,設立免費的埃博拉報告熱線。同時,尼日利亞政府部門與西非衛生組織(WAHO)世界衛生組織(WHO)合作,提升民眾對埃博拉的認知,同時提高政府部門和衛生部門針對疫情的應急反應能力。

1

報紙Pointer對於埃博拉疫情的報道

尼日利亞的報紙、網絡媒體和社交媒體發布了大量報道,包括解釋性的專題,以提升民眾對於埃博拉的認知度。

以我所在的Pointer報為例。疫情發生時,我們實時監控網絡和數字媒體上的重要信息,如感染率、死亡率等,跟進三角洲國家衛生中心和國內衛生部門掌握的最新情況,並結合電話採訪專家、醫生,了解埃博拉的危險性和有效的預防、治療辦法,寫成可讀性強的報道。此外,我還聯繫了世衛組織的代表,從他們那兒了解更多信息。疫情發生以來,社會和行為習慣的變化也是我記錄的內容。


Folasade Ogunsola,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宣傳體系合力破謠言

在尼日利亞第一例埃博拉患者Patrick Sawyer確診後,恐慌和謠言野火般四起,導致許多醫者不願收治流血或高燒病患。而煽風點火的正是媒體。

政府的應對策略是將媒體、社區和重要的意見領袖納入宣傳體系,多管齊下。

1社區里的衛生保健工作者接受了標準化的預防措施訓練,社區衛生中心也配備了感染防護器材。政府每日發布簡報,以使媒體得到最準確的信息,讓民眾了解疫情進展,減少恐慌。

埃博拉的爆發說明,要提高面對疫情時的迅速反應能力,整體計劃非常重要,而這需要專家、人力投入以及能起到有效預防作用的衛生系統的支持。而同樣重要的,則是是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合作配合的宣傳。


Yinka Ibukun,彭博駐尼日利亞拉各斯記者:社交媒體普及知識,移動軟件監控疫情

尼日利亞提供的寶貴經驗,是及時交流和即時信息跟蹤的重要性。疫情爆發後,網絡在宣傳和信息交流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由牙醫Lawal Bakare發起的志願組織Ebola Alert使用FacebookTwitter向尼日利亞人普及埃博拉知識。一周內,他們和政府合作開設幫助熱線,每日接到600個求助電話。其Facebook和Twitter賬號關注總數達到3萬,網站www.ebolaalert.org僅8月份一個月就有400萬點擊量。他們的Twitter賬號同時也幫助擊退各種網絡流言,例如拉各斯某教堂散布出的“免費免疫埃博拉”虛假宣傳。

3

Ebola Alert實時更新的Twitter和博客信息

谷歌尼日利亞分部組織了記者訓練營,教他們如何使用“谷歌趨勢(GoogleTrends)”來判斷人們最想了解哪些與埃博拉有關情況。記者們也學習了如何使用谷歌地圖和谷歌地球做可視化新聞,這有助於處理疫情相關數據。

谷歌的西非地區主管Taiwo Kola-Ogunlade介紹說,他們的搜索數據顯示,從8月到9月中,尼日利亞地區搜索量最高的5個詞中兩個與埃博拉有關。他意識到記者們沒有抓住這個選題,因此開展了記者訓練營。

加利福尼亞的非盈利研究機構eHealth & Information Systems Nigeria還開發了一款安卓軟件,用以幫助醫療人員及時記錄和上傳病人癥狀。手動報告過程需要12個小時,而使用軟件能節省50%-75%時間。隨着技術改進,這個軟件已經能夠實時報告癥狀,不再有時間差。軟件允許GPS定位疑似患者,能幫助醫生們建立一個地理模型,監控哪些地區容易出現感染病例。


Ugochi Anyaka ,尼日利亞環境記者:短信平台成為利器

尼日利亞有6700萬網民,網民數居全球第八。而其1.75億總人口中,有將近1.66億手機用戶。有這樣的傳播基礎,ebolalert.orgebolafacts.com 這樣的埃博拉門戶網站才成為提供準確信息、幫助民眾的有效平台。這些網站是對電話熱線和傳統公共衛生防治手段的補充。

抗擊埃博拉過程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也採用了新的通訊方式。基金會開發的UReport是一個免費的短信平台,以社區為基礎,達成信息的雙向交流。基金會專家Geoffrey Njoku稱,短短六周里,有超過5.7萬人通過此平台收到360萬條關於埃博拉的信息。

4

社交網絡、短信平台和廣播在提升公眾意識上發揮了關鍵作用,但社交媒體是把雙刃劍,到達受眾的信息雖快,卻不一定準確,尤其是公共衛生相關的信息。

2014年7月份,一條網絡信息聲稱飲用鹽水和用鹽水洗澡可以預防感染埃博拉。許多人相信了這條信息,有人在出國時採用這種方法進行預防,甚至有人因採用了這一無效措施而感染埃博拉並死亡。國家公共衛生局最終曝光這條信息為假消息,只不過是一個大學生的惡作劇。

國際組織在網絡上發布的即時信息也有助破除謠言。曾有謠言稱,埃博拉病毒可通過汗液傳播,這引起不少人恐慌。但幾小時後,世衛組織發布的推特澄清,潛伏期過後,埃博拉患者的汗液是無法傳播病毒的。


參考資料:
Nigeria’s Ebola Success Story
How Nigeria beat the ebola virus in three months
Nigeria Uses Android App With Facebook to Beat Ebola
Ebola and the media – Nigeria’s good news story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