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ublica:做數字時代的深度報道,建立模式是關鍵

Print More

在傳統媒體紛紛裁撤深度報道部的同時,獨立非盈利媒體ProPublica堅持做嚴肅、有深度的調查性報道,同時還走在數據新聞和移動端設計的前列。他們在創辦兩年後就捧得普利策獎,為快消新聞盛行的數字時代提供了做深度內容的獨創經驗:建立一套數字化、多媒體、重視合作、數據驅動、靈活以及資金可持續的模式。

ProPublica的創始人兼執行主席Paul Steiger日前訪問西班牙納瓦拉大學,就產出高質量深度報道發表了一系列演說。深度君經授權編譯該校顧問兼客座教授James Breiner的文章,看看他們的模式是什麼、為何如此成功。


在數字媒體上不斷出現垃圾信息、真偽混同的報道和謊言的同時,人們更看重能準確核實信息和遵守行業道德的媒體。


Steiger
提到,ProPublica的報道曾觸及一位主要捐贈者核心集團的利益,該捐贈者對那篇報道也是“恨恨不已”。Steiger向捐贈者解釋,稱信息已經過核實,報道公平,並指出“我們需要求同存異”,不過捐贈者還是在當年停止了每年10萬美元的捐贈。事情本應就此完結,不料一年後,ProPublica重新收到了這位捐贈人未作任何說明的捐款支票。Steiger認為,這說明即使人們對報道持有異見,但仍會尊重具有高度準確性和職業操守的新聞專業主義。

調查報道發展的未來構想

ProPublica為調查報道的未來開闢了一條新路。其采編團隊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以此在全美範圍內促進法律的完善、制止掠奪性貸款、揭露金融欺詐行為。

FireShot Capture 177 - - https___propublica.s3.amazonaws.com_assets_about_propublica-2015-annual

ProPublica2015年度報告《站在數據新聞新前沿》

以50人的核心采編團隊為基礎,ProPublica製作出不少獲獎報道,而其1240萬美元的預算和美國媒體整體開支水平相比,更是微不足道。ProPublica在其長達17頁的2015年度報告《站在數據新聞新前沿》中介紹了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其中提到一套規模較大的深度報道模式,也可小範圍地複製使用。

在西班牙納瓦拉大學做分享時,Steiger和師生談到了他的深度報道發展觀,並接受了多家媒體的訪問。Steiger認為,在傳統新聞媒體相繼縮小團隊、裁撤深度報道部的同時,保持一些關鍵要素即可助媒體做出影響深遠的調查報道。他的總結如下:

  1. 小團隊通過合作擴大影響力(見Steal Our Stories)。通過知識共享組織(Creative Commons)的許可證,ProPublica已與包括BBC、《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和公共廣播系統等100多家報刊、電視、廣播媒體共享其產出的深度報道。
  2. 提高報道的數據驅動性。ProPublica僅用一位數據新聞記者就調查出加州的護士們是如何在嚴重違紀之後還能掩人耳目、保住工作的(見報道)。而如今團隊共擁有9名數據新聞記者,他們不但挖掘出更多故事,還建立起可供檢索的數據庫,由此揭露了一系列數據和問題:17000名外科醫生的醫療並發率(見可視化圖表),企業削減工傷補貼的行為(見可視化圖表),對黑人消費者粗暴且不合理的追債行徑(見可視化圖表),負責為4900萬醫保病人提供醫療服務、但收費最高昂的醫生名單(見可視化圖表),還有知名的《金錢醫生》(Dollars for Docs)調查——可供公眾查詢任何一位醫生是否通過接受醫藥公司或醫療器械公司的酬勞而提供演講、研究或諮詢。
    FireShot Capture 178 - When Caregivers Harm - ProPublica - http___www.propublica.org_series_nurses

    ProPublica揭露加州醫院護士掩蓋違紀行為的系列報道:《當護理者成為加害者:美國護士如何成為漏網之魚》

    FireShot Capture 179 - Dollars for Docs - ProPublica - https___projects.propublica.org_docdollars_

    ProPublica的《金錢醫生》(Dollars for Docs)調查

  3. 重視與觀眾的社交互動。在進行外科醫生和手術效果系列報道時,記者們搭建了一個網絡論壇,使病人可以分享他們的故事並交流經驗。現在ProPublica有415000名Twitter粉絲,127000 Facebook粉絲,以及69000名電子郵件訂閱用戶(這是忠實受眾的重要指標),網站每月有近100萬獨立用戶訪問。
  4. 為深度報道提供足夠的資金和時間。Steiger說,ProPublica的深度報道每篇成本通常高達20至50萬美元(相當於人民幣130萬至326萬元)。上文提到的外科醫生專題前後耗時三年,只為使報道儘可能公平、完整、無懈可擊。
  5. 準確性和完整性是深度報道的根本,而信譽則是媒體最重要的資產。
  6. 新聞本質上是一項公共服務,但它必須可盈利,必須有堅實的資金基礎。
  7. 新聞需要問責強權,以“第四權力”的角色支撐民主制度。

2008年,Steiger用桑德勒基金會(the Sandler Foundation)捐贈的1000萬美元創立了ProPublica,並將其目標定為“成為獨立、非盈利的新聞媒體,做符合公眾利益的深度報道”。Propublica特別關注在他們看來真正重要的、擁有“道德力量”的故事。用他們的話說,他們旨在“曝光弱者所受的欺壓與剝削,以及權力享有者如何背離大眾的信任。”

Steiger與設立桑德勒基金會的Herb Sandler、Marion Sandler夫婦結交多年,他認為桑德勒夫婦管理着美國最好的儲蓄貸款機構之一。ProPublic創立之前,桑德勒夫婦目睹全國媒體紛紛裁員,深感深度報道亟待重振。他們向Steiger表達了為深度報道貢獻力量的意願,並諮詢他的建議。Steiger當時還是《華爾街日報》的執行主編,任內曾帶領團隊獲得16項普利策獎。他對組織深度報道團隊作了初步構想,給桑德勒夫婦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年後,Steiger從《華爾街日報》退休,隨即創立了ProPublica。

與學生互動

在本文作者James Breiner的邀請下,Steiger在納瓦拉大學的碩士課堂上與學生們作了交流。Breiner告訴學生們,Steiger和他的團隊展示了在傳統新聞業遭遇危機時的另一條出路——一套數字化、多媒體、重視合作、數據驅動、靈活以及資金可持續的模式。

1-4pSx0yg7oY9cuyWmQW_6EQ

ProPublica的創始人Paul Steiger在西班牙納瓦拉大學交流

學生和Steiger交流時,Steiger的回答妙語連珠:

—-“要成為優秀的新聞人,天分和勤奮哪個更重要?”

“二者缺一不可,但要成為優秀的新聞人,更多是靠勤奮和毅力。”

—-“怎樣轉化數據、整合進報道?”

“數據只是個開始,然後你需要像擦皮鞋一樣(shoe-leather reporting)去發現數字中有關人的故事。”

—-“西班牙很多新聞機構不提供有薪實習,但我們需要積累經驗。怎樣改變這種處境?”

“我一直認為,對待實習生的唯一道德方式就是支付薪水。家境富裕的學生有辦法撐過無薪實習,不付薪水的媒體實則是在製造一種有利於他們的惡性雙軌制: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無法接受無薪實習,因此錯過了將有助於他們開啟職業生涯的必備經驗。”


原文發表於博客”News Entrepreneurs”,作者為James Breiner,本文系作者授權翻譯。

James-BreinerJames Breiner 在西班牙納瓦拉大學擔任顧問和客座教授,他是清華大學全球財經新聞碩士前項目主任及瓜達拉哈拉大學數字新聞中心創始人,擔任過出版人、編輯和調查報道團隊負責人,Twitter 賬號:@jamesbreiner

翻譯/沈哲凡,編輯/Ivan Zhai,周煒樂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