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聞盛會即日起接受報名,九月與你相約尼泊爾!

Print More

“報道亞洲”——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將於2016年9月23日至25日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舉行。即日起大會正式開放註冊,並為優秀記者提供30多份參會獎學金。

亞洲領先的調查記者、數據從業者、媒體法和安全專家將匯聚一堂,討論新聞發展趨勢、分享最新業界資源。首屆大會於2014年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吸引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300多人蔘會。

0

會議有哪些內容?

本次會議將開設50多項分組討論,提供前沿數字媒體工具培訓、調查報道案例和技巧分享,以及與資深媒體人交流的機會。

其中,約三分之一的會議討論將聚焦數據新聞,內容涵蓋基礎的數據表處理、數據清洗技術以及更高級的測繪、可視化和分析技能。同時,調查報道記者將在氣候變化、災難報道、跨境報道等主題分享中介紹他們的心得。調查和網絡搜索專家則將介紹前沿調查技術,例如如何用傳感器、無人機探測,如何挖掘網絡隱藏信息、追蹤非法財產。此外,你還能習得如何加密郵件、保護安全,為調查項目籌集資金等技巧。

2

首屆“報道亞洲”大會現場

密集的工作坊、講座和交流活動讓你有充足機會與同行溝通、尋求合作,挖掘報道新角度。

會議詳細日程將於近期公布,請關注全球深度報道網的更新。

有哪些參會嘉賓?

還在為電影《聚焦》(Spotlight)熱血沸騰?想必大家對“聚焦”小組前任編輯、普利策獎得主Walter V. Robinson(綽號Robbie,由曾扮演蝙蝠俠的演員Michael Keaton扮演)仍記憶猶新,當時由他帶領團隊調查出了波士頓天主教堂神職人員性侵兒童、當地社區的集體緘默和掩護。現在深度君激動地宣布:Robinson將到會作主題演講啦!

1.1

Walter V. Robinson和Michael Keaton

從1972年起,Robinson一直在《波士頓郵報》擔任記者和編輯,目前是特約編輯。Robinson曾在1984、1988、1992和2000年4次報道美國總統大選。他當過白宮記者,報道里根和老布什兩屆政府並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擔任該報中東分社的社長。他也曾是本地新聞編輯、負責調查報道的助理執行編輯,任“聚焦”小組編輯長達7年。2007年至2014年,他是美國東北大學新聞學院的特聘教授。

除了Robinson,我們預計將有20多個國家的調查記者、數據從業者、媒體法和安全專家前來參會,帶來精彩分享。

他們包括(排名不分先後):

3
Helena Bengtsson
英國《衛報》數據項目編輯

蔡翔祁(Reg Chua)
湯森路透責任編輯

陳婉瑩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教授

Sheila Coronel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務長

Giannina Segnini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訪問教授

David Kaplan
全球深度報道網執行總幹事

Kunda Dixit
《尼泊爾日報》編輯和總監

Irene Jay Liu
湯森路透全球企業組記者

Paul Myers
BBC網絡研究專家

Syed Nazakat
印度調查新聞中心主編

Govindraj Ethiraj
IndiaSpeed創始人,記者

還有更多大牛前來參會,我們期待你也能來!一起交流業界問題、結識新朋,共推調查新聞發展。

如何參加大會?

現在會議已經開放申請,參會者只需在“註冊(Registration)”頁面預訂會議入場券(1張200美元,約為1294元人民幣),填入所需信息,點擊支付即可。註冊後,即可看到你臉書好友的參會動態,也可保存日程。如果你在尼泊爾,請通過尼泊爾調查新聞中心(NepalCIJ)網站註冊,聯繫Anurag Acharya(anurag@cijnepal.org)。

4

尼泊爾風景

關於會議舉辦地的交通、通訊、貨幣匯率、語言等信息,請查閱官方網站
如有問題,請聯繫hello@gijn.org。

“報道亞洲參會獎學金”

除了豐富的業界交流機會,本屆會議為記者準備了30餘份參會獎學金。如果你來自亞洲的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有3年及以上新聞工作經驗,擁有出色的調查報道或數據新聞技能,且有志於學習最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協助推動全球調查新聞發展,能用英語交流、可理解英語,即日起都可申請。

5

獎學金涵蓋加德滿都往返機票費用、開會3天的賓館費用、會議註冊費用和早中晚餐開銷(往返機場、申請簽證等額外開支除外)。10個名額將提供給數據記者,5個給調查技術和報道製作人員(包括360度視頻、無人機、傳感器和多媒體)。

獎學金申請頁面

申請方式:在會議網站填寫身份信息、簡介,提交代表作品,描述你對會議的預期收穫和會後計劃,截止日期為5月15日。詳情登陸網址查看。

如何關注大會最新信息?

請關注全球深度報道網的中英文網站,微博@全球深度報道網,微信“全球深度報道網”(gijn_cn),Twitter @gijnCh和會議專屬話題:#IJAsia16,我們將及時推送會議熱聞和好資源。

首屆會議講了什麼?

上次馬尼拉大會聚集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300多位深度報道記者、數據新聞記者、媒體法和信息安全專家。想知道亞洲深度報道大會是什麼?關注的議題和好資源有哪些?戳“閱讀原文”,查看首屆會議精彩回顧視頻。

想知道會議有哪些精華?可以看看以下摘錄:

環境報道

擁有23年從業經驗的日本NHK電視台記者立岩洋一郎(Yoichiro Tateiwa),發現當地一家印刷廠員工患膽管癌的幾率高得異常。他對此展開歷時一年的調查,發現印刷廠使用的化學用品是致癌率居高不下的主因。他進而揭開了一個可怕的事實:日本工廠在使用化學產品時普遍缺乏監管,超過9成的化學用品在進入工廠、接觸到工人前都未經過政府審核。

6

原《南方周末》記者、時任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總編劉鑒強認為,網絡提供便捷的信息渠道,但新聞還是關於人的。要傾聽人民,而不是網絡。劉鑒強曾為了尋找兩個被採訪的雲南某村村民,專程飛去雲南,拿着兩個村民的照片,一個村莊一個村子地問,最後終於找到這兩個人。

腐敗調查

巴基斯坦調查報道中心創建人奧馬爾·奇馬揭露該國近70%的議員沒有申報稅款,包括總理和62%的內閣成員也在逃稅的行列,90位議員甚至沒有稅號。在調查過程中,奇馬通過Facebook找到稅務部門的職員,對方說,給我他們的納稅號和名字,我來幫你。奇馬的稅務報道被衛報、紐約時報等多家媒體轉載,引起熱議。2014年,巴基斯坦政府走出大膽的一步:公開納稅記錄。在此之前,全世界只有3個國家做到這一點:挪威、芬蘭和瑞典。

7

亞洲新聞教學

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說港大新聞教學設置融合媒體課程,以寫作報道為核心技巧,第二學期開始進行深度新聞報道項目實踐。她認為雖然傳統媒體的需求在下滑,但是市場對新聞技能如多媒體技能、獨立思考等需求在擴大。

8

點擊查看首屆“報道亞洲”會議精選:

首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 | Day 1 精選放送
首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 | Day 2 精選放送
首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 | 亞洲調查新聞的未來
首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 | 如何尋找和使用亞洲數據
首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 | 為了忘卻的紀念
首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 | 分分鐘搞定PDF
首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 | 一分鐘搜出“水分文憑”

歡迎大家積極報名參與,我們9月加德滿都見!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