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調查報道,得在找尋信源、追蹤事態、驗證信息等環節多下功夫,長期積累。深度君分享調查報道專家的22條建議,看有哪些實用妙招幫我們打磨調查技巧、提升挖掘水平。還可點擊《調查報道核實清單:逐條檢查,避開雷區》,看記者如何做好事實核查。
1. 找更好的案例
記者找說服力強的案例時,下的功夫常常不夠。得多花時間,看看採訪對象的敘述是否與報道有關、他/她的故事能不能起作用。反覆考量他們是否適合做故事主人公。案例分析的研究對象不一定是人物,也可能是社群或組織。
2. 多問幾個問題
很多人願意透露更多故事、分享見解。記者與他們交談時,要先建立信任,再多問點計劃外的問題,總是往前推一小步。但別勉強信源,要是他們不願回答,就暫停發問。
3. 警惕電視案例
電視上展示的案例常浮於表面,掩蓋深層問題。有時,這些案例和你想報道重點並不相關,畢竟你要展現的是整個系統運轉不靈,而不是局部問題。
4. 從調查案例到分析整體
記者不妨從案例分析或問題意識開啟調查,可藉助公共記錄、知情人士的調查等材料核查問題的重要性。找到案例,別急着一頭扎進去,想想還有沒有有更好的例子呈現故事。翔實的案例和系統的分析都是優秀報道必不可缺的基礎。
5. 從問卷中找案例
從問卷找案例也是妙招。你可以透過受訪者的回答清楚看到隱藏在背後的案例。提問時儘可能簡潔——每個問題都有可能牽出隱藏的故事;且向對方確認能否回訪,方便了解更多信息,篩選案例。
6. 鎖定“爆點案例”
顧名思義,“爆點案例法”就是用一個有代表性的故事切入、揭露系統問題,丹麥的《貝林時報》曾以此法調查丹麥警察為何接警遲緩。報道中的“爆點案例”是:有人曾連續報警稱一名男子可能會殺害一女子,但警察一直未出警,還把該案件定性為“交通事故”。此案例之所以被選中,就是因為其能引爆輿論,全面揭露問題。
7. 視情況採用匿名案例
儘管匿名案例的說服力弱,但法院案件和其他記錄可能會披露案例的大量細節,因而這樣的案例能增加報道的份量。
8. 找到貨真價實的專家
想想誰對這個話題有切身體會?記者採訪的專家常常都是一類:喜歡閉門造車,不如採訪有實踐經驗的專家。
9. 建立信源社群
社群可由忠實讀者組成,例如來自特定地區的65歲以上居民。當調查具體案例或核實問題時,找他們能事半功倍。
10. 解析官方如何發現問題
當你發現了某個系統弊病,需要弄清楚官方或有關組織會如何處理此類問題,他們會不會收集問題、做出改進,想想你能不能分析再全面些?瑞典電視台的節目總編Nils Hanson曾多次帶領團隊調查官商貪腐問題,他認為,記者也得經常關注那些關鍵部門,例如人力和食品安全官員以及行政監督官員等。
11. 將調查融入日常生活
Nils Hanson的另一個建議是:編輯可以專門給記者放一天假,鼓勵他們做調查。合理安排日常報道和調查報道所用的時間,比如將75%的精力投入日常報道,剩下的用於深挖問題。
12. 形成“原因—影響—解決方法”三部曲
案例通常由這三部分組成。記者不會僅關注一個方面,一般會列出結構,聚焦關鍵角度,你可以做一系列小型報道,側重點不一,在不同時間發布。
13.跟進報道
我們跟蹤熱點,就常常冷落舊聞。做完調查,休整一下,看看有哪些問題在之前的報道中沒有觸及,繼續尋找信息渠道、獲取數據,把缺失的信息補回來。勤做筆記,以便以後繼續跟進。
14. 選擇最低限度OR最高程度
一個報道通常是從已有案例基礎上開始的。記者需要清楚哪項調查最容易完成,放棄不太可能出成果的項目。思考報道能做到的最低限度和最高程度是什麼,從最低限度的報道做起,確保能向編輯交差,不虛報目標。
15.構建時間軸
為了能縱覽故事全貌,把事件梳理成時間軸放入表格,漏洞就顯而易見。
16. 找到同伴
單打獨鬥是做不好調查新聞的。人們脾性、水平不一,合作難免有摩擦,但單獨調查遇到的困難就更多。與其他行業人士相比,調查記者經常受制於信源和外界環境的壓力,因此在調查質量和方法上要確保團隊成員的標準一致。如若不然,那就確保你們之間技能互補。
17. 贏得上司支持
很多上司和同事都會嫌調查報道耗時太長,不願參與,但總有一些喜歡做調查的編輯,找到他們,和他們並肩奮戰。重磅新聞出爐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為你開心,但調查路上你可能常常會遭遇冷臉。
18.融入團隊
和其他編輯聯手,為其他的部門的的同事提供幫助、支持。如果你幫了別人,他們也會樂於回饋你。
19. 加入記者網絡
參加會議、課程和培訓,調查記者總是很善於分享技術和經驗要招,你能從中得到許多好點子、獲得實用工具。
20.獲取爆料
記者要想拿到爆料、得到信任,就得在採訪地有一定知名度,及時回復郵件、應答電話,記得遵守和信源、同事及其他人許下的承諾。
21. 獲取準確的數據
學會用表格掌握數據處理技巧,可以先用自己手邊的數據做做練習。
22. 日常調查的好用工具
TIMELINES:時間軸,用於整理事件或製作可視化
DOCUMENT CLOUD:文檔管理系統,管理紙質文件掃描版本或者PDF 格式文件
COMETDOCS:將pdf文件轉成excel和word
更多工具,請查閱深度君總結的《調查記者專用:數字信息調查工具清單》和《乾貨 | 數據收集和處理工具一覽》。
Bruno Ingemann是丹麥媒體集團Jysk Fynske Medier的總編,丹麥調查報道組織的聯合發起人。他專註於做調查新聞、運營多媒體編輯部。Ingemann曾是廣播記者、新聞主播、主持人和電視編輯。推特賬號:@b_ingemann
Nils Mulvad是全球深度報道網和丹麥調查報道組織的聯合創始人。2001年至2006年,他曾任丹麥國際分析報道中心的CEO。他在2006年曾榮獲歐洲年度記者的稱號。Mulvad目前是Kaas & Mulvad數據新聞諮詢公司的編輯。推特賬號:@ nmulv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