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波士頓郵報》“聚焦”小組編輯、普利策獎得主Walter V. Robinson將出席今年9月舉行的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發表主題演講,分享調查經驗和對調查新聞現狀的看法。
“聚焦”背後的調查經歷
“聚焦(Spotlight)”是《波士頓郵報》的獨立調查報道小組,成立於1970年。Walter V. Robinson曾擔任編輯7年,帶領“聚焦”小組調查波士頓天主教神父性侵兒童案。電影《聚焦》去年把調查搬上熒幕,捧得第8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獎。
“聚焦”小組用時約一年,刊發600多篇文章,揭露1976年以來150名波士頓當地神父涉嫌性侵500多名受害者,天主教會以調離神父等手段掩蓋罪行,當地社區集體緘默。此後,加拿大、愛爾蘭、澳大利亞等國也先後曝出性侵兒童的醜聞。“聚焦”小組因該調查獲得了2003年的普利策公共服務獎。
自1972年起,Walter V. Robinson歷任《波士頓郵報》記者、本地新聞編輯、負責調查報道的助理執行編輯,曾報道四屆總統大選,足跡遍布30多個國家。他作為“聚焦”小組編輯的最後一次調查是《債主的地獄(Debtors Hell)》,揭露美國討債公司以威脅沒收房產、提取工資等方式侵吞負債者財產,入圍了2007年的普利策地方報道獎。評委會認為報道“資料詳實,以紙媒和網絡平台深入剖析了討債公司肆意妄為的行徑,促使州政府官員展開行動,關閉了兩家公司”。
此後,Robinson投身新聞教育,傳授經驗。2007年至2014年,他是美國東北大學新聞學院的特聘教授,開辦調查報道講座。目前Robinson擔任《波士頓郵報》特約編輯。

電影《聚焦》里扮演Robinson的演員Michael Keaton(左)和Walter V. Robinson(右)
調查報道“不可放棄”
Robinson曾在哈佛演講中說,雖然“聚焦”小組的系列調查引起強烈反響,但美國的調查報道仍呈現縮減趨勢。一方面,眾多當地報紙不願花大量時間和資源做報道,另一方面,很多關鍵信源也不知如何曝光信息,因此媒體錯過很多好報道。
過去10年間,不少新聞機構僅因營收下滑,決定裁撤調查報道。他認為,這其實是犯了“本質錯誤”,調查報道不可放棄。問卷顯示,美國讀者十分青睞調查報道。
請點擊會議官網查看議程安排或報名,點擊“會議資源”查看以往會議分享。深度君的網站(cn.gijn.org)、微博話題#報道亞洲16#、微信(ID: gijn_cn)、Twitter @gijnCh和話題#IJAsia16將帶來前瞻和會議報道,敬請關注。
編譯/周煒樂
編輯/王一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