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专业知识、深度调查转成有趣、易懂的新闻产品,并产生轰动效应?全球各地的新闻人纷纷联合程序员、设计师,尝试新闻叙事的新方法,优秀报道应运而生。欲知详情,请看深度君的最新编译,还可参考另一干货帖《借助公开资源,全球记者开发了哪些调查好工具?【内附工具精选】》。
商人、政客用离岸公司逃避税务、挪用公款或接收贿赂,大多数人可能多少都有耳闻。但直到几个月前,一项波及全球的泄密调查才一一坐实这些名字对应的银行户口,拿出的确凿证据引起全球热议。像这样有全球影响力的报道,是每位记者梦寐以求的。
但是,像这样仅凭揭露真相便牢牢俘获观众的报道可遇不可求。在日常新闻中,要想让公众关注报道,不仅需要书写事实、而且读来可信、有趣。这很难,在数字时代就更难了。信息流源源不断地从移动设备传送而来,像卷着泥沙的滚滚江流,将原本可信的报道变身假闻、事实、流言的混合体。如果记者想帮读者了解事件和起因,剥离冗余信息的干扰,不仅要找到好故事,还要将讲述变成艺术。
独创性的叙述方式在全球各地都有例证,比如拉丁美洲人擅长的长篇文学新闻。今年,萨尔瓦多的独立媒体El Faro就以其动人的写作及纪录片,荣获“加西亚·马尔克斯美洲新闻奖”的卓越贡献奖。其他地区的媒体也不乏佼佼者,例如香港新兴网络媒体端传媒,曾做过可视化作品“香港气温狂想曲”,用音符代表香港过去131年的平均气温,奏出一支气温乐曲。
还有一些媒体则专注于将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从许多相似的报道版本中脱颖而出。例如美国媒体Vox.com,它们在《民主党邮件泄漏事件全解析》(DNC email leaks, explained)中解释相应名词,增强故事延展性。纽约时报开设的网站Upshot,撰写科普贴分析如何读懂美国总统大选选情。南美厄瓜多尔的GKillCitycom和Vox类似,在 “联合国对厄瓜多尔人权问题的建议”一文中给关键词添加链接。
简化叙述的好用工具还有:梳理事件的时间轴,定位事件的地图,或者交互式多媒体上交叉展示的地点和时间——正如吉尔吉斯斯坦网媒Kloop制作的交互式多媒体项目,讲述首都比什凯克一处森林保护区因无节制的开发而逐渐减小消失的故事。
对话是最好的叙述方式。最近发生的土耳其政变中,土耳其电视媒体Medyascope记者在移动端视频软件Periscope上直播政变经过并加以解读,这使他们更贴近观众。新闻机器人也是为叙述增添趣味的新玩法,尤其适于报道足球、选举等大众普遍热衷的话题。
西班牙大选期间,美国西班牙语电视网Univision(悠景传媒)用“紫色机器人”(Purple Bot)报道两党初选的情况,一下子涨了几千个粉。开发此类新闻机器人其实不难。
另一个出色地报道了西班牙大选的“政治新闻机器人”(politi_bot),则是由两位年轻的西班牙创业者在聊天应用Telegram上做出来的。
新闻机器人的出现,表明记者和程序员开始一同思考全新的叙事方式——如同在创造艺术作品时,创作者需把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放在一起考量。
新闻传递信息、吸引互动的潜力,取决于记者和程序员的合作有多深入。这种合作的成果可以是新闻游戏——比如,ProPublica开发了一款名为HeartSaver游戏,玩家可以借此了解纽约医疗服务在应对突发心脏病时的不足之处,还能切身体验病人紧张焦虑的情绪。又比如中国财新媒体设计的《像市长一样思考》,受众在游戏中的任务是帮一位中国市长减少大气污染。在展现事件影响上,这些游戏有时比很多媒体报道还要有效。
政治环境严峻时,讲真话可能威胁自由乃至生命安危,许多记者由此成了文字游戏专家。此时,恰当的政治幽默通常能传递真实的信息。亚美尼亚传媒实验室(medialab)就用讽刺漫画来表现他们国家的政治图景。
一言蔽之,数字时代叙事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要打破常规,站在观众的角度思考,和艺术家、软件工程师等专业人士一同协作。诀窍是增加日常新闻的趣味和互动,追求深度,秉持严谨,既要吸引眼球,也要始终追求真实。
案例分析
新闻也能做成漫画?在Graphic News上看漫画就可以了解新闻。这家意大利网络媒体由记者和漫画家共同运营,探索新的方式呈现新闻和非虚构作品,目标是生产数字媒体作品,为移动端及电脑界面尝试多种图像和版面设计。深度报道里复杂的经济、科学或社会问题就此变得简单易懂。优秀作品包括关于中国交通演变的《在北京城里骑摩托车》(The Magin: Riding a Motorcycle in Beijing)和讲述意大利最后一家精神病院关闭的《最后的疯人院》(The Last Madhouses)。
独立网媒Meydan TV也是创作讽刺漫画的好手,他们的作品在社交媒体上有很高人气。其中一幅讽刺格鲁吉亚寻求欧盟签证自由化的漫画在脸书上阅读量高达一百万。
觉得静态的图像不过瘾,还可以看津巴布韦的电视媒体Zambezi News讽刺脱口秀。从选举投票的暗箱操作到政府腐败无所不嘲。他们的“假新闻”栏目由三位喜剧新闻主播主持,喜欢来回切换演播室和现场场景,塑造了一系列性情暴烈的角色和滑稽短剧。
形式有趣,自然受到热捧。一开始,他们通过广播电台、活动团体、社交网络和视频网站YouTube发布内容,就应观众要求制作一万张DVD,分发给城乡居民。如今,近600万津巴布韦观众看过这个节目。
荷兰新闻创业媒体Hackastory不生产原创故事,而是鼓励记者寻找创新的角度和想法。Hackastory由一名记者、一个程序员和一个跨媒体研究学者共同建立,以助力数字叙事的跨专业协作为使命,不断试验和学习新颖的叙事方式。他们组织全球的“编程马拉松”活动,让记者、程序员和设计师一起工作,在两天内制作新闻产品原型,堪称“新型新闻实验室”。
德国的创新新闻编辑室CORRECT!V主打数据和调查报道。它同样在尝试多种叙事模式,将科技、艺术和数字工具融入传统的调查新闻。他们的图文小说《白狼》(Weisse Wölfe),用插画再现了记者David Schraven和Jan Feindt潜入鲁尔地区纳粹极端主义分子团体、逐渐揭露其国际关系网的惊险经历。故事的印刷版原是免费发放的,后来团队发现故事极受欢迎,又重新加印,在几天内便销售一空。
原文A New Era for Storytelling发表于开放社会基金会(Open Society Foundation)独立新闻项目2016年7月的简报,全球深度报道网经授权转载编译。
María Teresa Ronderos是开放社会基金会(OSF)独立新闻项目的总监。该项目旨在推动全球优质媒体进步,尤其关注民主转型国家。Ronderos此前在哥伦比亚杂志Semana工作,也是报道哥伦比亚武装冲突的网站VerdadAbierta.com的联合创始人和编辑。在2013年,她和VerdadAbierta.com的团队因最佳调查报道赢得了哥伦比亚顶级新闻奖西蒙·玻利瓦尔奖。
编译/梁思然
编辑/周炜乐,王一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