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感器与无人机在新闻报道方面的先行者,印度数据新闻机构IndiaSpend的创始人Govindraj Ethiraj与菲律宾新闻制片人Raffy Tima在第二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上与大家分享经验。
“呼吸”(Breathe)监测印度空气质量
Breathe是印度第一个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独立项目,于2015年10月正式上线。Ethiraj说,空气质量数据显示新德里比北京的空气质量更差,这使他萌生了做这个项目的想法。“(我们)既有现成的数据,也可以使用技术生成数据。”
Ethiraj的团队在印度设置了60多个空气质量传感器装置,监测空气中PM2.5和PM10水平,再通过GPS发送。公众可以登录界面,查看实时监测的数据。虽然政府也在做类似的事情,设置监测站,但是全国只有37个,而且并非所有检测的数据都会与公众分享。“这远远不够。”Ethjiraj说。
Ethiraj表示,”呼吸“是为了让人们深入了解环境数据,建立可以实时、开放、透明地分享环境数据的体系,让关键数据为公众所知,拯救生命。该项目获得了2016年全球编辑网络颁发的数据新闻奖。
IndiaSpend是非盈利机构,经费有限,所以这个项目使用的空气质量传感器价格比价便宜。传感器装置从中国进口,印度组装,每个总价约为150美元。造价低的传感器会影响收集数据的精确性,“但是我们的目的是显示趋势性的东西,而并非做科研研究。”Ethiraj表示。
从2016年新年开始,新德里对机动车实时单双号限行,以改善空气质量。但是通过”呼吸“监测的数据显示,效果甚微。Ethiraj解释说,这是因为印度的空气污染只有20%是来自汽车尾气,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建筑粉尘、焚烧灰烬。
被问到传感器是否会涉及隐私问题时,Ethiraj说“呼吸”所用的传感器装置都是经过允许,放在私人住宅内。“有趣的是,目前还没有出现个人担心隐私的问题,反倒是政府担心我们收集的数据会对他们造成压力。”
无人机
Tima本人是无人机爱好者,也是熟练的操作者。他拥有的无人机从早年的dragon flyer V一路升级到现在的DJI幻影4,无论是从范围和影像质量都有很大提升。
“无人机操作很方便。一个人就可以使用。比如我可以边操作无人机、边做报道。” Tima一边说,一边展示自己用无人机拍摄的片段:人群集会、海上事故、交通事故、台风等。在他拍摄的无人机片段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事件全貌。
镜头转移到一片空旷的土地上。一目了然,什么东西也没有。Tima解释说,菲律宾恐怖分子曾在这片土地上杀死了35名警官。“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可以让观众看到这片地方无处藏身。”
虽然无人机有很多好处,但是易遭滥用,因此很多国家已经对民用无人机有了监管条例。Tima说,在菲律宾,商用无人机必须登记,商用无人机使用者需要获得操作资格证,并且有第三方的责任险。个人使用的无人机不需要登记,除非无人机的重量超过7公斤。但是在界定商用和个人使用时,有个灰色地带:即个人使用的无人机所拍摄的影像无偿应用到在新闻中。
除了政府的监管,Tima认为使用无人机者应该遵守以下一些重要守则:
– 无人机不要在不相关的人群上方飞行
– 无人机不要超出使用者的可视范围
– 在人群密集地区飞行,不要飞行越过400英尺
– 起飞时离不相关的人群起码三十米距离
Tima说,目前菲律宾还有没有对无人机使用者起诉的案例,但很多人在实际使用中违规操作。Tima认为用无人机进行调查报道时,应该十分谨慎。他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是不是非这么做不可?做报道需要航拍影像吗?安全吗?合法吗?无人机是飞行的相机,但是要注意,如果在把它当做是调查报道的工具时,它也是隐藏的相机。
具体使用的时候,Tima认为要挑选适合自己需求的无人机。发动机越多越安全,但这也意味着更重更大。Tima认为四轴飞行器(quadcopter)一般就可以满足需求。另外操作者也要经常练习飞行,了解自己的无人机。
二者可以完美结合?
那么无人机和传感器是否可以结合呢?现在已经有这方面尝试,在无人机上安装传感器。
Ethiraj认为,无人机的飞行晃动可能会影响传感器的数据精确程度。“不过可以尝试使用无人机把传感器放到一般人无法到达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再使用无人机将传感器取回来。”而无论是什么样的尝试,都需要精通传感器和无人机的专家。
编辑/Ivan 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