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管理调查报道’听着像是充满矛盾的表述——我们管理的,其实是毫无头绪的‘杂闻’。” 在第二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波士顿环球报》前“聚焦”调查小组编辑Walter V. Robinson如是说。
从冗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理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是调查记者的目标,而完成这一目标需要整个调查团队的通力合作,也需要有人在队伍中统领全局、运筹帷幄。拥有30多年带队调查经验的Robinson是本次大会特邀的嘉宾,主讲“管理调查报道项目”主题讨论。 大批通过影片《聚焦》了解到他事迹的媒体人,像迎接英雄一样,对其出席报以热烈的掌声。而这位一向低调的老记者,则把不少电影无法传达的专业内容带到了加德满都现场:他向自己年轻的同行们,详细介绍了当年“聚焦”小组是如何将“杂闻”转变为像“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调查那样的普利策奖作品。
“聚焦”小组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深度调查小组。Robinson分享的,一部分是“聚焦”小组一直传承下来的经验,一部分则是他个人多年的摸索和总结。
选对人
《波士顿环球报》的调查小组每两到四年换一批人,这样,报社里许多记者都能得到相应的调查报道训练。通常,每个小组会积累15到20个选题或者说调查项目,但讨论如何管理这些调查项目前,第一件事,是要看选谁进入调查团队。
1.团队里的记者需能力互补。
好记者通常也有较强的自我观念(ego),但进入一个调查团队后,记者必须能够放下一部分自我,学会与人合作,尤其是要能分享信息。
如何处理记者“ego”问题,Robinson引述当年的经验,说文章发表时,署名会采取“《波士顿环球报》‘聚焦’小组”后接“记者名字”(按写作内容多少顺次排列)这样的形式。
2.团队要有领导者。
多数情况下,团队里的记者能做好各自的调查并能很好地合作,但无人想主持大局。Robinson以自身举例,他在“聚焦”小组时,自己和组里其他记者一样,要出去找线索、做调查,不过同时也负责统筹工作,因为一个队伍必须要有领导。
3.是否要选专题记者?看情况。
是否要选择专题记者进团队,以便能为某些专题的调查提供更专业的角度?Robinson说,看情况。在一次政治腐败案件调查中,团队里有人提议要找一个专门跑“州议会”线的记者,但Robinson的考虑是,若让这样一位州议会“熟脸”去政府机构找资料,马上就会被“亮红灯”。而在波士顿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案里,“聚焦”团队就找了一个本不在小组里的宗教记者,当初始报道引起公众反响后,该记者便专门深入跟进报道教会的反应。
“一个四人能力互补的调查小组就好像有五个头脑,”Robinson说,“能为每一次调查带来多元角度。”
选对题
Robinson提出了以下几项调查报道选题标准:
· 故事必须要揭露某种严重的伤害(a grievous wrong)。
· 要有广泛的影响,引人关注。如果原本只是在当地发生的一件事,记者需要找出事件背后揭示的普遍性。
· 发表之后应能带来重大改变的故事。
· 要确定没人做过同一个故事。
当依据这些标准提出选题后,就应进一步“挖掘”(Prospecting)。这样能让你对调查是否能顺利完成有个基本把握,避免投入了好几个月的功夫之后才发现徒劳无功。Robinson指出,具体可参考以下内容:
· 能找到相关文件证据。
· 能联系到愿意受访的信源,其中必须包括能主导这个故事走向的重要人物,以及故事矛头瞄准的对象。
· 不能人云亦云,光有不同的观点而无其他实证。
· 正邪好坏双方的意见都要有所体现,都需论证。
· 要能提供足够证据,让你的调查经得住质疑。
调查时,使合作更高效的建议:
· 根据团队里各人的技能分配工作。
· 团队应尽量每天见面,如实在不行,争取隔天见面或一周见两次。
· 最好每个人每天能写一份当日报告,让队友互相了解调查进展。
· 即使在做的是一个耗时较长的调查,也应一边调查一边开始写稿,这样做能反过来为调查提供方向,也不容易漏掉某些重要细节。
· 在数字新闻成为趋势的今天,尽早让报社的数字或其他部门参与考虑故事的最终呈现,比如美编、摄影师、社交媒体编辑、数据记者等。
发表前,确保万无一失:
· 事实核查是故事发表前最重要的一步。Robinson说,以前他上一级的编辑会逐字逐行地核查文稿中的每个细节,去质疑和确认每一条信息的来源。
· 此外,团队还要准备好如何做跟进报道,要能预测各方反应。
· 对上文提到的被调查和指控的对象,要给他们足够时间去回应(不要在发表的前一天晚上才联系)。这样他们会更尊重你的报道,并可能会提供新的线索。
· 系列报道可以先只发一部分。有的报社可能会把一个系列报道在某段很短的时间内全部发表,Robinson则倾向于先发表一部分,然后等候受众的反应,此时很有可能会有新的线索和思路出现,重新引导故事走向。这样,原本只做成了三部分的故事有可能会发展为八个部分。
最后,“当顺利完成一个调查项目并发表后,让你的团队好好放个假吧!” 在电影《聚焦》里,Robinson并没有这句台词,但在尼泊尔的会场里,这位年届七十的老新闻人不失幽默地鼓励着台下的年轻一代媒体人。
编辑/Ivan Zhai
阅读更多大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