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就要走到尾聲。回顧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我們發現,數據新聞與數字化調查已漸成主流。通過整理深度網上2016年最受歡迎的文章,我們看到了讀者——相信大多數是新聞從業者和新聞學生,對數據新聞內容的極大需求,對不斷探索、學習掌握最新的數據工具、調查技巧,從而做出優質報道的願望。在此,我們與各位再度分享一年來的好文,溫故而知新。
深度君精選媒體和權威機構的數據新聞及可視化項目,全方位剖析美國槍擊暴力現狀。九個案例,從《華盛頓郵報》對持槍率及控槍法律與槍擊案數量之間關係的分析,《紐約時報》對大規模槍擊案涉及的槍支來源研究,雅虎新聞對槍擊案多發年份和槍支類型的梳理,《衛報》對傷亡人數的可視化及Gun Violence Archive的槍擊案互動地圖,到歐盟報告的全球槍支流通情況等,帶你深度了解美國槍擊痼疾。
全球頂尖調查記者都在用怎樣的數據新聞工具?今年的亞洲深度報道大會上,數據新聞研討會與工作坊佔了大會三分之一議程,為與會者帶去了一場前沿技術交流盛宴。本文為大會數據新聞分享之整理。
今年,恐襲陰影籠罩全球。深度君整理出極端組織數據庫,ISIS研究資源鏈接,全球恐怖組織檢索平台,全球恐怖主義趨勢、全球聯合打擊ISIS行動等報告及各類研究資源,並解析各類資源的利用方式。
想要深耕數據新聞,自主學習和長期積累為關鍵之道。這篇編譯自數據學院的文章,介紹了20個各具特色的實用數據網站,囊括數據處理、數據可視化設計、地圖繪製、數據分析等多方面資源。
美國東北大學副教授Dan Kennedy分享他測評過的錄音、音頻轉文字工具。此外,深度君還特地整理了中文內容適用的音頻轉文字工具,以滿足國內記者的需求。
年末箭弩拔張的美國總統大選在當地媒體間掀起了一場報道之戰。在本文中,深度君精選了部分大選數據新聞,詳解不同媒體的民調預測與數據報道亮點,數據大牛如何用推特數據辨別特朗普本尊,以及數據可視化與AI結合調查在本次大選中的應用案例。
《第二屆高校數據新聞報道比賽獲獎名單揭曉 哥大學生作品獲頭獎》
在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財新數據可視化實驗室以及中美教育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高校數據新聞報道比賽”中,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柳霽的作品《Masking Country: What is bad could be worse》,細緻調查霧霾問題,從130餘份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其他獲獎作品多數亦關注環保議題,涵蓋氣候變化、再生能源、瀕危鳥類分布等內容。
由數據新聞網編寫的《中國數據新聞工作坊培訓手冊》,總結了Open Refine的使用方法,深度網經授權轉載與讀者分享。除此,本文還推薦了其他多項Open Refine和數據處理相關的在線學習資源。
為調查比利時弗拉芒大區議員的議政情況,數據達人Maarten Lambrechts利用R語言的rvest包編寫爬蟲程序,從議會官網上抓取數據,分析議員在議會中的活躍程度,並用ggplot2包製作了靜態與互動式圖表。深度網經授權編譯轉載了Lambrechts分享的整個數據挖掘過程及完整爬蟲代碼。
本文編譯自普利策獎新晉得主、ProPublica記者T. Christina Miller在美國調查記者與編輯協會(IRE)2016年會上的分享,介紹了在數媒時代做調查報道的關鍵步驟和工具,尤其是處理數據、敘述故事方面的訣竅。
文/梁思然
編輯/Ivan 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