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從2003年成立至今,全球深度報道網(GIJN)已成為扶持全球調查報道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擁有遍及62個國家的145個會員組織。這些組織在各地如何從事與推動深度報道的發展?GIJN會員故事系列第二期,由匈牙利調查性新聞網站Atlatszo.hu的編輯Tamás Bodoky為你分享他們的調查經驗。
匈牙利調查記者Tamás Bodoky是當地網站Atlatszo.hu的編輯。Atlatszo是一個非政府的監督機構和調查新聞中心,其使命是推動匈牙利的透明度和信息自由。除調查報告之外,Atlatszo(匈牙利語,意為“透明”)在接納信息爆料者和定期提交信息自由請求方面亦享有良好聲譽。如果遇到請求被拒絕的情況,該機構還會將當局告上法庭。
Atlatszo.hu網站運營着基於洋蔥路由器(譯註:實現匿名通信的自由軟件)的匿名爆料平台Magyarleaks,以及一個供公眾使用的信息請求生成器Kimittud。過去三年里,匈牙利民眾通過Kimittud提交了5000多項請求。Atlatszo.hu還為其他NGO和獨立媒體提供博客平台。在過去五年,Atlatszo.hu收穫了不少著名的獎項。
包括之前在Index.hu和Magyar Narancs的工作,Bodoky的記者生涯至今已有20年,並且獲得過不少傑出記者獎項。
“盜賊”偵探
在他職業生涯中,Bodoky報道過的大事件之一,是2006年布達佩斯示威和騷亂期間的警察暴力執法。在另一次大規模調查中,他追蹤了匈牙利國有電力公司數百萬歐元的去向——這筆巨款是被在盧森堡、巴拿馬和開曼群島註冊的離岸公司挪走的。Atlatszo.hu還是首家曝光總理Viktor Orban轉移公款到他家鄉Felcsut的媒體,以及報道過由執政黨領導的市政當局有意讓總理女婿持股公司中標的醜聞。與政府在法庭上的較量中,由於當局沒能依法提交公開信息,Atlatszo贏了數十起訴訟。
Bodoky最近針對匈牙利對歐盟資金的欺詐性使用進行了調查。Atlatszo.hu的記者利用爬蟲程序,從無法被搜索的歐盟資助項目政府數據庫中抓取數據,在地圖上進行可視化。地圖提供的大量信息顯示,歐盟資金被用於許多低質量、不必要甚至不存在的項目。隨後,Atlatszo.hu的無人機團隊對這些項目展開了拍攝行動,記者也開始着手調查。一些報道甚至引起了歐盟反欺詐機構涉入調查。
Q:您是怎麼對調查感興趣的?
Tamás Bodoky:我最早是做科技報道的。但我很快意識到政治腐敗在匈牙利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而且讀者期待記者可以曝光這些不法行為。喬治·奧威爾說過:“發表別人不想公布的事情才叫新聞,其他的都是公關。”我非常認同這句話。

記者Tamás Bodoky
90年代中期我剛入行的時候,匈牙利媒體行業有不少公關而鮮有真正的新聞報道。我開始着手調查由讀者提供的一些揭密和報料,與爭取曝光的舉報者見面。我發表的第一個調查系列,是關於一家私人公司通過非常可疑和不必要的IT類項目從國企牟利的故事。
我也開始寫一些關於濫用國家研發補助的文章。在了解到這個體制是如何運作之後(匈牙利最典型的腐敗現象,是腐敗企業和個人利用政治關係染指納稅人的錢),我便越來越投入到反貪報道之中。腐敗問題在匈牙利是如此泛濫,以至於你發表的每一篇成功報道都會帶來新的揭密、報料和故事想法,其中不乏值得調查的事件。
Q:您認為現在媒體最大的潛在或被忽視問題是什麼?作為記者,這一領域有什麼應該被揭露或報道呢?
Tamás Bodoky:在匈牙利,最大的潛在問題絕對是媒體所有權和政治的影響。過去十年里,自從大多外國媒體投資者從匈牙利撤資後,不少媒體機構就被其他行業的企業或個人收購經營,而這些所有者與政黨以及政商精英有着密切的聯繫 。
媒體所有權常常是不透明的。記者每天都遭遇內部審查:他們得避免報道“敏感”話題,比如涉及廣告商、政治贊助者或老闆盟友的故事。自2010年起,政府就不斷侵佔媒體空間和“馴化”媒體:他們利用國家資源以及與執政黨關係密切的企業,來打造一個有利於政府的媒體環境。親政府媒體正積極抹黑持批評立場的媒體人和媒體機構。
政府再也不尊重自由媒體的獨立性,他們希望營造一個可控制的媒體環境,這樣他們的惡行便可得以隱藏。由於市場規模小和媒體市場的低盈利性,在匈牙利報道有爭議的話題並沒有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來支持。這讓整個媒體生態系統在政治和商業影響面前變得十分脆弱。
Q:總的來說,新聞媒體有哪些積極的發展?個人、組織或者運動,這裡有哪些正在改變嗎?
Tamás Bodoky:儘管有許多負面趨勢,匈牙利的調查新聞還是處於一個上升期。相比10或20年前,現在我們有更多的調查文章得以發表。這是因為互聯網提供了發布以及傳遞給讀者的可能性,而不是像無線電波或電台牌照那樣為地方官員所控制。匈牙利大多數高質量的調查新聞都是通過Index.hu、444.hu、Hvg.hu這樣的網站發布的。
在國際層面上,我看到很多在全球運營的調查性非營利機構。全球深度報道網(GIJN)在62個國家有138個成員機構,每年還會增加幾十個新成員。政治和商業干預或國家審查對這些小型非營利機構影響較小,特別是在媒體自由受限制或被剝奪的國家。

GIJN的成員網絡
加入國際記者網絡的記者數目也在增加。這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腐敗已通過不透明的離岸公司跨越國境,形成跨境網絡。
另一個積極的發展是數據新聞的日益普及,越來越多的記者參與到數據挖掘或大型數據項目中,這樣可以發掘那些本難以獲得的故事和聯繫。
Q:如果由您來主導這次採訪,您會問自己什麼問題?您的回答又是什麼?
Tamás Bodoky:我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支持匈牙利的調查新聞呢?答案的一部分是“依靠公眾”。我們非常自豪的是,Atlatszo.hu的資金來源有50%是眾籌,這意味着讀者願意資助我們的監督工作。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一個NGO擁有的支持者越多,也意味着它越有正當理由接受國際機構捐贈,而不是獲得國家或者政治贊助。
編譯/梁晨昱
編輯/Ivan Zhai,梁思然
本文首發於Mediapowermonitor.com網站,深度網經授權編譯。
Mediapowermonitor.com是一個記者與研究人士的社區,關注報道獨立新聞的狀況以及媒體與權力之間的棘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