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南都深度报道“700元买行踪”如何做到首日全网总阅读量破亿?(来源:微信“京原路8号”:zgjzzzs)
2016年12月12日,《南方都市报》推出互联网黑灰产业链调查,记者通过一个月暗访发现,只用700元就能买到涉及同事的11项行踪信息。这一黑灰产业链条环环相扣的内幕被曝出后,引起不小轰动。报道上线6小时,就有297家媒体纷纷转载,首日全网总阅读量破亿。《中国记者》特约请作者回顾本次报道的由来、传播过程和社会效果。
从“700元买行踪”调查看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如何“逆势而上”
虞伟
稿件发表当晚,公安部回应,将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项行动延长至2017年12月底。2016年12月17日,国家网信办表态,将协调各部门持续打击整治侵害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同日,公安部再度回应高度重视此案,已抓获三名嫌疑人。
选题由来:关注公共利益
2016年8月21日,被诈骗电话骗走9900元学费后,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突然昏厥身亡,这引发全民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热议。
当时,《南方都市报》就这一事件做了连续报道,但仅仅停留在事件本身以及对打击电信诈骗的呼吁,而未触及更深层面的东西,也就无从推动相关领域的治理工作。这种无力感对传统媒体来说是常见的,也是挑战所在。
徐玉玉事件后,个人信息安全一直是记者关注的问题。根据《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网民因为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人均133元,总计经济损失915亿。[1]尽管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投入了大量精力打击和整治互联网黑灰产业链,但网上泄露和贩卖个人信息的现象依旧泛滥,并以更隐蔽的方式存在着。
“调查性报道的题材,基本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事件背后是公共利益。”[2]无疑,个人信息安全是一个关乎公共利益的话题,值得关注。基于徐玉玉报道传播无力的经验,在这次报道策划中,南都记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一改就事论事的报道策略,用讲故事的方式,以及新的传播模式引起更多人关注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从而达到由下而上呼吁启动社会治理的效果。
经讨论,我们把报道重点转向了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实际上,公众熟知的电信诈骗处于这条产业链的末端,是真正造成危害的表现,而在它的上游存在着非常多灰色的、法律无法规范的行为。正是这些行为,为最后的信息泄露提供了服务和温床。其中,有人负责通过各种手段盗取公民个人信息;有人则在网上数据交易平台上,大肆出售信息。那么,个人信息是以什么手段被盗取利用的?又是如何被交易贩卖的?这是此次报道试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操作:避免暗访风险
为揭露个人信息泄露的黑幕,首先需要证实有这个事实存在,否则选题难以进行下去。几经权衡,采取了暗访的方式。
从暗访的概念看,这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又称隐性采访、秘密采访、私访等。作为一个定义至今未明的概念,业界一般认为,“暗访是记者为完成某项新闻采访任务,不标明记者身份,或隐藏自己的意图而进行的一种采访手段。”[3]
毫无疑问,在查证个人信息泄露的过程中,记者操作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是存在的。根据2016年11月通过的《网络安全法》(2017年6月1日起实施),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为此,记者花了很大心思规避暗访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问题。在调查前,我们跟法律专家、公安部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论证。同时在南都内部,有公安出身的采编人员,对这篇稿件也提出了很多专业性意见。
为了理清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问题,我们先从上游着手,购买不同用途的灰色产业链软件,随后试用或模拟使用,逐步揭开其技术特性和非法性所在。这其中的法律风险在于,从不法分子手中买来的软件,不能用于攻击真实的网站。如果在撞库过程中抓取的是真实的网站数据,那么也是违法的。
此前,我们曾经考虑自己建立一个网站,后来了解到撞库软件只能针对特定网站进行,而新建的网站不可能存在相应的撞库软件,遂作罢。后来,采取让出售软件者进行展示的方法证实,以规避记者亲自撞库的风险。
针对个人信息如何被交易贩卖的问题,我们则以同事之间经过授权,互相向服务商购买的方式来进行。同时,彼此约定好信息购买仅仅用于稿件采写,不用于公开传播或其它用途,以避免构成侵害他人信息安全的威胁。
通过暗访处于中游的信息交易服务商,我们低价买到了同事的实时定位信息、开房信息及其他身份数据信息,证实个人信息被用作交易的事实存在。
传播:全媒体、多渠道分发
通过历时一个月亲测和暗访,我们逐步梳理了这条巨大的互联网黑灰产业链背后,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在运作,不同环节如何分工合作等。
2016年12月12日,《南方都市报》以5个整版刊发了这组调查报道,然后通过多个新媒体渠道分发,形成滚动传播的声势。一篇《恐怖!南都记者700元就买到同事行踪,包括乘机、开房、上网吧等11项记录》全文5300多字,主要讲述南都暗访黑灰产业链服务商,揭露个人信息是如何被交易和贩卖;一篇《谁在泄露我们的信息?南都敦促打击网络黑产》将近6300字,记者实测网络黑灰产业链非法软件,曝光其特性,向多地警方、平台、相关部门举报后,无一处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对技术本身实际上不太关心,所以还是要讲故事。根据新闻学研究,将新闻的接近性分为地理接近性与心理接近性。“网络传播的特点使网民之间的地理接近性被弱化,心理接近性被不断强调与利用。心理接近性将远隔千山万水的网友聚合在某一网络平台,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和二次传播,这些情况都会不断扩张新闻的扩散空间。”[4]
喻国明称,今天基于互联网的传播其实是一种全通道的传播。“这种全通道的传播,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一种社会传播,它在既往的大众传播的成份中更多地融入了人际传播的成份、品性与机制。”[5]
基于互联网的这种传播特征,我们选择身边人叙述的方式,突出“买同事个人信息”,以此缩短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这点分析,这组报道是第一篇稿带出第二篇,先讲故事,再科普技术。
事实证明,这种报道策略取得了成功。媒体转载不说,朋友圈也出现刷屏。当天,新浪微博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南都话题#花700元就买到同事行踪#引爆全网,成为热搜之一。最高峰时,这一话题10分钟内增长了100万阅读量。
正如2016年12月15日央视《新闻1+1》主持人董倩在节目《个人信息泄露到底怎么防》里所说,“看完这样一条新闻,几乎所有人都感觉到背上发凉。因为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人的核心隐私,都是可以被人一览无余,毫无遮拦。”
根据南都旗下奥一网当天的数据统计,这篇互联网黑灰产业链的调查报道传播时长为6小时31分,传播总量716篇,被289家媒体转载,包括今日头条、UC头条、凤凰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一点资讯等多家客户端。
在南都新闻客户端上,南都原创栏目推出单条稿件《视频演示 | 南都记者700元就买到同事的航班、开房、网吧等11项记录》,当天阅读量近200万;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公号上阅读量也迅速突破10万+;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阅读数据214万;并读客户端单条稿阅读近50万次。
据不完全统计,报道当天全网总阅读量破一亿。
追踪:与机构高效配合
2016年12月13日,南都刊发9个版追踪报道,涉及封面、评论、重点和经济等板块。南都社论认为,个人隐私被“裸奔”、被贩卖,拷问公民权利保障。南都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可供交易的信息还包括行车记录、房产信息等。记者同时梳理近年来公开报道和法院判例,试图解答谁出卖了公民信息,答案是内鬼和黑客。
这次调查报道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1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虚拟时代”呼唤信息安全升级》称,面对不法分子花样翻新的犯罪手段,需要形成多部门、多主体参与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采取防御与出击相结合的保障策略。12月15日,央视《新闻1+1》连线采访了南都记者,该期节目呼吁,个人信息保护需有权威、独立、专门执法机构,对个人信息从采集、使用、销毁全流程进行监管。12月16日,新华社亦刊文表示,惩治个人信息泄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尽早出台完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在收获极大关注的同时,报道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针对南都报道,公安部12月12日晚回应称,将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项行动延长至2017年12月底。17日,公安部再度回应称,现已查明此案由相关单位内部人士与社会人员相互勾结所为,3名涉案人员已抓捕归案。
国家网信办也以少有的专访形式回应南都报道,个人信息大量泄露、被贩卖的问题严重侵害个人利益,是网络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魔高一尺,道就要高一丈”,将统筹协调各部门开展打击整治行动。
两个中央部委的快速回应,是报道能够持续发酵的重要原因。
反观11月底,南都也曾推出6个整版《起底“治霾神器”》的调查报道,揭露多省生产厂商借“霾”设套,地方财政“甘愿中招”,专家称“就是个洒水的东西”,以此戳穿雾炮车的“治霾神话”。这篇报道同样关乎公众利益,在网上引起热议。但由于未能获得相关部委的回应,报道热度很快沉寂。
回顾这次系列报道,我们认为,能顺畅发稿,迅速生成话题,也离不开多部门、多渠道间的有效介入和分发。这是机构媒体所拥有的独特优势。
在南都内部,本次报道除了有赖于深度新闻部内部的紧密沟通,还有赖于北京新闻中心与各部委建立的良性互动,以及要闻编辑部、移动媒体部、评论部、经济新闻中心等部门的积极参与,大家从不同领域、各自角度出发,挖深报道,让其更便于传播,目的都是一个,让这组报道产生最大影响力。可以说,南都内部积极健康、业务至上的氛围在这次报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媒介公关:及时回应质疑
2016年12月17日,刺猬公社自媒体公号将南都本次调查作为一周优秀深度报道向读者推荐,称“这是至少半年以来最好的一篇报道、真的调查报道。”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泛内容生产时代,精英媒介的价值在于“把握并披露重要性”。一般意义上的事实、内容,乃至不同领域的专业性内容,不断兴起的自媒体、机构媒体都将很大程度上替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值得继承的最大“遗产”,除了对事实真相的热情、好奇和理想,是对重要性的把握:抓住公共利益的重要问题、挖掘和呈现事实真相,进而推动社会善治。张志安说,从这个角度看,南都关于“700元买隐私”的重磅报道恰恰发挥了公共服务的独特价值。
收获赞誉的同时,这篇报道尽管我们一开始就有所规避法律风险,但由于采用的还是暗访手段,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法律和新闻伦理上的争议。2015年南都在江西卧底替考的报道中,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应,记者卧底参加替考是否违法犯罪的相关质疑。有些网友在不太了解实情的情况下加以猜测,从而导致了这篇报道带来的争议持续发酵……
在吸取卧底替考报道的经验教训后,我们认为,针对报道本身的公关必须同步进行才能有效回应第三方质疑。为此,我们在自媒体公众号“媒记”“刺猬公社”以及“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讲述南都记者是如何规避其中的法律风险,比如,以同事授权的方式购买信息,与律师、公安部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论证。同时,阐明南都的立场,购买他人隐私信息违法是行为,情节严重将构成犯罪,南都记者坚决予以制止。
总之,这组调查报道从策划到采写规范,刊发以及后续传播,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审慎把控,力求严谨。这是南都内部珍视的业务传统。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身处困境,一度被视为纸媒对抗网媒的重要武器之一的深度报道也遭遇了危机,面临改版或裁撤深度报道部门的尴尬。然而,南都一直选择“逆流而上”,承诺“只要你能做出好的报道,就能享受高薪”。
无论是2003年的孙志刚报道,2015年的南都记者卧底高考替考组织报道,还是2016年上半年率先独家披露的“裸条借贷”,下半年重磅推出的“起底治霾神器”调查,以及这次产生极大影响力的互联网黑灰产业链报道,都表明《南方都市报》发现、记录和追踪历史进程,踏实做原创内容生产的初心不变。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强,更加重视深度报道,加大投入,生产高质量的传媒内容,传递良善的、有用的、陶冶人心或丰富人生的信息,提供教育功能,传播社会文化、监督权力和公共服务,以此推进社会的善治。
(作者是《南方都市报》编委)
【注释】
[1]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2016年6月26日 [2]刘万永.调查性报道[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3]钱克钧.暗访的法律问题探讨[J].新闻世界2014(2) [4]李炜.网络新闻扩散研究初探[J].新闻爱好者.2012 (7) :29. [5]喻国明.关系赋权范式下的传媒影响力再造[J].新闻与写作,2016(6).
编辑/文璐(《中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