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刺死辱母者》,獨家報道山東青年於歡刺殺侮辱其母親的催債人,被判無期徒刑。事件曝光後,多家新聞媒體及自媒體展開追蹤報道,揭開了民間高利貸和暴力催債黑幕,也激起今年最大的輿論風波。
《南方周末》的報道交代了於歡母子遭遇極端侮辱性的催債手段,以及於歡殺人的始末, 其他跟進的媒體有的着眼事件因由,解剖民間高利貸亂象;也有關注事件中的個體,起底“辱母者”催債人、涉黑債主以及“被辱母親”蘇銀霞。 全球深度報道網特別梳理圍繞該案的深度報道,解析報道的方法。
細心取證 從公開信息中還原事件
多家媒體的報道,利用公開的判決書、企業信息、政府文件等公開材料進行調查。於歡案引起的巨大爭議點,在於“無期徒刑”判決是否合理,殺人行為是否構成“正當防衛”。着眼於該爭議,《中國青年報》查閱法院判決書、採訪有關法律人士,還原案件細節:在傷人前的六小時里,於歡及其母親蘇銀霞的一舉一動都在11名催債人的跟蹤與監視之下;隨後,蘇銀霞受到催債人杜志浩以“下體侮辱,脫鞋捂嘴”,而警察在介入四分鐘後即離開了他們所在的辦公樓;於歡最後面對幾名催債人“杵”向他的椅子, 持刀而起。該報道根據公開判決書, 提供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現場圖像。報道還援引法律人士對於歡的情況的分析,指出警方的行為“有瑕疵”,也解析了“正當防衛”的定義與適用條件。

來源:財新網
《第一財經》通過檢索大量裁判文書,發現歷年來民間高利貸引發的“辱母傷人案”早非孤例,放貸者幾乎無不涉黑。120%的年息,遠超民間借貸36%年息的規定。《一財》發現,近三年來400件因高利貸而起、涉及十多項罪名的刑事案件 。除了羅列高利貸相關的極端案件和所涉罪名,展示了血腥的高利貸違法犯罪鏈條,報道還首次詳細報道了蘇銀霞所陷的另外三起債務糾紛,回溯蘇銀霞如何高築債台,揭示高利貸種下了此案禍根。
《財新》 通過判決書、企業公開資料、公司年報、以及蘇銀霞親屬提供的逮捕通知書等材料,梳理了蘇銀霞與其女兒於家樂的商業聯繫,源大工貿每一筆借款的來源去向及擔保關係等信息,並調查了針對蘇銀霞非法集資的指控。經檢索山東省中小企業辦公室發布的公開文件,《財新》還發現源大工貿被評為“連續三年無不良信用企業”,但自2014年資金鏈條出現問題起,才一步步踏入高利貸深淵。
善抓細節 從已有報道中發現線索
一篇新聞報道的內容有主次之分,某些次要內容或微小的細節卻有可能成為進一步調查的突破口。《華西都市報》的報道聚焦借款人吳學占,追蹤其所涉借貸案件的線索,起底了這名涉黑地產公司老闆。 該報聯繫了聊城警方,獲得了吳所涉案件細節,並調查出這是涉及吳學占的最早一起“民間借貸案”。通過翻閱此案公開的判決書,《華西都市報》發現,與吳學占同為案件原告委託代理人的一名叫趙榮榮的女子,也是於歡案的催款人之一。由此,《都市報》層層剝開吳趙之間的商業聯繫,揭露趙在四年前便曾捲入另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並勝訴,而該案與於歡母親案一樣,月息高達10%。
探訪現場 從地方挖掘個人史

吳學占名下的泰和房地產公司。來源:“北京時間”
走進現場是最直接獲取一手信息、最直觀了解事件的方式。北京新媒體集團的“北京時間”走訪吳學占的老家山東冠縣,採訪當地鄉民、工業園企業主、政府官員等,揭露他開賭場發家,靠放高利貸獨霸一方的背景。據“北京時間”報道,大約從2008年起,在當地其大哥經營的賭場里,吳學占以“放水”給賭客撈得第一桶金,2012年註冊以“房地產開發”為名、行發放高利貸為實的空殼公司。因高額利息的誘惑,當地政府公職人員甚至都參與放貸。到2014、15年,吳學占的高利貸生意到達巔峰,冠縣工業園裡50%-60%企業與吳的業務有關聯。工業園某企業主還透露,吳會用盡一切折磨人的手段催款,“不管是不是違法”。
深入人物 從個體遭遇反芻社會痼疾

“在欠債人家牆上刷標語是討債者常用的手段。”來源:“每日人物”
部分自媒體的報道通過對人物的深入挖掘揭示其身後的社會現實。博雅天下傳媒旗下“每日人物”報道在冠縣當地,暴力催款不是新鮮事。透過採訪冠縣裡如杜志浩這樣的“催債人” 和已金盤洗手者、普通居民,“每日人物”揭開了當地民間借貸興起的前因後果,顯示冠縣經歷行業寒冬,小型軸承企業被迫通過申請程序簡易的民間貸款來迅速盤活資金。諸多所謂房地產公司或投資公司應運而生,專做高利貸,催債行業也由此漸成規模。報道還援引2016年末山東電視台的一次調查,揭露行業內部極力灌輸暴力催債理念的現象,以及連催債人都無法忍受的催款手段,包括威脅公開張貼借款人裸照、全日跟隨、往借款人家門潑紅漆,及非法拘禁等。
“每日人物”還聚焦遭受了此等催債折磨的母親蘇銀霞和於歡。在另一篇報道中,記者通過採訪於歡的姑姑於秀榮,於歡的代理律師殷清利,回溯於歡與其母親在意外前後的經歷與反應。該報道側重人物心理的描寫,從細膩的角度勾勒出這個家庭的遭遇與困境。
截至發稿,調查記者尚在努力,《華夏時報》、《中國青年報》等相繼探討蘇銀霞涉嫌非法集資、事件當地駭人的催債手段等問題。社交媒體上圍繞該事件的熱議也仍在繼續。 調查報道正是要透過收集、梳理、核實來自現場和信源的多方信息,抓細節,看全景,找根源,來儘力還原事件原貌和內情。
“辱母傷人案”調查報道時間線:
3/23/17
- 南方周末:《刺死辱母者》
3/26/17
- 中國青年報:《還原 “刺死辱母者”案細節:於歡被攻擊中拿起了刀》
- 每日人物:《“刺死辱母者”:我不能死,死了孩子就見不到娘了》
- 第一財經:《“辱母傷人案”揭地下金融鏈:月息一分收十分放,年息120%》
3/27/17
- 華西都市報:《起底辱母案借錢方:涉多起民間借貸案 10餘人被抓》
- 北京時間:《起底聊城“黑老大”吳學占:賭場“放水”起家 催債手段無下限》
- 每日人物:《冠縣“催債人”:這一行遲早要完》
- 財新:《於歡案追蹤:蘇銀霞何以陷入債務糾紛》
3/28/17
編輯/Ying Chan, Ivan Z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