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瀋陽“性侵事件” 媒體接力報道梳理

Print More

上周,前北京大學教師瀋陽20年前的“涉性侵事件”引起公眾強烈關注,包括《新京報》、《中國新聞周刊》、財新、自媒體公號“火星試驗室”、《現代快報》、澎湃在內等多家媒體機構和平台做了數日追蹤報道,尋得大量當事人發聲,促成相關文件公開,持續推動公眾對高校乃至職場中性侵問題的廣泛討論。

全球深度報道網對截止到4月11日前的主要報道進行梳理,帶你快速回顧各家媒體的報道重點:記者採訪到哪些信源,獲取了哪些推動事件發展的新信息,當事人又做了哪些回應。


事件時間線:

4月5日

  • 北大校友、受害人高岩的好友李悠悠在豆瓣發表《現南京大學文學語言學系主任、長江學者瀋陽教授,女生高岩的死真的與你無關嗎?》
  • 瀋陽回應:“惡意誹謗”
  • 高岩的同窗、舉報人王敖:歡迎瀋陽告我們誹謗

4月6日

  • 北京大學:1998年,曾因相關事件對瀋陽做出過行政處分
  • 南京大學:已成立專門工作組對瀋陽被舉報事件進行研判

4月7日

  • 南京大學文學院:建議瀋陽辭去瀋陽教職
  • 上海師範大學:終止與瀋陽簽訂的校外兼職教師聘任協議

4月8日

  • 北大公開1998年7月對瀋陽的處分文件

 

《新京報》《前北大教授被指性侵女生致其自殺 獨家回應:均為惡意誹謗 |沸點 對話李悠悠》

信源:瀋陽、李悠悠

重點梳理:4月5日上午,包括李悠悠在內的幾位北大校友在豆瓣發布了舉報瀋陽的文章後,《新京報》迅速反應,下午即通過短信採訪李悠悠:

1、瀋陽回應:“均為惡意誹謗”、“為此我將保留控告的權利”。

2、李悠悠認為“瀋陽是高岩之死的始作俑者”。

 

《中國新聞周刊》(以下稱“《周刊》”)連續跟進,在事件曝出的頭三天發布了最多報道。

《周刊》緊隨《新京報》之後,於4月5日晚上採訪到了核心信源——舉報者之一、高岩當年的同班同學王敖。4月6日,《周刊》一天連發三稿,分別為上述與王敖的專訪、對當年中文系主任費振剛的採訪以及北大宣傳部的回應。

三篇報道的重點分別是:

1、王敖接受專訪,“歡迎瀋陽告我們誹謗”。

2、率先採訪到當年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的費振剛,披露事件發生後,是北大黨委紀律檢查委員會主持調查和處理瀋陽與高岩的事件。費振剛表示沒有參加任何調查,並且“我的記憶不如去查記錄”,但同時表態:“從師德講”,瀋陽“是有問題的”。

3、記者先後拜訪北大紀委辦公室監察室和北大新聞中心(即宣傳部),但均未見到主管人員,只能援引宣傳部工作人員:學校的表態是基於現有材料,並附上北京大學官方微博當日發布的《說明》,確證瀋陽當年受到了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的調查和北大的行政處分。

4月7日下午,《周刊》和其他數家媒體共同採訪了核心當事人、高岩的母親周樹銘,獲取了兩個新的信息,以及周母致媒體的公開信:

1、瀋陽曾去過高岩家中,並且從那之後,高岩精神狀態變得更差。

2、高岩曾有自殺未遂的行為。

3、周母公開信中要求北大說明當年對瀋陽進行行政處分背後的原因。

同日,《周刊》另一篇報道《瀋陽獨家回應本刊:根本沒有師德問題,只是行政警告處分給出了有關瀋陽其人的更多信息。

1、瀋陽通過短信回應對上述費振剛採訪“有看法”,強調師德問題無中生有。

2、記者採訪到瀋陽在南京大學文學院的兩位同事和一名研究生,受訪者均表示聽過北大的相關傳聞,但也都認為瀋陽平時的為人與近期新聞的描述有反差,看到新聞“更多的是不相信”、“很驚訝”。

 

《現代快報》《獨家對話舉報人李悠悠:已聯繫到受瀋陽侵害的另幾位女生》

信源:李悠悠

重點梳理:4月7日,《現代快報》獨家採訪李悠悠,李闡述三點:

1、回應瀋陽否認與高岩的關係:“我們認為是顛倒事實的”。

2、讚賞北大、南大與上師大日前的處理,希望北大進一步公開調查細節與記大過處分的會議紀要。

3、透露除了高岩外,還有其他的受害人。

 

火星試驗室《為了21歲的高岩:一場遲到20年的清算

信源:李悠悠、王敖、徐芃、瀋陽(短信)、陸儉明(郵件)、費振剛、一北大中文系教授、95中文系班委馬哲、一北大08級研究生、高岩母親周樹銘

重點梳理:火星實驗室採訪了到目前為止的最多信源,以貼近特稿的形式,描寫了高岩生前不少精神狀況,以及與旁人相處的細枝末節:

1、還原高岩的日常生活和葬禮場景,包括其曾經開朗的性格與優異的成績。

2、通過高岩家人與同窗的敘述,指出她在遭受疑似性侵後,心生絕望,成績一落千丈。

3、陸儉明否認庇護瀋陽。

4、瀋陽稱,不要拿師德說事,沒有事實證明表明性侵。

 

財新《專訪舉報者王敖:師生之間性關係是權力侵害》

信源:王敖

財新與王敖的專訪,將對“性侵門”的討論擴大至高校性侵議題的分析,王敖表示:

1、瀋陽在高岩的死的問題上撒謊。

2、北大校友聯合舉報的理由是感受到了“機構的背叛”。

3、“高校師生之間的性關係,是權力扭曲下的剝削和壓迫”。

 

澎湃鄰居憶瀋陽涉性侵事件涉事女主:文靜內向

信源:高岩家樓底下修車鋪的賈師傅、高岩生前居所的居委會主任

澎湃走訪了位於北京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的高岩20年前的家,根據高岩生前鄰居的描述,她是個“文靜、內向,不愛說話”的女孩。

 

穀雨實驗室《北大女生20年前為何自殺?三位教師回憶瀋陽被處分往事》

信源:陸儉明、費振剛、檢討會在場教師

穀雨採集的三位信源回顧了北大中文系對瀋陽記過處分的往事,

1、費振剛:“(當時)肯定是記大過處分了”。

2、陸儉明否認庇護瀋陽。

3、在場教師表示,媒體應去找中文系黨委,檔案記錄不會流失;瀋陽跟高岩之死有關係。

 

財新

4月9日,財新刊登報道,指另一名女生指控曾受瀋陽性騷擾,證實李悠悠此前接受專訪時所稱仍有其他受害人,將瀋陽“性侵門”事件又向前推進一步。

 

整理/Vickie, Lizzy

編輯/Ivan Zhai

相關閱讀:

唯有真相是終點:析財新保姆縱火案調查

融合社科研究方法的最佳調查報道——2017菲利普·邁耶獎揭曉

深度報道每周簡報 為你打包全球媒體前沿資訊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