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是全球深度報道網中文網的《深度報道錦囊》視頻,一周一更,共十集,每集一個主題,邀請普利策獎得主、哥大新聞學教授、數據報道先驅機構的資深記者等,分享個人在數據新聞、事實核查、網絡搜索、移動報道等方面的經驗與技巧。本期的關鍵詞:移動報道。
過去,記者要在新聞事件現場做多媒體報道,需要一整車廂的設備。現在有了數字技術,僅僅需要一部智能手機,以及一些配套裝備,記者就能夠製作精良的音頻和視頻作品。移動報道,或簡稱”mojo” (mobile journalism),是適用於世界每一個地區的報道技能。Ivo Burum是移動新聞領域的先行者,有豐富的培訓和教學經驗。在這一集視頻中,他將分享移動新聞如何能為調查記者提供獨特的機遇。
溫馨提示:點擊視頻左上角圖標,可切換其他報道錦囊視頻哦。
想了解更多移動報道相關資訊,可在此閱讀Ivo Burum的專欄:http://smartmojo.com
移動報道工具: https://gijn.org/2017/04/11/mojo-workin-essential-mobile-journalism-tools/ ;
如何錄製音頻: https://gijn.org/2017/06/06/mojo-workin-recording-audio-on-a-smartphone/ ;
手機視頻剪輯指南: https://gijn.org/2017/08/08/mojo-workin-editing-on-a-smartphone/
第一集《如何定義“調查新聞”?》,全球深度報道網的總幹事、執行主管David Kaplan 分享了調查新聞從業者對行業的定義,可在此回顧。
第二集《如何用數據做調查》,哥大數據新聞碩士項目主任Giannina Segnini分享了數據新聞處理的注意事項,可在此回顧。
第三集《“隧道視野”是調查記者最大的敵人》,瑞典電視調查節目主編Nils Mulvad討論了事實核查的要點所在,可在此回顧。
第四集《巧用網絡搜索和數據庫》,曾任職《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的記者兼研究館員Margot Williams講解如何利用搜索技能做報道功課和事實核查,可在此回顧。
第五集《調查人口販賣的五大技巧》,美聯社調查記者,2016年憑藉對東南亞漁業的現代奴役狀況的調查獲得普利策獎的Martha Mendoza主講,可在此回顧。
下一集,調查記者與編輯協會的前主席、普利策獎得主,專門報道經濟與稅務問題的調查記者David Cay Johnston將會傳授閱讀公司年度簡報的技巧。
具體更新以本網站為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