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技術的發展,講故事的手段也變得越來越多種多樣:信息圖表、互動頁面、視頻短片等形式被大量應用在新聞報道中,讓讀者可以更加快速直觀地了解到報道所傳達的信息。在新聞編輯室策劃選題時,也越來越將故事呈現的形式作為重要考量。在諸多方法中,用互動地圖講故事是一項新的嘗試——和一般以時間線串聯故事的方法不同,它以空間信息的變化將故事串聯起來,尤其適合用來講述跨地域的故事。
但互動地圖製作成本相對較高,如果你沒有一些代碼和設計基礎,想要製作出一款互動地圖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應這一需求,科技公司 Esri 開發了一款互動地圖製作工具 StoryMap,即便你沒有任何代碼或設計基礎,也可以利用這款工具製作出好看的互動地圖。

Esri 是知名的空間分析、地圖製作軟件 Arc GIS 的開發者。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將 GIS(地理資訊系統)技術應用到解決問題和媒體傳播當中。
在 StoryMap 的線上作品集中,你可以看到許多用它製作的報道。例如,Esri Japan 就曾經用 StoryMap 對1995年1月17日發生在阪神、淡路地區的特大震災進行了回顧。隨着點擊地圖的不同位置,攝於當地的照片與相應的文字描述就會出現在一旁,彷彿一邊走在震後的關西街道上,一邊聽來自記者的解說,給人以親臨現場的體驗。

Esri Japan 用 StroyMap 對 1995 年1 月17 日發生在阪神、淡路地區的特大震災進行了回顧。
又比如,在紀念諾曼底登陸日(D Day)75周年時,美國國會圖書館也用 StoryMap 還原了四名參與諾曼底登陸的美國軍人的行程,同時配以他們或家屬捐贈的相片,用他們在不同地點記下的日記、拍下的相片等,展現了諾曼底登陸中個人的故事。

美國國會圖書館也用 StoryMap 還原了四名參與諾曼底登陸的美國軍人的行程。
這些作品集也許會帶給你一些靈感,讓你想親身試一試。在使用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總的來說,StoryMap 提供的功能使用方便,用戶界面簡單易懂,對於新手來說是比較友好的。主要的幾大步驟依序是:選擇圖片/視頻 → 在地圖上進行定位 → 給圖片加上說明(caption)→ 個性化地圖外觀與故事排版。
如果想要使製作更加簡單,你也可以選擇網站提供的既有模板。

你可以選擇不同模板來創建新的故事。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功能是,當你從本地上傳圖片或調用 Flickr 上的相片時,Map Tour Builder 可以同步讀取圖片內的地理信息,並且自動在你的地圖上進行定位。如果你出於隱私安全考慮,對這項功能的有所保留,你也可以在設置里關閉這項功能,進行手動定位。
除了用網站自帶的 Map Tour Builder 以外,如果你希望自己先一次性準備好所有材料,你也可以在 Google 在線表格中進行錄入,然後將整個文檔以 CSV 格式導入 Map Tour Builder 中,也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當地圖故事發布後,如果你希望對內容進行編輯改動,也可以直接在在線表格中進行,改動的部分會在刷新後同步顯示在網站公開內容中。
完成以後,你既可以將製作好的地圖故事一鍵分享到社交媒體上,也可以取得源代碼,插入到你的目標網頁中。
StoryMap 暫未提供移動端應用,你可以通過桌面瀏覽器來使用它。目前,免費的基本賬戶可以使用 StoryMap 的全部功能,以及 Esri 大部分其他產品。付費用戶則可以取得一些地區性商業、人流數據的使用權。對於記者來說,基本賬戶功能已經足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