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製作電視劇一樣做報道,法國媒體 Les Jours 的新聞實驗

Print More

English

Les Jours的“劇集“之一,講述警察上庭後的情況。

“劇情簡介”、“背景音樂”、“劇集”、“氛圍”…… 在 Les Jours 網站位於巴黎的辦公室里,每天都能聽到這些詞。但別搞錯了,雖然這像是電視製作人說的,但這個成立了 3 年網站真正深耕的領域卻是嚴肅的深度報道。

不過,借用這種編劇才用的術語並非毫無原因。當 Les Jours 的聯合創辦人們籌划著從前東家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離職 ——9 位創辦人中有 8 位都在這家老牌報紙工作過,創辦一個專註深度報道的新聞網站時,他們諮詢的對象不僅有記者,還包括電視編劇。原因很簡單:他們想要像寫電視劇一樣寫新聞,把長篇大論的報道拆解成一集集扣人心弦的故事,讓讀者們擁有更容易進入、也更刺激的閱讀體驗。

Les Jours 的主席 Isabelle Roberts 表示:“我們希望像寫長篇冒險故事一樣寫新聞,用上這個時代最受歡迎的形式,也就是電視劇。”

Les Jours 把他們撰寫的系列報道統稱為 “劇集” (這和 Quartz 每周的新聞通訊同名,但後者關注的是一些小眾話題,比如說罐頭笑料或者門鈴)。只要 “劇情需要”,一部劇可以想寫多長就寫多長。有些劇只有幾集,迄今最長的一部叫《帝國》,講的是一位法國媒體大亨如何不折手段地收購某個主流電視台的故事,目前發布了 115 集,而且仍在連載中。

《帝國》的聯合作者 Roberts 總結道:“我們的工作方法就是,確立主題,盡全力地消化,然後鍥而不捨地進行深挖。” 這種方法和 Les Jours(意為 “天天”)的名字不謀而合:“這意味着我們有可能在昨天、今天、明天都講同一個故事,即使其它的新聞機構早就轉去關注別的話題了。”

以上為 Les Jours 刊登的 3 部 “劇集”,分別是關於法國的色情片行業、法國總統馬卡龍的公關策略以及法國黃背心運動的影響。

出於對新聞的不懈追求,Les Jours 至今用 115 部劇集贏得了約 11000 名訂閱者、一批忠實粉絲,並在法國社會引起迴響。比如說,一部關於伊斯蘭聖戰士在法國的回歸的“劇集”就被改編成暢銷書並在全國範圍內引起討論,而著名導演安德烈・泰希內又以它為靈感,拍攝了自己的新片《告別黑夜》

諸如 “保鏢門”黃背心運動等劇集引起了廣泛的後續報道,而有的劇集關注了一般媒體不太關注的話題,比如法國的色情片產業以及嬰幼兒產業的增長等等。但無論題材如何變化,如果缺乏深入詳盡的調查,Les Jours 獨特的報道形式只能淪為吸引眼球的噱頭。

深入再深入

Les Jours 目前擁有 12 名全職員工,其中有 9 位是記者。同時,網站還跟幾十名自由撰稿人保持合作。和大部分媒體不同的是,它不要求記者們只報道某一特定領域,而是放任他們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Roberts 指出,長篇的調查報道通常會涵蓋多個領域的議題,所以記者們也不應該受到太多限制。

比如說,記者 Sophian Fanen 報道的領域就從交通領域橫跨至音樂產業。而在 Les Jours 成立之初就加入的 Camille Polloni 對罪案和法律感興趣,也一直渴望加入能自由探索相關題目的媒體。她表示:“在加入 Les Jours 之前,我總是在寫一篇篇關聯不大的報道。但在 Les Jours,每當完成一部劇集後,我覺得自己都能採用一種更具有全局觀的視角去觀看事件,這對記者來說是種很大的滿足感。”

Polloni 也指出,深入的報道方式也更得到受訪者的認可。比起隨意發表一兩句看法,受訪者會更願意對想要深入了解事件的記者打開心聲。“這有助於雙方建立起信任,”Polloni 總結道。目前,她已經完成了 11 部劇集,最近一個故事 “Bang Bang” 用了 16 集、共 3 萬字的篇幅深入調查了法國警察濫用隨身武器的情況。

但這種工作方式也有缺點:記者們可能會埋頭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而和其他同事缺乏交流。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Les Jours 每周會組織兩次編輯會議,讓同事們分享各自新近的心得,或者尋找合適的夥伴合力完成某些項目。

攝影部負責人 Sebastien Calvet 就表示,自己常常根據特定的項目,安排不同的攝影記者和文字記者一起工作,期望雙方能互相啟發。這種做法在紙媒中十分常見,但網絡媒體中就少有嘗試。它不僅有助於培養團隊的合作精神,也使得 Les Jours 的照片擁有很高水準。

Les Jours 不會直接使用大型圖片新聞社的照片,而是與獨立攝影師和機構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係,這使得他們的網站發展出獨特的視覺風格,圖片和文字配合的天衣無縫。

Calvet 就說:“我們同時用文字和圖片講述同一個故事。”

Les Jours 關於核廢料報道的圖片。攝影:Sandra Mehl

廢寢忘食追報道

Les Jours 採用多種手段來講故事。當一則深度報道提到不少文件時,它們會在文章中加入這些文件,以方便讀者自行查閱原始資料。Les Jours 還會為每部劇集撰寫 “演職員表”,介紹故事中出現的人物。它們還會列出適合故事氣氛的背景音樂。Bang Bang 的歌單就包括 Bruce Springsteen 唱的《公路巡警》和法國饒舌樂手 Abd Al Malik 寫的一首關於警察暴力的歌曲。

Les Jours 為讀者們量身打造的網站,運用多媒體手段讓人們擁有沉浸式地閱讀體驗,而且讀者還能訂閱喜歡的劇集,每次更新,都會立即收到提醒。

儘管讀者們能一集集地追報道,但 Roberts 表示,有些訂閱者喜歡一次性追完所有劇集,不少死忠粉還會在社交媒體上要求趕緊發布新的劇集。為了滿足這群狂熱粉絲的需要,Les Jours 正考慮學習 Netflix,一次性發布所有劇集。

加強與讀者互動

Les Jours 沒有廣告,採用付費牆的運營模式,每月的訂閱費用為 9 歐元。根據創辦人設定的目標,他們在現階段應該擁有 25000 名訂閱者,25 人的團隊,但實際情況卻距目標甚遠。

但員工們並沒有太過失望。Calvet 說:“老實講,在 3 年裡擁有 11000 個訂閱者也是挺不錯的成績,更重要的是,讀者們的反應很好。”

更讓 Roberts 欣慰地是,超過 95% 的訂閱者每年都會選擇續訂他們的報道,而且超過一半的訂閱者年齡都在 35 歲以下。

她補充說,Les Jours 目前已經接近收支平衡,考慮到法國許多新的媒體機構已經倒閉或瀕臨破產的狀況,這個成績令人振奮。

2015 年,Les Jours 發起首次眾籌,共籌款 8 萬歐元。如今,最早一批眾籌者有權通過支付 200 歐元成為股東。目前,這批人擁有 8% 的股權,而 Les Jours 的創始人們則擁有 74%。

剩餘的股份屬於兩位富有的媒體大亨 —— Xavier Niel 和 Matthieu Pigasse。他倆持有大量法國媒體股份,其中包括全國性的日報《世界報》(Le Monde)。包括 Arrêt sur Images 在內的媒體監察機構對 Niel 和 Pigasse 持股 Les Jours 表示擔憂。畢竟,Les Jours 的創始人們最初離開《解放報》既是為了創業,也是因為不滿媒體大亨 Patrick Drahi 對報紙的控制。如果他們的新項目也同樣受到有權有勢之人的影響,自然會令人失望。

但 Roberts 認為 Niel 和 Pigasse 的入股並不影響 Les Jours 的獨立性,因為他們持有的股份很少,分別為 5.1% 和 1.6%,而且都無法參與編輯部的決策。

Roberts 還指出,這種收入模式讓 Les Jours 更具有獨立性。比如說,由於不需依賴廣告,Les Jours 得以調查一些其它媒體機構會迴避的題目。化妝品行業一直是法國媒體的主要廣告業主,而他們也正是 Les Jours 的調查對象。

儘管 Niel 和 Pigasse 無法參與編輯部的工作,但編輯部通過每年一次的編輯部會議鼓勵普通讀者為選題出謀劃策。最近有關蜜蜂數量下降的報道正是來自讀者的建議。

為了加強與讀者的聯繫,Polloni 最近開始負責與讀者互動的工作。Les Jours 一直不允許讀者在文章下評論,一是擔心惡意評論,一是為了保持網站整體的調性。但 Polloni 也指出,這種做法也讓 Les Jours 與讀者關係甚遠。為了拉近雙方的距離,她正考慮嘗試一些新做法,比如說不時邀請讀者們參與編輯部會議或者召開相關的座談會等等。最近,Les Jours 在辦公室附近的酒吧舉行了一系列的見面會,讓讀者有機會跟做報道的記者進行討論。

Les Jours 某篇報道里的插圖。報道調查了法國政府如何對待孤身未成年移民。插圖:Pauline Aubry

成為好故事的百變製作人

儘管規模不大,Les Jours 也正積極進行一些新嘗試。他們與法國出版商 Seuil 簽訂協議,給予對方優先改編權。目前,網站共有 7 篇報道改編成書,共售出 8 萬冊,這讓報道有機會被更多的讀者閱讀。

法國記者及媒體專家 Clara-Doïna Schmelck 分析稱:“Les Jours 既不是大眾媒體,也不是小眾媒體。它在法國媒體圈裡有着獨特的地位。“

Les Jours 還推出了一檔播客,節目中既有原創內容也會對網站上的報道進行改編。它還和雜誌 La Revue Dessinée 合作,用插畫的形式來演繹自己的調查報道。目前他們正在與電視製片人討論將報道改編成紀錄片。

“我們想要做的,是成為好故事的百變製作人。“Roberts 強調,只要維持好網站上長篇調查報道的原意,Les Jours 對任何講故事的形式都保持開放。

網站目前也在積極招募英才,歡迎擁有在上述新領域經驗的記者加入編輯團隊。

在成功的同時,Les Jours 也遭遇了不少困難:2016 年,網站的記者 Olivier Bertrand 曾被土耳其政府短暫羈押並最終被驅逐出境;2017 年,Polloni 了解到法國軍方的情報機構正非法搜集關於自己的信息(她至今都不清楚原因是什麼);2018 年,製藥公司默克因為一篇關於它們藥品的報道,威脅要起訴 Les Jours。

Roberts 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到,反而認為這是做深度調查報道時難以避免的。她完全不後悔在 2015 年從《世界報》的記者崗位離開,並表示很樂意與 Les Jours 一起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Roberts 說:“我們真的期待能成為很多新想法的實驗室,在往前走的同時儘可能做更多地探索。” 她認為不論發生什麼,Les Jours 都不可能會缺少報道素材:“我們不需要像編劇一樣去構想故事,畢竟最好的編劇就是生活本身。”


Olivier Holmey 是一位居住在倫敦的法裔英國記者和翻譯。他為《歐洲貨幣》(Euromoney Magazine)雜誌撰寫關於中東和非洲金融的調查報道,也為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撰稿。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