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即將於本周三(9月26日)開幕,屆時來自130多個國家/地區的1600多名新聞業者將齊聚德國漢堡,交流從業經驗與心得,共同探索調查報道和數據新聞的未來。
這是從2001年全球深度報道大會開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有將近250個研討會、工作坊及記者交流環節,內容涵蓋調查報道工具與技巧、數據新聞工作坊、數據安全、媒體可持續發展等等。
大會期間,我們還將公布“全球亮光獎”(Global Shining Light Award)的得主,這一獎項是用來褒獎在發展中國家或新興國家所做的調查報道,本次共有來自11個國家的12個作品入圍,話題涵蓋墨西哥和菲律賓的毒品戰爭、巴西的“洗車行動”牽連的秘魯高層政治醜聞、南蘇丹的軍火交易、俄羅斯商業寡頭葉夫根尼·普里戈津的私人准軍事組織等。
本屆大會還邀請了菲律賓獨立媒體 Rappler 創辦人 Maria Ressa 作主題演講。Ressa 早年曾任美國 CNN 記者,於2012年創辦 Rappler,以針對權貴的調查報道而聞名,近年來,Rappler 深入報道由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發動的“鐵血掃毒行動”,相關報道《馬尼拉的謀殺》也入圍了本屆“全球亮光獎”。而 Ressa 目前被菲律賓當局控以“逃稅”及“網絡誹謗”等多項罪名,於今年2月和3月兩度被捕。她也獲選為《時代》雜誌2019年百大風雲人物之一;去年底,她還獲頒了國際頂尖的“奈特國際新聞獎”(Knight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Award)。
值得關注的講者
除了 Ressa 之外,本屆大會還邀請了許多值得關注的講者,包括事實核查領域的專家 Craig Silverman、利用網上公開信息進行調查的專家 Paul Myers、美聯社調查記者 Martha Mendoza、日本記者伊藤詩織、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創辦人及首任總監陳婉瑩等。
Paul Myers
Paul Myers 是互聯網在線調查領域的專家,從事這一行業將近二十年,目前擔任 BBC 首席顧問,負責 BBC 新聞學院中調查報道的部分。他一直從事相關技術的教育和培訓工作,他曾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銀行、衛報、CNN 等機構培訓過多位調查記者,也創辦了 Researchclinic.net 網站,分享在線調查的方法與技巧。
在本次大會中,他將分享關於針對社交媒體的在線調查的方法,並帶領一次在線調查工作坊。
Craig Silverman
Craig Silverman 是事實核查和對抗虛假信息方面的專家,目前在 Buzzfeed 擔任媒體編輯(Media Editor),負責該平台事實核查方面的內容。他同時也是闢謠平台 Emergent.info 的創始人,該平台會實時追蹤網上流傳的謠言。
他曾因對抗虛假新聞而被被美國時政新聞媒體提名為“年度五十人”之一,並於2018年獲得美國政治學協會頒發的凱里·麥克威廉姆斯獎(Carey McWilliams Award)。
他也曾出版著作《對此深感抱歉》(Regret the error),在這本書中,他展示了媒體所犯的種種錯誤,讓人們認識到粗心大意或是缺乏事實核查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在本次大會中,他將分享自己對抗假新聞的經驗與心得。
Martha Mendoza
Martha Mendoza 從1995年加入美聯社就一直擔任該社記者,曾參與過多個調查項目。2000年,她關於美軍士兵在朝鮮戰爭時在老斤里對數百名平民的屠殺的事件而獲得了當年的普利策新聞獎;2016年,她對東南亞血汗海鮮工廠的報道又再次獲得普利策新聞獎。
在本次大會中,她將分析在調查報道中的支持環節以及對人口販賣議題的調查。
伊藤詩織
伊藤詩織是一位日本記者和電影製片人,她曾主動揭露自己被享譽業界的日本記者山口敬之性侵而為人所知,她也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黑箱:日本之恥》。
在本次大會中,她將分享如何調查性騷擾/性侵案件以及女性在調查報道界的角色及策略。
陳婉瑩
陳婉瑩是資深新聞人、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創辦人及首任總監,曾任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她目前是跨國調查報道項目“全球環境報道合作網絡”的共同創始人,出版了第一個合作項目“穿山甲報告”(The Pangolin Reports)。
在加入香港大學之前,她曾在紐約為紐約每日新聞、NBC 等媒體工作過23年,她也擔任過哈佛大學尼曼學者、喬治·波克傑出新聞工作者獎(George Polk Award for journalistic excellenc)等國際獎項。
在本次大會中,她將分享曾參與的跨國調查項目“穿山甲報告”以及如何報導環境犯罪和野生動物走私。
大會議題焦點
全球深度報道大會是一次“自助式”會議,同一時間會有多場涉及不同議題的分享,你可以自己選擇感興趣的議題前去參與。
這些研討會、工作坊中都有哪些精彩內容?又應該如何選擇取捨?你可以訪問 大會官網 了解每一場的詳情,我們也想在這裡向你簡單介紹它們涉及到的議題。
探索調查報道的可能
除了環境與氣候變化、健康與醫療、災難報道、金融犯罪、跨境合作等近年廣受參會媒體人好評的主題講座外,今年大會還特別設立了公民調查,社區參與調查報道,對抗虛假信息、紀錄片等環節,緊貼當下熱點。其他前沿調查技術分享包括如何用傳感器、無人機、衛星探測及收集數據,如何挖掘網絡隱藏信息、追蹤非法財產等。
最前沿的數據新聞技術有哪些?
數據新聞是全球深度報道大會關注的核心議題之一,在這次大會中,我們準備了多場數據新聞培訓講座、工作坊,將涵蓋從數據挖掘與清理,到更為高級的數據分析、地圖與圖表可視化製作、數據庫建立與管理、從暗網抓取數據等技術分享,還會介紹人工智能對數據新聞的協助、分享一系列優秀的數據新聞案例等。
新聞業如何可持續發展?
調查報道往往需要投入不小的資金和時間,在全球新聞業並不景氣的時代,新聞機構要如何為項目籌集資金?如何拓展盈利渠道?新媒體、非營利組織有何值得借鑒的運營模式,以確保機構持續發展?大會舉辦了多個媒體可持續發展工作坊和交流環節,讓你了解經營媒體的新模式、尋找到潛在的資助機會。
編輯室要如何支持前線記者?
記者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近年來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大會邀請了多位曾經經歷創傷的記者,以自身經驗為例,分享記者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心理創傷;同時,也邀請了資深的新聞人,分享後方的編輯室應該如何為記者在各個環節提供支援。
跨境與跨界交流
隨着跨境協作調查漸熱,記者與機構相互建立聯繫、增進交流有助於發掘新選題,共同開展調查項目,共享資源,拓展調查廣度和深度。大會設置的多個交流環節,包括亞洲記者交流會、公民調查記者交流會、環境調查記者交流會等、事實核查交流會等,為你結識同行、建立協作創造機會。
會議信息
大會期間,我們會在微博 @全球深度報道 和推特 @gijnCh 上進行實時分享;同時,也將在網站和微信公眾號(ID:gijn_cn)更新文章,為大家梳理當日的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