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zzFeed 媒體編輯、事實核查專家 Craig Silverman 在第十一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分享如何對抗假新聞。圖:Raphael Huenerfauth
今天,假新聞泛濫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事實核查和調查虛假信息已成為新聞人必備的技能之一。在第十一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BuzzFeed 媒體編輯、事實核查專家 Craig Silverman 分享了他在調查與報道虛假信息方面的經驗。
Silverman 曾因對抗虛假信息而被被美國時政新聞媒體 POLITICO 提名為“年度五十人”之一,並於2018年獲得美國政治學協會頒發的凱里·麥克威廉姆斯獎(Carey McWilliams Award)。他也曾出版著作《對此深感抱歉》(Regret the error),在這本書中,他展示了媒體所犯的種種錯誤,讓人們認識到粗心大意或是缺乏事實核查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在分享中,Silverman 認為在調查虛假信息的過程中,一個基本思路是去了解和勾勒出那些分散於社交媒體與各個網站中的關係網。“從一小塊文章或一個站點開始,以此為支點,通過某些行為的一致性與關聯性,去嘗試辨認出他們所處的更大的關係網。”
以下是他分享的一些關於調查虛假信息的貼士:
從最開始入手
對於一個社交媒體賬號,你可以看看它發出的第一張圖片,並查看那張圖片收到的互動。當新架起一個社交賬戶/專頁的時候,人們有時喜歡用自己的其他賬號去為它點贊,或是邀請朋友或家人為其點贊。有時,雖然某個賬號隱藏了好友列表,但他/她的朋友或家人的好友列表卻是公開的,這能夠為你提供進一步的線索。
臉書專頁同樣有一個名為“頁面透明度”的功能,這個功能讓你能夠看到這個頁面何時被建立、運營者身處何處、是否曾經改過名、有否在臉書上投放過廣告等。
理解他們的關係網
“他們聲稱自己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是和誰在進行互動。”Silverman 說,要查看這些賬戶的朋友、粉絲、對話、轉推、分享以及點贊等,觀察其中是否有一定的模式與規律,又或者是否有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生過可疑的轉變。
推特在個人信息頁上有一個非常有用的特色功能——它會自動為你推薦其他的一些賬號讓你去關注,而這些賬號,就常常是和該賬戶有過密切互動的。
跨平台尋找信息
“如果某項散步虛假信息的工程正在進行中,那麼它很大幾率是同時發生在多平台上的,以不同的賬號和網頁進行,”Silverman 說:“你需要把它們之間的聯繫找到。”
你也可以運用一些工具來實現,例如 Namech_k,你可以用它來查找不同平台上的相同用戶名,如果你成功找到了相匹配的賬號,可以對不同平台賬號上的內容進行仔細的研究,確認其中存在的聯繫。
分析內容與參與度
臉書旗下的社交媒體分析公司 CrowdTangle 提供一個瀏覽器插件,讓你能夠追蹤一個網頁被分享了多少次和由誰分享的。你還可以用另一個叫做 BuzzSumo 的工具,去分析一個站點的哪個頁面擁有最高的互動度(Engagements)。
在虛假信息的散播過程中,互動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語境。例如,Silverman 就曾經在2016年11月利用 BuzzSumo 分析了由馬其頓人參與運營的親特朗普網站,在此之前這些網站就已經被報道過了,但那些報道遠未能達到 Silverman 所報道的深度。
“可以說,臉書上有些被瘋狂轉發的熱點貼文是完全虛假的,”Silverman 說:“當我們去調查互動度的時候,會讓我們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大新聞。”
尋找彼此聯繫
如果你在尋找不同網站之間的聯繫,一個選擇是在 Google Analytics 和 AdSense 中去研究它們。
你可以先查看這些網頁的源代碼,在 HTML 代碼中搜索 “UA-” 或者 “Pub-”。如此一來,你可以找到這些網站在 Google Analytics 和 AdSense 中的 ID 。你可以把獲取的 ID 放進 AnalyzeID.com, DNSlytics.com 和 spyoneweb.com 去進行分析,看看有哪些網站擁有同一個 ID。
Silverman 還給出了一些額外的貼士:如果你沒法找到 Google Analytics 和 AdSense 的 ID,你可以看看這個網頁的早期版本中是否包括這些 ID。如何獲取網站的更早版本?可以藉助 Internet Archive 網站提供的 WayBack Machine 工具。
不要着急地去指責政府
“每個記者都想要挖一個大新聞,所以就習慣性地去指責政府,這可以理解的,但這種指控往往沒有什麼確鑿證據,” Silverman 對此十分謹慎,指出許多為了政治目的和金融目的被製造出來的虛假信息是十分相似的。“真的很難僅僅憑藉一些蛛絲馬跡就宣稱‘這是政府行為’,我們對此要更加謹慎。”
他強調,即便科技平可以獲取的背後數據比我們多得多,有時候也難免會在鎖定幕後主使上出錯誤,“真正揪出幕後主使是很難的,” Silverman 說。“如果我們在這一步作出了錯誤的指控,我們之前所做的全部努力都會付諸東流。”
注意報道虛假信息的時機
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報道虛假信息?你可以參考 First Draft (附屬於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下的一個非盈利性新聞素養與事實核查組織)的執行主管 Claire Wardle 的作品,去考慮故事的“引爆點”。她將“引爆點”定義為“該故事與特定群體外的公眾發生聯繫的時候”。
許多虛假信息散布行動開始於私人的、匿名的,或者是互聯網上的特定群體,而記者們對其進行報道時,從結果上卻在客觀上幫助了虛假信息進行了擴散。事實上,被媒體報道可能正恰恰是虛假信息散布者所追求的。
“如果這些人成功吸引我們的注意,並且我們還非常傻地幫他們擴散了這一信息,那他們就真的成功了。” Silverman 說:“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對於我們去闢謠是喜聞樂見的,因為這事實上等於是幫他們傳播了那個虛假信息。”
報道虛假信息的更多資源
Claire Wardle, First Draft: 5 Lessons for Reporting in an Age of Disinformation(五堂課教你如何報道虛假新聞)
Whitney Philips, Data & Society(數據與社會):The Oxygen of Amplification(增殖的土壤)
Joan Donovan & Brian Friedberg, Data & Society(數據與社會):Source Hacking: Media Manipulation in Practice
Danah Boyd, Data & Society(數據與社會):Media Manipulation, Strategic Amplification, and Responsible Journalism
Dart Center(達特中心):Dealing with Hate Campaigns: Toolkit for Journalists(如何報道仇恨運動:記者們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