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6日至29日,第11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在德國舉行。圖:Nick Jaussi https://nickjaussi.com
9月26日到29日,第11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在德國漢堡舉行,在這四天時間裡,來自130多個國家的1700多名新聞人齊聚一堂,分享自己的從業經驗與心得,共同探索調查報道和數據新聞的未來。
在這個全球局勢多變、虛假新聞泛濫的情況下,媒體之間的合作從未比現在更加重要,而從2001年開始,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就一直扮演着媒體合作的孵化器的角色。除了講座、工作坊之外,大會還設置了多個記者交流環節(Networking Session),讓對某一議題有興趣的新聞人能夠坐在一起,交流心得,分享資源。
正如本屆焦點講者、菲律賓媒體 Rappler 創始人雷薩(Maria Ressa)在全球亮光獎的致辭中所說,現在新聞人之間最需要的就是合作,“合作並不容易,因為媒體和媒體之間生來就有競爭關係。但現在你要拋棄舊的觀念,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在菲律賓,我們的數據顯示,新聞正在被邊緣化,而處於中心位置的是虛假信息。”
這是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共有將近250個工作坊、研討會,內容涉及調查工具、調查方法、數據新聞工具及技巧、採訪技巧、人工智能輔助報道、紀錄片及播客製作等方方面面,我們嘗試從中梳理出和中文讀者最相關的部分。
合作而非競爭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無論是跨國犯罪,還是環境議題,想要做出一篇紮實的調查報道,往往需要進行跨國合作。例如,在最近公布的“穿山甲報告”(The Pangolin Reports),就是由來自非洲和亞洲14個編輯部的30多名記者參與報道,進行了數十次獨家採訪,甚至包括暗訪,追蹤了從喀麥隆及其他地方的路邊市場、到尼泊爾的中間人和販運者、再到中國的非法貿易路線,最後由多間媒體在9月25日同步發布的。可以想象,如果沒有跨國媒體間的合作,這一調查項目是不可能完成的。
#GIJC19 #pangolins @yingworld
sharing the behind-the-scene story of the collective investigation of 30+ reporters from 14 newsrooms into the smuggling of pangolins, the world's most trafficked mammal. The global story is here: https://t.co/zci4I6yVXI pic.twitter.com/FjMH08lvHg— Karen Zhang (@karenised) September 26, 2019
本次調查項目的發起人之一、跨國調查報道項目“全球環境報道合作網絡”的共同創始人陳婉瑩,也在本次大會分享了她在進行跨國合作調查時的經驗和“穿山甲報告”幕後的故事。從她的分享中可以看到,跨國合作的門檻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重要的是組織與協調的工作,這個30多人組成的跨國調查團隊,實際上只進行過兩天的線下會議,其餘大部分的溝通都在線上進行;而在跨國合作中,重要的是在地視角和國際視野,本地媒體可以發揮出在地優勢,找到外媒無法接觸到的採訪資源,但在寫作時又需考慮到域外讀者的語境。
調查虛假信息
虛假信息在今天已經成為一個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進行事實核查和調查虛假信息已成為新聞人必備的技能之一。BuzzFeed 媒體編輯、事實核查專家 Craig Silverman 也在大會上分享了他在調查與報道虛假信息方面的經驗。
The fifth point of this slid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dentifying disinformation is the (relatively) easy bit. Attributing who’s behind it is really hard – and jumping to conclusions makes you part of the problem. #GIJC19 pic.twitter.com/Quq5ZSSebz
— James Ball (@jamesrbuk) September 28, 2019
Craig Silverman 提出了包括從社交賬戶最開始發布的信息入手、嘗試描摹出賬戶背後的關係網、跨平台尋找信息、分析社交信息的互動度、注意報道時機等多項實用的建議。在分享完後,大會還設置了虛假信息調查的記者交流環節,來自全球各地的記者分享了在各自國家所面臨的虛假信息的問題,並一同討論了對抗的方法。
#OSINT
其實你需要的很多信息都散落在互聯網上,只要你懂得善用工具進行檢索,大部分的調查都能在互聯網上找到線索,而開源調查(OSINT,即利用公開信息進行調查)已經越來越成為調查記者必備的技能之一。
數字時代,如何活用在線調查工具,一人一機足不出戶實現在線調查?互聯網在線調查領域專家、BBC 首席顧問 Paul Myers 在 #GIJC19 開辦了在線調查工作坊,分享在線調查的方法與技巧。 pic.twitter.com/rMk9ldrZMb
— GIJN Chinese (@gijnCh) September 25, 2019
本屆大會上,BBC 的在線調查專家 Paul Myers 分享了在線調查的技巧,同時,他也接受了全球深度報道網的專訪,談論如何看待隱私保護和在線調查之間的張力,並推薦了四款他最常用的在線調查工具。
此外,來自香港《南華早報》的調查記者 Karen Zhang 也分享了她在調查商業公司時所用到的工具。此前,全球深度報道網也刊發過系列文章《企業信息挖掘不完全指南》,深度解析如何挖掘中國大陸企業的信息資料。
採訪技巧分享
採訪是記者最基本的工作,但如何才能進行有效採訪?NPR 調查通訊記者 Cheryl W. Thompson 和 CNBC 資深調查報道製作人 Scott Zamost 在本屆大會上分享了他們的採訪技巧。
他們提出了多個非常實用的貼士,包括提前建立採訪策略、不要把最難的問題放在第一個、在採訪前先了解採訪內容和對象、該沉默時就沉默、保持誠實等等。
„Often as journalists we feel like harassing people but it‘s actually persistence“ says long-tim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cherylwt of @NPR. And that‘s what you have to be as an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persistent. #GIJC19 @gijn #journalism pic.twitter.com/koOeCDqrH9
— International Reports (@auslandsinfo) September 27, 2019
保護信息安全
在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服務使得生活越來越便利的同時,個人信息也在互聯網上變得越來越「透明」。對於調查記者來說,保護信息安全至關重要,所以本屆大會設立了多個和信息安全有關的工作坊,分享保護個人信息和數據資料的各種工具和技巧。
Digital Security Cafe w/ @the_claus of @InterlinkAca, Halo Holmes of @FreedomofPress & Sylvain Mingot of @freepressunltd. #GIJC19 pic.twitter.com/rmvfAbP2uA
— Ujjwal Acharya (@UjjwalAcharya) September 28, 2019
如何面對創傷
在記者的工作中常常需要面對各種苦難——戰爭、謀殺、虐童、人口販賣等等,有時也會遭到採訪對象的霸凌,這些心理創傷常常會讓記者處於抑鬱的狀態中。本屆大會特別設置了如何面對創傷的工作坊,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分析他們報道苦難的經歷、尋求療癒的過程和自我照顧的技巧。
Burmese journalist Swe Win, one the best and bravest practitioners of our trade, speaking at #GIJC19 about the risks of publishing hard-hitting work in Myanmar: “We always feel like we’re walking close to the prison gate when we publish a sensitive story.” @gijn pic.twitter.com/LR1ZEwOAyY
— Andrew RC Marshall (@Journotopia) September 27, 2019
媒體可持續發展
最近幾年,全球新聞業正在面臨一場寒冬期,無論是像紐約時報這樣的老牌大報,還是像 Vox、Vice、BuzzFeed 這樣的新興媒體,在過去一兩年中都經歷了裁員潮。可持續發展越來越成為媒體不可忽視的問題,如何在公共價值和商業模式之間取得平衡?非牟利媒體要如何生存?如何以小成本做出紮實的調查報道?本屆大會設置了多個研討會和工作坊,讓與會者共同商討媒體生存之道。
We had an intense #GIJC19 pre-conference workshop on nonprofit journalism and sustainability today – fabulous collaboration with @AnneCKoch10 and @dok_jour, very helpful insights from our speakers and fellows. Thank you very much! 🌱 pic.twitter.com/WOruxRTG75
— Thomas Schnedler (@ThomasSchnedler) September 25, 2019
全球亮光獎
第八屆全球亮光獎也在本屆大會揭曉,菲律賓媒體 Rappler 的調查報道《馬尼拉的謀殺》和多家媒體合作的調查報道項目《#guptaleaks》,獲得了大型媒體類別的首獎;秘魯媒體 IDL-Reporteros 的“洗車”和“白領”系列報道,則獲得了小型媒體的首獎。
Congrats to all #GIJC19 Global Shining Light Award winners @IDL_R, @rapplerdotcom & #GuptaLeaks team @dailymaverick, @amaBhungane, @OpenUpSA @News24 & @FinUncovered + Citation of Excellence recipients @AfUncensored; @OCCRP in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media https://t.co/OZCXK6cbXA pic.twitter.com/n942lceuxC
— GIJN (@gijn) September 2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