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藉機拍片到三萬會員,韓國非牟利媒體“打破新聞”是如何做到的?

Print More

English

打破新聞(Newstapa)的工作人員。照片:由打破新聞提供

韓國非營利性調查新聞機構“打破新聞”(Newstapa)誕生於韓國新聞行業非常不景氣的時期。2012年1月,它由一群因要求采編自主而被解僱或是在編輯室被邊緣化的新聞人創辦。

Newstapa 可以翻譯成“打破陳規的新聞”,而“tapa”在韓語中表示“打破陳規”。

儘管“打破新聞”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擁有 50 名員工,其中包括包括 35 名采編人員的媒體機構,但在成立之初它並沒有建立可靠的融資模式或可持續發展計劃。如今,這個專註於調查報道的非牟利媒體,融合了廣播、紀錄片製作和會員制,打破了韓國傳統媒體中的許多禁忌,成為了全球非牟利媒體的榜樣。

“我們當初只計劃運行一年左右,”“打破新聞”的聯合創始人兼編輯金永進說。

當金永進加入“打破新聞”擔任顧問時,他仍在國家公共廣播公司(KBS)任職,只是在周末來到首爾負責編輯工作。他因抗議自我審查而被解除了 KBS 調查部負責人的職務,被調往了離首爾5小時車程的蔚山。

韓國媒體工作者聯盟(The National Union of Media Workers)為“打破新聞”提供了一個辦公空間——一個會議室,在閑置的時候可供“打破新聞”的成員使用,和2000萬韓元(約合16830美元)的資金,用於支付其6個月的運營開銷。

“打破新聞”在成立之初沒有相機,甚至不得不依靠從一位數學老師那裡借來的小型攝像機工作,但他們製作的網絡電視節目反響是驚人的。

他們推出的第一集節目——有關補選前投票站位置的變化,在 YouTube 上吸引了超過 30 萬次觀看。

金永進說:“我們受益於數字技術,使我們無需大量的初始投資就可以生產和分發內容。”他指出,“打破新聞”的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並沒有遇到很多困難,因為他們許多都是資深記者。

“打破新聞”的主編金永進(右)與該組織顧問委員會負責人金正培合影。照片:由“打破新聞”提供

目前,“打破新聞”擁有約 390000個 YouTube 訂戶,609000 個 Twitter 關注者和 208000 個Facebook 關注者。此外,它還製作了三部紀錄片,吸引了五百萬觀眾在電影院觀看。

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

2012 年 7 月,“打破新聞”開始接受捐贈。在短短几天內,它獲得了約 1000 名捐助者(包括一次性和經常性捐助)。2013 年 12 月,在一則關於朴槿惠在右翼媒體的幫助下贏得了總統大選的報道後,經常性捐助者的人數超過了25000人。

在 2013 年 2 月朴槿惠就職後,“打破新聞”任命金永進為新任總裁,並將其重命名為“打破新聞”,希望使其成為一個可持續的、非牟利性、無黨派的調查性新聞媒體,它不接受任何公司的贊助或廣告宣傳。

其後,KBS 記者金敬來(Kim Kyung-lae)和其他幾位知名記者都辭職並加入了“打破新聞”,是因為韓國的媒體狀況並未出現改善的跡象。

金慶來說:“當李明博政府於 2008 年上任時,我們很難對政府的任何負面消息進行舉報。” 2013年,當他到“打破新聞”工作時,薪酬下降了10%。

在李明博和朴槿惠政府治下,韓國的新聞自由在2008年到2016年都在持續倒退。而李明博和朴槿惠都因腐敗而被判刑。

在韓國,即便公開的信息是真實的,誹謗也將會被判最高兩年的刑罰,而如果信息的虛假的,最高刑期則是七年。因此,“打破新聞”成立了一個為記者提供法律援助的基金,它已經撥出約 3 億韓元(合 256000 美元)。

金永進說,“打破新聞”曾被起訴14次,除了在一宗在未經當事人許可的情況下發布電話錄音被罰款300萬韓元(約合2500美元),其餘所有訴訟都勝訴了。

深入調查

在確定“打破新聞”的名字後不久,他們發布了一篇關於國家情報院建立了秘密的網絡戰部門的調查報道,這篇報道指,相關部門創建了 600 多個 Twitter 帳戶,並轉發了 20 萬多個帖子,以攻擊反對派總統候選人。“打破新聞”使用社交網絡分析工具發現,至少有 10 個小組在 Twitter 上系統地進行了操作,以操縱公眾輿論,以支持總統候選人朴槿惠。

在“打破新聞”與“國際調查記者協會”(ICIJ)合作發布了一系列有關在避稅天堂擁有空殼公司的韓國人的調查報道後,2013 年的捐款人數量增加了約 5000人。

深入報道世越號沉船事故之後的第二年,捐款人數又增加了 5000。當時主流媒體曾錯誤地報道,所有船上人員都已經獲救,而當時數百名乘客都被困船上。

“打破新聞”在揭露包括韓國工業巨頭三星(Samsung)等大型公司戶的不當行為時,也常常只能單獨行動。它曾報道過在三星半導體工廠工作後患上白血病和淋巴瘤員工的死亡(該公司最初否認公司有任何不當行為,但於去年發出道歉並與其前僱員達成和解)。

“打破新聞”也在 2016 年報道了三星集團主席李健熙招妓的醜聞。這篇報道在 YouTube 上吸引了 1300 萬觀看次數。

2017年,當韓國憲法法院因貪污醜聞將總統朴槿惠免職時,“打破新聞”的捐助者數量已經超過40000,其年度捐款超過了59億韓元(500 萬美元)。

捐助制的挑戰

在文在寅上台後,韓國的新聞自由狀況有所改善,主流媒體也開始報道一些原來只有“打破新聞”才敢報道的禁忌話題,導致了“打破新聞”捐助者數量的下降。2018 年,“打破新聞”的捐款下降10%以上。

韓國新聞與傳播研究學會新聞研究負責人金成海教授表示,“打破新聞”目前作為政府監督者的角色面臨挑戰,因為他們許多捐助者都是文在寅的支持者。

“打破新聞”的捐獻者數量急劇下降與它曝光某些自由派政治人物的醜聞有關,包括從吹哨人轉變為國會議員的權垠希(Kwon Eunhee),“打破新聞”曾報道,她在競選公職時利用法律漏洞來瞞報了自己和丈夫的資產。

在“打破新聞”發布了一篇關於總檢察長提名人在聽證會時撒謊的報道後,捐助者數量也出現大量下跌。這位提名人被視為自由派的領軍人物,曾領導了對朴槿惠腐敗的調查。

儘管如此,金永進強調他們仍將恪守使命,公正地揭露濫用權力的行為,並且他也對經常性捐助者的數量將保持在 30000 人以上充滿信心(目前大約有 31000人)。

跨平台合作

隨着政府的更迭以及許多曾經被解僱新聞工作者的復職,跨平台的合作現在已成為“打破新聞”的主要關注點。

2018 年 5 月開始 ,金敬來在 KBS 主持了一個時事廣播節目,“打破新聞”的創始成員之一曾在這個節目工作,如今他也回到了這個節目。金敬來將在這個節目獲得的一半收入分給了“打破新聞”。

“打破新聞”去年還與德國的 NDR 、韓國的 MBC 合作,調查了一個學術造假的社群

2018年10月,“打破新聞”與初創媒體公司 Sherlock 的記者合作,揭露了韓國知名 IT 創業家楊金浩掌摑員工並且強迫他用弓箭射殺活雞的事件。“打破新聞”為 Sherlock 的記者提供了工作空間,協助其組織了新聞發布會,並在其線上平台發布了這則故事。

2018 年 11 月,“打破新聞”與 24 小時新聞頻道 YTN 簽署了一份關於內容交換和未來合作的協議。

“打破新聞”的記者和捐助者於 2018 年 12 月 19 日在首爾延世大學禮堂慶祝 2018 年的捐助者之夜,“打破新聞”每年都會舉辦這個活動。照片:由“打破新聞”提供。

為記者搭橋

“打破新聞”今年8月通過眾籌活動籌集了超過 2.7 億韓元(超過 23 萬美元)的資金,以建立“共同中心”(Together Center)項目,這個項目希望為獨立記者提供共同工作的空間。“共同中心”有一個多功能電視演播室,三個編輯室和兩個會議室。

兩支由大學生組成的團隊成為了該項目的首批受益者,他們將用300萬韓元(約合2500美元)的獎金來調查大學宿舍費和極右翼勢力在大學擴張的故事,而“打破新聞”的成員也將對他們的故事進行指導。

獨立紀錄片製片人南泰傑(Nam Tae-je)也在使用“共同中心”來編輯他的紀錄片,該片講述的是居住在月城核反應堆附近的人們的生活,影片有望在11月上映。

“打破新聞”自 2015 年以來一直與獨立製片人/導演合作,並自 2018 年以來通過公開競賽的方式,為紀錄片項目提供了1000萬韓元(8500 美元)的獎勵。

2016年以來,他們還開設了很受歡迎的在線數據新聞學課程,以培養未來的調查記者。

金永進說,使“打破新聞”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展示出公正、持平的新聞報道的價值,贏得受眾的信任,以及與與他人合作共贏,“在尋求幫助之前,你應該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


李泰勛 是一位韓國資深記者和電影製作人,他為 ARD 在韓國擔任製作人也曾為 SBS、半島電視台、BBC 等製作過調查報道紀錄片。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