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精选:透过数据,看见疫情的另一面

Print More

5月,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五百万,「保持社交距离」的政策仍在全球绝大部分地区继续实施。关于死亡人数的统计、群体免疫的可行性、隔离期间的家庭暴力等话题的讨论更加激烈与深入;中国「两会」在月底闭幕,编纂已久的《民法典》获得审议通过,诸如毕业生就业、野生动物交易等许多社会议题也被再次热议。对于这些问题,数据新闻从业者是如何回应的?以下是全球深度报道网编辑精选的本月不可错过的数据新闻。

英国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是官方数字两倍以上

出品方:金融时报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在家中和护理院的死亡人数急剧上升,《金融时报》据此研究统计新冠感染人数之外的死亡。牛津大学医学教授 Carl Heneghan 表示,许多死亡证明上没有将新冠病毒认定为死亡原因,但它很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因素。

「她的儿子打了她,还威胁说要在她钓鱼回来后杀了她」

出品方:IStories/MediaZona

疫情迫使世界上大部分人留在家中,但对社会上最脆弱的群体来说,家可能不是安全的地方。俄罗斯人权活动人士称,疫情期间,家暴案件数量有所增加。而在此期间家暴受害者无处可逃。俄罗斯媒体 Istories 和 MediaZona 深入调查隔离措施出台前对老年人实施的暴力犯罪个案,并研究了法院的公开判决文书。

没有疫苗,全体免疫并非出路

出品方:FiveThirtyEight

疫情全球蔓延之初,英国首相约翰逊于公开演讲中提出的「群体免疫」引起了巨大的争议。FiveThirtyEight 的数据团队创建了一个疫情模拟器。该模拟器并非只针对新冠,而是构想了一种理论上的、人们从未遇到过的疾病,并通过计算来观察它在没有试图阻止传播的情况下在人群中会如何发展。最后的演算结果显示,在不接种疫苗的前提中,许多变量的影响下,要达到群体免疫并不容易。

被新冠病毒夺走的九年生命

出品方:Tagesschau
反对隔离、呼吁重启的人往往提出一种论点:病毒只对那些年事已高的人有害,而他们本来就时日无多,因此危害不大。针对该说法,德国广播公司 NDR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许多死于病毒的人本还拥有更长的预期寿命,其中男性平均本可以多活10.7年,女性则是9.3年。

美国各州监狱疫情一览

出品方:马歇尔计划

自3月以来,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roject)一直在追踪美国各地监狱中的囚犯和工作人员罹患新冠的病例数与死亡情况。基于追踪的数据,他们制作了一张互动图表,帮助读者了解该病毒对美国各州监狱设施的影响,并尝试发起关于监狱防疫措施改良的讨论。

疫情来袭,纽约市民都到哪里避难了?

出品方:纽约时报

当疫情袭击纽约,许多居住在纽约最富裕地区的居民纷纷逃离家园。《纽约时报》通过查看全国邮政系统收到的邮件转发请求,拼凑出了这些居民的「迁徙」地点。4月份,转发请求数量上升到8.1万,是2019年的两倍。这为我们观察人口流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平均每天13起罪案,野生动物保护难在何处?

出品方: RUC 新闻坊
新冠疫情也引发了公众对于野生动物保护问题的反思,但野生动物捕猎仍然屡禁不止。据新华社4月27日的报道,吉林省白石山森林公安分局历时四个月,于近日破获了一起特大非法狩猎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收缴野生动物死体及制品13410件。野生动物犯罪为什么在疫情期间还如此猖獗?RUC 新闻坊用数据解析这背后的利益驱动与政策落实之难难在何处。

新传学子求职路:「入海」之后,奔向何方?

出品方:RUC 新闻坊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被许多媒体称为「最艰难的毕业季」。而正当此时,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宣布取消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招生。残酷的就业竞争中,「新闻传播」专业的标签意味着什么?有哪些技能是这一专业的教育背景无可取代的?RUC 新闻坊选取了2020年校招明确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与无明确专业要求岗位,共计117家头部单位、336个岗位,对这些岗位的招聘要求等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降低刑责年龄能有效解决吗?

出品方:澎湃美数课

今年「两会」,多位人大代表建议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以发挥法律的警示和威慑作用。要求降低最低刑责年龄、加重刑罚的呼声,在每一次未成年人极端犯罪案件爆发后,几乎都会出现。但这种手段真的能有效解决问题吗?长远来看,加大惩罚力度的积极作用有多大?澎湃美数课试图用数据去看问题背后的另一面。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