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調查媒體 Convoca:用互動漫畫揭示重金屬污染的危害

Print More

Image: “A Child with Lead in their Blood Cannot Endure Quarantine,” from the “Toxic Records” series. Courtesy: Convoca

全球深度報道網成員、秘魯調查媒體 Convoca 深入挖掘重金屬中毒受害者的經歷,去年發表調查報道系列《有毒檔案》,近日又以一種創新的媒介——漫畫——來再次呈現這些新聞故事。那些血液含鉛量超標的受害者到底經歷怎樣的厄運?他們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又有怎樣的遭遇?在最新發表的系列報道中,Convoca 以互動漫畫來講述他們的故事。

這個名為《有毒檔案:漫畫篇》(Toxic Records: The Comic)的系列報道已在 Convoca 網站上發表。項目由十四位插畫師、程序開發員、記者及編輯參與制作,報道描繪了暴露於礦業及工業重金屬的人們的遭遇,以至新冠病毒大流行如何對這些血液含鉛量超標、或有其他重金屬中毒癥狀的人們造成雙重打擊。

調查報道的全新形式

“小約蘭(Yoran Vigo)只有四歲,每一百毫升血液卻含有20.9微克的鉛。他住在利馬都會區的港口城市卡亞俄,一個非常靠近工業區的、名為瓜達露佩聖母的鄉鎮。在疫情之下被迫隔離,使小約蘭焦躁不安。”

作為《有毒檔案》系列的第一個故事,“血鉛兒童無法忍受隔離檢疫”就此展開,不過這一次,故事以短篇互動漫畫來呈現。

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小約蘭在本塔尼利亞區的 Arturo Padilla 學校上課,那裡非常靠近工業區。按法定的空氣質量標準,那裡的空氣含鉛量不單超標,而且濃度冠絕該區。實驗室檢測顯示,該區學生所接觸的金屬水平,超出了法例限定的人類接觸金屬安全水平。隨着疫症大流行,小約蘭被迫呆在家中,可謂禍不單行。

Convoca 用漫畫呈現了小約蘭的檢測結果。圖:Convoca

“血含鉛量高的兒童,有難於專註、容易焦躁等情況,也衍生一些行為問題。”專門研究重金屬污染對人體傷害的比利亞(Hugo Villa)醫生解釋:“隨着他們被迫社交隔離,問題就變本加厲。”

Convoca 早在去年發表《有毒檔案》系列,揭示數以千計的秘魯民眾如何受有毒金屬的影響,當中詳細記述了全國各地多宗案例——在庫斯科大區的埃斯皮納爾省,至少71名受害者因暴露於礦業相關化學污染而出現嚴重健康問題,但衛生部門卻無力為他們提供專科治療;在秘魯中部的帕斯科大區,一名六歲兒童死於鉛中毒;在位於亞馬遜盆地的馬德雷德迪奧斯大區,民眾長期面臨汞污染所帶來的威脅,但國家機構卻一直未能就解決方案達成共識……

眾多案例反映着同一個事實——秘魯當局一方面允許進行工業及採礦活動,另一方面卻無力評估重金屬污染對附近居民健康的影響。即使當局亡羊補牢,為受害社群推出治療計劃,計劃要不就是效率極低,要不就是財政預算分配不當。

為了將這些故事轉化成為互動漫畫,Convoca 創建了一支由14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隊,包括五位著名插畫師、五位記者、兩位經驗豐富的編輯及兩位程序開發員。2019年,隨着記者開始四處調查,項目宣告展開;正當一切進行得如火如荼,新冠大流行讓這項計劃不得不作出調整。

2

I為了將這些故事轉化成為互動漫畫,Convoca 創建了一支由14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隊,包括五位著名插畫師、五位記者、兩位經驗豐富的編輯及兩位程序開發員。. 圖: Convoca

新冠病毒使重金屬污染受害者變得更加脆弱。有鑒於此,最早參與《有毒檔案》調查報道的三位記者 Edwin Montesinos、Jackeline Cárdenas 和 Shirley Cayetano 再次聯絡此前的採訪對象,了解他們如何應付疫情。記者發現,在重金屬污染和新冠病毒的雙重夾擊之下,秘魯民眾正受嚴重的健康問題困擾。

調查採訪期間,記者最先整理出小約蘭的故事。為記錄此案,Edwin Montesinos 跟小約蘭的母親進行了多次訪談,還採訪了流行病學專家,又委託實驗室進行化驗分析,結果顯示小約蘭的血液含鉛量超出標準。此外,Edwin Montesinos 建立了一個數據庫,收集受影響社群的信息、當局對卡亞俄公共衛生保健服務的財政預算、相關的科學研究成果等。

Convoca 用漫畫形式呈現調查新聞議題。圖: Convoca

接下來,記者團隊陸續挖掘出全國各地其他重金屬污染受害者的故事。Jackeline Cárdenas 負責採訪亞馬遜地區,Shirley Cayetano 走訪庫斯科大區,Alejandra Canchanya 考察安卡什大區,Paul Tuesta 則在帕斯科大區進行調查。

要將這些新聞故事轉化為互動漫畫,關鍵在於如何將採訪調查所得與插畫師作品相結合。記者在各地的所見所聞,由五位才華橫溢的插畫師 Jesús Cossio、Rodrigo La Hoz、Iván Palomino、Manuel Gómez Burns 和 Jorge Pérez-Ruibal 用畫筆來重現。經過多個月的努力,這項迫切的現實議題,通過一幅幅生動的漫畫得以呈現。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能有機會以漫畫作為媒介,將聚光燈打在那些現實中常常被忽視,或者很少有機會發聲的人們身上。”負責描繪小約蘭經歷的 Rodrigo La Hoz 表示。

埃斯皮納爾省71名重金屬污染受害者的經歷,由 Jesús Cossio 來繪製。他表示:“製作這一輯漫畫極其有趣,包括製作過程中採用的各種互動工具,礦業污染這個重大題材。還有更重要的是,可以作為團隊一員參與創作這系列新聞故事,而項目能推動外界關注重金屬污染。”

描繪帕斯科大區那名六歲兒童的鉛中毒死亡事件,讓 Jorge Pérez-Ruibal 感觸良多。“那位勇敢母親跟她兒子的漫長經歷,讓我動容。能參與將這個故事帶到人們的目光之下,甚至為未來實踐公義盡一分力,我感到驕傲。”

嚴謹報道、傳統漫畫和創新技術的結合

Milagros Salazar Herrera 和 Ghiovani Hinojosa 是《有毒檔案:漫畫篇》系列的新聞編輯。Herrera 解釋,Convoca 擁有一支跨專業領域的團隊,能夠探索不同的報道呈現方式,例如這次項目就將藝術家的敏感和新聞記者的嚴謹結合起來。

小約蘭的故事。圖:Convoca

項目的最後一塊拼圖,來自技術總監 Elvis Rivera 領導的程序員,他們擔當著令故事活靈活現的重要角色。

整個過程,源於對世界各地漫畫顯示介面的詳細分析。手機、個人電腦、平板電腦等分別以什麼形式加載漫畫?而不同設備的用戶在觀看漫畫時又可能遇到什麼困難?技術團隊長時間探討這些問題,結果決定創建一套全新的方法,來簡化將漫畫轉化成動畫的製作過程。為此,他們還特別聘請了設計師 Yenner Marchan,參與制作關於小約蘭的互動漫畫故事。

總的來說,整個項目是嚴謹報道、傳統漫畫和創新技術的結合,製作團隊藉此將各個新聞元素連結在一起,通過互動漫畫來講故事,成為將重要新聞事件傳播予讀者的另一種方法。

本文原文是以西班牙文刊登在 Convoca.pe 全球深度報道網獲授權翻譯轉載。


Convoca 是以秘魯為基地的調查媒體,由一批新聞記者、數據分析師、程序開發員在2014年創立,提倡“智能”應用數據庫、跨學科和專業的調查方式,以至數字敘述。Convoca 也是全球深度報道網的成員之一。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