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讀者建立聯繫、學會面對失落……來自法國資深調查記者的五點建議

Print More

English

圖:網絡截圖

埃德維・普萊內爾(Edwy Plenel)是法國著名政治記者,早年擔任《世界報》(Le Monde)的總編輯,2008年創辦獨立調查網媒 Mediapart。他也是2021年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的開幕講者。GIJN 法語編輯 Marthe Rubio 也在大會期間採訪了普萊內爾,他為調查記者們提出了幾點寶貴的建議。

信息有價

普萊內爾指出,報道有質量的信息需要下一番苦工,而這項工作值得有回報。假如讀者認為這些信息是有用的、可信的,他們可以通過訂閱或捐贈來支持記者。他認為,公益新聞正正建立在“信息有價”這個概念基礎之上。

普萊內爾提到在 Mediapart 成立之初,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個瘋子,因為他們認定互聯網上的信息必須是免費的,認為付費網絡新聞註定行不通。然而在普萊內爾的堅持之下,Mediapart 如今已經做到不靠廣告收益、不靠補貼,完全只靠讀者付費訂閱而盈利

與讀者建立聯繫

圖:網絡截圖

Mediapart 的標誌採用了十九世紀報販在街頭叫賣報章的形象。普萊內爾解釋,儘管 Mediapart 是一家網絡媒體,但他們深信有一些報業傳統必須堅持,例如跟讀者建立關係。數字革命讓報社不再高高在上,報章與讀者之間不再是縱向、而更多是橫向的聯繫,讀者隨時可以對報道提出質疑。

因此,Mediapart 一直循兩條路線發展——付費報章及免費的讀者俱樂部。普萊內爾指出,報社不單要“在街頭(互聯網上)叫賣”以吸引新的讀者,更要設法留住現有訂戶。Mediapart 目前有120名全職員工,當中只有半數是記者,其他則是計算機科學、市場、管理等部門的人員,還有專門的讀者運營員工。

報道社會不平等

普萊內爾提到,Mediapart 成立初期只發表涉及金融和政治的報道,但隨着讀者人數增加,報道涉獵議題也有需要有所擴大。“我們找選題的時候,唯一的標準就是公眾利益。”普萊內爾表示。

例如,Mediapart 雖然沒有涉足體育新聞,但會針對足球界的貪污腐敗進行調查報道。另外,他們的報道也引爆了法國政圈和電影界的 MeToo 浪潮。普萊內爾認為,只要認真對待社會不平等這個新聞題材,自然會有廣泛的選材範圍,包括社會階級、種族、性別、信仰、宗教等。

記者就像西西弗斯,要學懂接受失落

普萊內爾形容記者的工作就像西西弗斯搬石頭。記者要如何參與推動社會進步?他認為記者毋須為此提供解決辦法,只需要將問題擺在檯面上讓社會思考,由社會討論得出解決方案。

普萊內爾表示,當 Mediapart 的報道引起社會就某個議題作出反應,他們會十分高興。不過,傳媒無法操控社會是否走向改變,因此記者需要學懂接受這份失落,認清自己的角色只是社會健康運作中的一環,而非高高在上的顧問。

不斷質疑自己和分享知識

普萊內爾表示,記者不是孤單英雄,如果只是單靠自己提問和尋求答案,很容易陷入一種個人的狂妄,所以團隊協作很重要。他說,Mediapart 的記者們總是會進行集體反思,質問自己做得到底對不對,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會共同來面對。

他又表示,Mediapart 每年會進行兩次關於新聞法規和性騷擾/性別暴力的內部培訓,他強調,對於記者來說,持續學習和互相分享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