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至今,中文播客出現井噴式增長,據播客搜索引擎與數據庫 Listen Notes 的統計數據,目前以中文作為主要語言的播客已經有41644檔,兩年來新增了一萬多檔節目。不過,中文播客目前的形式比較單一,絕大多數都是談話類的節目,敘事類、聲音紀錄片類、真實犯罪等類型的播客都數量相對較少。但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媒體開始使用音頻作為主要的報道媒介。
為了回應 2021 年湧現出的不少敢於嘗試、製作成熟的敘事類中文播客,由中文播客觀察者陳恆一主理的播客通訊「推播助欄」分享了值得一聽的敘事類播客單集。「推播助欄」是一份關於中文播客的通訊,廣泛關注華語世界的播客節目及行業動態,內容包括:播客單集推薦、行業新聞梳理及評論、創作者訪談等。
本次一共挑選出了 12 集敘事類節目,其中 11 集為非虛構故事,1 集為虛構故事,涉及性別、疫情、巴以衝突、老齡化、躺平等主題。
以下單集節目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列,並附上了鏈接,部分節目還附上了節目相關的文稿或採訪報道,方便進一步了解相關故事。
過刊︱EP20 原創播客劇《你們忘了那扇門》
這是一集精心製作的播客劇,主要講述了兩位記者候選人前往偏遠山區採訪拐賣傳聞的故事,兩位主播專門為故事創作兩首歌《冬至》和《破曉》,一頭一尾構成了敘事的一部分,故事也在結尾迎來了翻轉。
這集節目的聲音處理頗具心思,營造出明顯的空間感,有符合人物動作行為必要的配音和配樂,參與者的整體表演也不錯,末尾有種歌劇的感覺,但在敘事的方式上仍有一些改進的空間。
星期天晚上 Before Monday|EP4 今年過年我想來點不同的:除夕可以在娘家過嗎?
嘮得默默|EP1 弦子與她的朋友們
這兩集節目都是關於女性議題的,節目製作者都敘事類播客的製作方式,採訪多位話題相關者和事件親歷者,結合收集到的庭審現場的錄音和配樂,以儘可能多元的角度去呈現事件的全貌,對於性別話題的公共討論非常有價值。
除夕回娘家在中國人的傳統中是一個很常見的話題,可是經過的製作者對多位受訪者口述的精心編排,讓故事變得有起承轉合,包括父母秉持的傳統家族觀念對女性的束縛,以及夫妻雙方對此的反思,吸引人不禁去思考這種理所應當的習俗對於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影響。
「弦子訴朱軍案」的講述難度更高,事件的參與者眾多,製作者不僅梳理了事件的來龍去脈,而且突出了庭審當天的臨場感,用多種聲音呈現出在庭審現場圍繞着弦子和支持者們、記者、警察、外賣員等多種角色之間的互動,同時還邀請了女權活動者和法律學者對事件進行了專業的評價,是一份完整而出色的聲音報道。
故事FM|EP468 我是來自河南的猶太人
這是 2021 年中我聽過的《故事FM》的節目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集。在此之前我對猶太人的了解來源於歷史課本中的描述,從未想過中國還生活着猶太人的後裔。

河南省開封市,故事主人公金錦家中正在進行安息日晚餐 圖:賈朔拍攝
主人公金錦看上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開封女孩,卻在記事起被父親告知她是猶太人。她從小就和父親一起接待來訪中國的猶太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通過郵件的形式這些外國人保持着聯繫,直到一個在開封大學任教的猶太人 Tim 的到來,改變了金錦的命運。
在 Tim 的提議下,金錦踏上了學習希伯來語和猶太律法、成為真正的猶太人的旅程,她從中國前往遙遠的以色列,由此經歷了一段文化衝擊,慢慢建立起對猶太文化的認同。
點擊此處閱讀相關文章
說故事的人|EP8 疫情下的人
這是一檔季播的敘事類播客,由台灣的資深國際新聞記者范琪裴主持,第一季共 13 集節目,形式類似《故事FM》,略有不同的是《說故事的人》會保留記者採訪的部分,兼顧敘事性和對話感。
這集節目是在2021年5月台灣的疫情再度爆發的背景下錄製的,兩位講述者分別是范琪裴的好朋友、生活在紐約的 Jessica,以及在台灣當看護的移工 Ita,她們都在疫情中經歷了焦慮,也收穫了情誼。
Jessica 在美國疫情爆發初期待在家裡,為了找樂子,她和老公假裝兩人是辦公室同事,並且虛構出一個叫瑞秋的同事講起八卦來,還養成了晚上一起散步聊天的習慣。來自印尼的 Ita 則是在疫情爆發時留在台灣,在僱主的懇求下冒着被感染的風險,照護起年邁的染上了新冠的老爺爺,一方面是因為她可憐老人,一方面她也需要賺錢寄給家鄉的親人。
點擊此處閱讀相關文章
聲東擊西|EP163 巴以衝突之下,一個普通人的驚駭與恐懼
EP166 巴以和平為何如此脆弱,一名巴勒斯坦難民的講述(中文版)
兩集節目分別採訪到了在以色列工作的中國人和巴勒斯坦人,以口述的形式呈現了雙方對巴以衝突不同的觀察和看法。
一位是在以色列的跨國企業工作的中國女孩,她為以色列鳴不平,覺得以色列是為了自衛和打擊哈馬斯,她述說著自己頭一次看到導彈襲來的恐懼和無助,以及以色列人民經歷多年軍事衝突後的麻木。
另一位是當導遊的巴勒斯坦人,他很明顯更加了解巴以衝突的歷史淵源和此次事件的經過,有理有據地列舉以色列政府對於巴勒斯坦人的人權侵犯,強烈表達自己對應有的公民權利地爭取。在這場由以色列一方挑起的衝突中,以色列平民和巴勒斯坦平民都是受害者。
一年的告白 Dos Salidas|EP5 奇蹟
《一年的告白 Dos Salidas》是由台灣播客製作公司「鬼島之音」製作的一檔人物紀錄片類播客,主角是一對母女,母親 Mish 在檢查中被發現患有癌症只剩下一年的生命,女兒 Doreen 以此為契機,提議用一年時間和母親進行多次對話,並將過程錄製下來作為紀念。
節目在形式上打破了我的預期,並不是由主持人用解說詞串起兩人的故事,而是完全由母女二人面對面的對話驅動,按照時間順序分集編排,一共 14 集節目,從頭聽到尾,你會清晰地感受到母女倆的變化。
我和我的老朋友|EP5 老後第五課:用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
EP6 老後第六課:冒險開拓邊界的海洋精神
在老齡化不斷加劇的時代,對於老年人群體的關注越發重要。《我和我的老朋友》這檔播客的每一集節目都冠以”老後第X課“,以陳玉梅對多位老人的田野調查為基礎,講述每一位老人如何在老後,以一種自我實現的心態、用不同的方式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深刻和有意義的人生故事。
兩集節目的主角陳明忠和黃凌霄在中年是都迷上了帆船,開始自己造船,一路出海航行,嘗試環島冒險,為此甚至挑戰現有不合理的法規,顛覆了人們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
噪音開始了|EP4 每月存5000,存夠三十萬就去隱居
在河南省鶴壁市,花上三萬七千塊就可以買到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選擇躺平的年輕人楊明威宅在家裡幾個月一直打遊戲,靠着外賣和網購完全不用出門,等到沒錢了可以坐火車去北京送幾個月外賣,賺夠了錢再回來繼續隱居。

插畫:段新月
可是河南爆發暴雨後,楊明威身處老小區的房子漏水成了水簾洞,電也停了,網絡信號也不好,他吃起了自己囤積的壓縮餅乾,被現實從隱居的生活中拽了出來。
點擊此處閱讀相關文章
在人間|EP4 郭美美與郭美美
「在人間」是鳳凰網旗下的媒體工作室,專註於非虛構報道寫作。2021年10月,他們開始將過往的報道轉化成音頻報道,推出了這個同名的敘事類播客。
這集節目講述的是一個充滿魔幻的現實故事。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郭美美”就是那個當年鬧出紅十字會醜聞的人,可是還有另外一位來自新加坡的歌手“郭美美”卻因為同名被捲入了無法擺脫的漩渦之中。
不明事理的網民將歌手“郭美美”和醜聞主角“郭美美”混為一談,不論是郭美美被判刑入獄服刑,還是出獄後靠着以前的“名氣”當起了網紅,都會湧入歌手郭美美的社交媒體上謾罵她。她不得不多次澄清自己不是那個“郭美美”,她一直想創作出好的作品,讓大家通過歌聲認識她。可是事與願違,她的名字彷彿受到了詛咒,演出機會從此銳減,發布新專輯也沒有多少人關注。
經紀團隊曾經建議郭美美改名,但是她堅持認為名字是“媽媽給的”,她珍惜自己的名字。因為同名風波,她在中國的發展受到了很多阻礙,但是經紀人卻願意留下來繼續支持她,和她合作多年的化妝師也一直記得她在演唱會上對自己的感謝。
點擊此處閱讀相關文章
作者陳恆一,自由撰稿人、中文播客觀察者,播客通訊「推播助欄」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