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路透數字新聞報告:全球媒體出現了哪些新趨勢?

Print More

不久前,路透新聞研究院發布了《2022數字新聞報告》。該報告指出,雖然有一部分媒體收穫了打破紀錄的數字訂閱量,經濟收入也在不斷增長。但總的來說,去年全球整體新聞消費量在大幅下降。

此外,在新聞業數字化程度加深的同時,對新聞感興趣的人數卻急劇減少。哪怕是在新冠疫情期間,這樣的趨勢仍在延續,迴避新聞的人數也顯著增加。同時報告也指出,近年全球新聞業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例如,在線新聞、新聞短視頻、新聞播客迎來“春天”,付費訂閱穩步推進等。

微信公眾號“德外5號”(ID:dewaiwuhao)對該份報告的要點進行了摘編,全球深度報道網獲授權轉載。

更多人鍾愛在線閱讀新聞報道

在互聯網發展初期,人們在新聞網站和應用程序看新聞時,主要是閱讀新聞報道的文字。但社交媒體的視頻形式發展起來後,新聞視頻的數量增多,這個趨勢開始發生變化。

但令人驚訝的是,縱觀各個年齡段,喜歡在線閱讀新聞的人還是比喜歡看新聞視頻的人更多。不過,年輕用戶更喜歡刷新聞視頻,可能是因為他們經常使用Facebook、Instagram和TikTok這樣的社交媒體。

全球範圍內,不同年齡段群體對在線新聞文字和新聞視頻的偏好

以地區劃分的話,像芬蘭和日本這些在歷史上報紙消費量高的國家,當地人會更喜歡在線閱讀新聞。與此相反,在泰國和巴西這種報紙發行量低的國家,閱讀新聞成為少數人的選擇。

人們會閱讀新聞文字還是刷新聞視頻,這個選擇的背後,除了受報紙發行量的影響,其他因素也可能發揮作用,如社交媒體使用率。在拉丁美洲和亞太部分地區,當地人的社交媒體使用率相對較高,這會導致他們更喜歡看新聞視頻。

總的來說,那些喜歡在線閱讀新聞的受訪者給出的理由如下:在線閱讀能更快獲取信息、比看視頻更方便(如避開視頻開頭的廣告)、可控性更強。

與刷新聞視頻相比,人們更願意閱讀文字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人們喜歡觀看視頻而不是閱讀文字的主要原因

一名24歲的巴西男性用戶說:“我更喜歡閱讀文字,因為打開網站和了解我需要的內容,這比看視頻更快。”另一名受訪的美國女性(22歲)則批評某些粗製濫造的視頻:“我不喜歡某些明顯不需要做成視頻的視頻。這些視頻就是隨便擺幾張圖,隨便強調一些已經說過的內容。”

喜歡刷新聞視頻的部分用戶則認為,看視頻更方便,更容易投入;另外有一些人喜歡看到人們製作或播報新聞的視頻,因為他們感覺,這種形式讓故事變得生動;還有人認為視頻敘事更完整,更容易理解;以及還有一種情況是,許多人之所以傾向看新聞視頻,是因為他們在使用社交媒體時,平台上視頻形式的內容頻繁出現。

TikTok成為新聞業重要“玩家”

從2014年開始,研究者就開始調查12個新聞業市場的社交媒體使用情況。今年,Facebook的使用率達到60%,與YouTube並駕齊驅,而Instagram(40%)、TikTok(16%)和Telegram(11%)則緊隨其後。

就新聞使用量級而言,Facebook在各大社交媒體上佔據頭把交椅。儘管Twitter在過去十年里對記者仍然有巨大的影響力,但其用戶增長基本在停滯不前,即使在埃隆·馬斯克收購Twitter後,Twitter的未來方向仍不明朗。而Instagram被更廣泛地運用於新聞傳播之中。

TikTok 成為新聞業的重要角色,其用戶數量龐大且增長速度快,尤其是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以及東歐各地。TikTok 的用戶大多數不足25歲。但在 TikTok 風靡的國家,如肯尼亞、南非、泰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和秘魯,其用戶正在拓展到全年齡段。

一名來自巴西的24歲男性說:“當 TikTok 剛出現的時候,上面的視頻主要是關於跳舞和編舞的;但如今,雖然上面的視頻時長更短,但這些視頻能帶來更多新鮮資訊。”這表明人們對TikTok內容的看法發生了轉變。

跟Facebook和Twitter不同,TikTok的主要內容更多受到算法的影響。因為算法會思考用戶喜歡什麼內容,以及其他用戶在看什麼內容。因此,一名22歲的美國女性表示,TikTok會讓人上癮,她使用該平台主要是為了獲取新聞資訊,而平台正在源源不斷地為她推薦這一類型的內容。

播客的發展勢頭良好

在過去幾年裡,媒體大力投資播客。通過智能手機,播客能接觸到廣大年輕群體。因此很多媒體希望藉助播客來擴大用戶量。例如,《紐約時報》推出了播客欄目 The Daily,以此吸引年輕用戶。

今年,在研究範圍中的過半新聞業市場,播客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其中愛爾蘭和瑞典的播客發展勢頭最好。愛爾蘭本身就有深厚的聲音媒體發展基礎,當地人喜歡收聽無線電廣播;而瑞典是著名流媒體音樂服務平台Spotify的發源地。

而在過去幾年裡,Spotify、亞馬遜和谷歌都一直在播客領域進行投資,試圖打破蘋果公司在音頻領域的主導地位。

與2000年相比,今年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播客用戶佔比的增長情況,今年全球播客的滲透率達到34%(pp意為百分點,是percentage point的英文縮寫)

大型科技公司對播客內容進行投資,將播客節目推廣到更廣泛、更主流的受眾,但這給新聞媒體帶來盈利、分銷和數據獲取方面的問題。因此,《紐約時報》在今年將推出自己的音頻應用程序,來獲取更多直接的流量;挪威傳媒巨頭Schibsted和西班牙傳媒集團Prisa都在投資播客平台的發展,來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老年人是移動數字媒體需要關注的群體

縱觀全球,智能手機是人們用來看新聞的最重要電子設備。在今年的調查中,研究者繼續提出這個問題:不同的群體在每天早上第一次看新聞時,使用什麼樣的工具?

研究顯示,挪威、西班牙、芬蘭和英國的受眾,在過去三年里,在看新聞方面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而在愛爾蘭,雖然今年智能手機首次取代無線電廣播,成為更重要的新聞資訊獲取工具,但是收聽無線電廣播仍然是當地人早晨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2013到2022年,受訪國家和地區用戶使用智能手機獲取新聞在總人口中的佔比情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荷蘭和芬蘭,很多人仍在堅持閱讀晨報。在美國、法國和意大利,電視仍有重要影響力。而在日本,電視甚至是當地人的首要選擇。

總的來說,將近一半(47%)35歲以下的人稱,他們自己首先用智能手機看新聞;放眼到35歲以及更大的年齡群體,這個數字僅為28%;而65歲以及更大的人,低至15%。按這個趨勢,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口老齡化的日本,顯示出的媒體使用趨勢跟別的地方不一樣。

那麼,人們在每天早上用智能手機看新聞時,喜歡去哪些地方呢?從大體上說,從2019年開始,更多人選擇去社交媒體獲取新聞資訊。

年輕人成為數字新聞付費的關鍵

如今,廣告商更願意在谷歌、Meta(即Facebook前身)等大平台投放廣告。因此,在過去幾年裡,許多媒體都在努力推廣自家的付費數字內容服務,以減少對廣告利潤的依賴。

今年的數據顯示,一小部分富裕國家的媒體在數字訂閱量方面有明顯增長,而其他地方的增長速度趨於平穩。在這次調查中,挪威人為數字新聞買單的意願最高,達41%。其次是瑞典(33%)、芬蘭和美國(19%)、澳大利亞(18%)。

值得注意的是,縱觀全球,大多數選擇數字新聞訂閱服務的人,都是年紀比較大的讀者,平均年齡是47歲。但要說服年輕人為數字新聞付費,對於未來新聞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英國,30歲以下的數字新聞訂閱者僅有8%,美國則是17%。

英國不同年齡段用戶訂閱媒體類型的佔比情況

一名27歲的美國男性直言:“當《紐約時報》問我要不要訂閱新聞時,我對此感到反感,新聞就是要免費的。”

研究者詢問了願意進行數字訂閱的受訪者,關於他們訂購了哪些新聞媒體的服務。在有些地方,研究者發現被訂購的媒體高度重疊。例如,在美國,過半訂閱者都選擇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在芬蘭,一半訂閱者只選擇了《赫爾辛基新聞報》。

那訂閱者會訂購多少個媒體的內容?縱觀整個調查範圍,大多數訂閱者只選擇一個媒體。但在美國和澳大利亞,過半讀者會選擇兩個或以上媒體,通常是國家級和地方級媒體各一個。

社交媒體風靡,人們擔心網絡虛假信息

根據今年的調查結果,隨着越來越多人使用社交媒體,更多人擔心網絡虛假信息。總的來說,過半(5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上網看新聞時,會擔心真假信息分辨的問題,特別是以社交媒體為主要新聞渠道的人。

這並不是說,使用社交媒體會導致假消息出現,而是說使用社交媒體可能會讓人們意識到這種假信息,有可能接觸到假信息。例如,社交媒體給了極端人士發表極端觀點的機會,這些人的聲音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放在以前,這些觀點不會被那麼多人看見。

結語

世界充滿着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因此,人們對可靠信息的需求從未像今天那麼大,他們很需要能鼓舞人心、點燃內心美好希望的故事。

新聞媒體更加關注數字化的發展,積極採用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故事敘述方式和新的傳播途徑。但在這個經常令人感到困惑、日益複雜的媒體環境中,融合發展的道路不會只有一條。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