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点新闻的赛道中,视频凭借其强烈的画面感、现场感与互动性独树一帜。新的表现形式背后,也催生了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和一群热点视频记者:他们在漫漫无际的互联网海洋中寻找新闻线索,核实影像信息,用画面叙述故事。
做视频记者五年多,孙钊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介入新闻事件开始进行采访突破,也在和不同采访对象的交往中不断摸索着感性和专业的边界。他认为和文字稿件相比,视频更适合还原现场,追踪动态,但不论是文字还是视频记者,始终一致的是对于线索的敏锐、对于信息的核实和对于人的理解。
在这篇访谈中,孙钊分享了他思考视频新闻选题、采访突破和选取及处理影像素材方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深度训练营”(ID: shengduxunlianying),作者林歆瑶、冯平、余一璇,全球深度报道网获授权转载
视频新闻要成为不易碎的艺术品
Q:视频报道和文字报道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A:我觉得本质上是新闻题材本身适合哪种呈现方式。我们通过衡量一个新闻报道的信息量和它的传播效果,来判断它适合文字还是视频的形式。如果是注重现场感、互动性、动态类的内容,需要还原现场,那么视频就是更合适的形式。但在一些重视定性定量分析或者深度调查报道的时候,就更适合文字。因为视频受限于时长,一般的新闻视频只有一两分钟,核心画面展示的小视频甚至在30秒之内,当然也有一些优质的视频或者纪录片有5-6分钟。但总体而言,视频做深度调查的时候并不占优势。
视频在广度上是有优势的,但是文字在深度上是有优势的。视频新闻可以通过横向的不同素材角度去还原现场;而文字报道可以从纵深的多个角度穿插叙述。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时会根据一个事件同时出视频和文字报道,主要是为了抢占新闻传播的高地,在传播上赢得先机。
Q:视频新闻中影像素材有哪些标准?文字又有什么标准?
A:其实视频记者需要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文字够了,但画面不够。拿到了足够的信息,足以成为一篇文字报道,但是没有视频、图片素材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视频新闻。
好的视频素材是可遇不可求的。首先是画面中最好要具备基本的新闻五要素,比如时间、地点,能有一些标志性建筑,帮助识别地区,呈现出完整的新闻事件,这为记者随后的采访突破提供了方向和最基本的坐标系。最好的素材其实是监控画面,它的时间线、地点、事件都是非常清楚的,在突发事件中获得监控视频是非常重要的。
视频中的文字更少、更重要,表达要求更精简、更准确。一般来说,视频的文字字幕有严格要求,比如在红星新闻,字数上要求不超过30个字,两行字的话是上短下长。
视频是用画面去讲故事,文字起到的是承上启下、提纲挈领的作用。
Q:视频新闻对于时效性要求高,在工作中如何保证速度?
A:在文字记者和视频记者同题操作时,视频记者并不占优势。因为我们不止需要获取文字事实,还需要对画面负责,视频还需要剪辑。那么在这种先天的劣势下,我们会要求自己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去采访。
在红星新闻,记者负责跟踪线索、采访突破并完成文案写作,之后由编辑去剪辑,他们对于视频结构会有更好的把控。视频新闻的结构其实比较简单,主要是按照时间线叙事,保证新闻的完整性。但有的时候也会采取倒金字塔型结构,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开头,吸引观众。在很多持续报道的事件中,我们需要把最新的进展放在视频开头,再回顾之前的新闻。
这种采编分离的方式,优点是分工明确,可以提升新闻生产的效率。但弊端就是记者的采访意图与编辑的简易逻辑有时候会产生矛盾,但只要坚持真实的底线,其他都可以商量着来,思维碰撞总是会产生火花。
其实相比于早年的热点记者,现在记者的采访方式也有了一些变化。过去我们强调记者要第一个抵达现场,但目前的网络越来越快速,争取新闻的第一方式往往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联系。抵达现场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之前记者首先应该是冲在最前面去打电话,把能够覆盖到的信息全部都补全。
Q: 视频新闻线索从哪里来?如何判断新闻价值?
A:目前的视频新闻包括关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硬新闻”和泛娱乐化、服务性的“软新闻”。视频新闻的线索往往是一个视频或者是一张照片,这其中有很多要素可以成为突破的路径。比如一段视频里面人的口音、车牌、建筑,这些都可以帮助判断事件发生的地点。地点是最为重要的信息,得知了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就可以去问附近的人、当地的跑口记者或者公安消防。
新闻线索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挖掘新的热点,主要是记者每天上网冲浪获得的信息,包括社交媒体上的热搜榜,还有就是记者自身所积累的人脉资源,包括线人、通讯员、拍客队伍提供的线索。另一个是跟进已有的热点,获取新的信息增量。自媒体博主、个人发声形成一个热点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去二次挖掘,这里面拥有非常大的操作空间。
一条新闻能不能做,最基本的是新闻学中的五个点:包括重大性、新鲜性、时效性等等。但我个人有所补充的是,做视频记者要有“网感”。“网感”的出发点是要熟悉互联网的热点话题,明白不同社交平台的用户画像大致如何,而落脚点就是将互联网的各种信息,转换为新闻生产的原材料。
比如“栓Q哥”“漠河舞厅”这种互联网现象级的传播,很多人容易简单沉溺在已经形成的舆论话题风暴中,但如果能将这种现象延伸思考,就很容易做出很有意思的选题。
Q:获取影像资料一般有哪些途径?如何进行核实?
A:在一般的突发事件或者社会热点事件中,视频不会特别稀缺。网络上有大量流传的素材,记者也可以更改定位,去短视频网站上搜索,还可以用地图软件的街景功能,找到附近的店铺,去打电话询问是否有素材。拍客、通讯员队伍也会有很多现场画面素材。
对于视频新闻来说,它的真实性是两个维度的,一是文字真实,二是画面真实。如果是你的采访对象提供的影像资料,可信度是比较高的。但如果是网络中的画面,它可能是“移花接木”,并不是此次事件的现场。因此,记者需要联系到视频的发布者,询问具体的拍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要根据视频进行反查。假设是在河南发生的事件,但是画面中全都是高大的山脉,那它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因为河南是平原地区。另外,也可以使用地图软件的街景功能比较一下周边的环境,看是否一致。???
Q:什么情况下,视频新闻需要让受访者出镜?
A:在突发事件中,环境往往比较危险和紧急,不能苛求当事人在这种环境中拍摄视频,并且他本身的形象并没有他讲述的经历重要。但在一些调查监督报道中,当事人需要为他的言论所负责,本人出镜使得新闻表达更加真实和严肃。当然,并不是代表他出镜了就是绝对真实,记者仍然要进行核查。
在一些解释性报道中,采访专家的时候可以要求专家出镜。虽然说也可以进行连线录音,但是人物的出镜传达出来的现场感更强。
在重大事件探访实地时,我们也会要求当事人带来现场的讲解。比如在俄乌冲突的时候,我们联系到了乌克兰当地的一个留学生,他当时拍摄了家中的环境:四周都是枪炮声,他用胶条把玻璃都封上了。这样干巴巴的讲述其实并不有效,但当画面出现时会让人产生更深的共情。
总结来说,就是当受访者出镜能够带来更多的信息增量的时候 ,让他们本人出镜才是重要的。
Q:一条视频新闻应该有多少信源?
A:一般来讲,不同的新闻对信源的要求是不同的。像热点突发类新闻中,还原事发现场最好能够有两个以上的信源。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核心的信源,比如亲历者,再配合官方的通报是可以用来还原现场的。但如果涉及到纠纷、调查类的稿件,信源越多,交叉印证的准确性越高。
我们过去说,新闻报道要随着事件不断发展,各方去补充弥合成一个完整的新闻报道。在冲突性比较强的报道里,要保证一条新闻里的完整性,不要用单一的信源就发一条某某发声回应。当个体的讲述涉及到他个人利益的时候,是特别需要注意和警惕的。
Q:我们注意到视频新闻领域有“拍客”机制,您如何运营自己的拍客队伍?
A:“拍客”应该是梨视频最早提出的概念。如果平台有一个长效的激励反馈机制,就可以运营出来一个拍客队伍。
但是对于我们记者个人来讲的话,无非就是依靠相互的信任。比如说有一个新闻事件,你要去找当地的这个自媒体人,不断私信他,反复联系,建立良性的合作。要给予拍客足够的尊重,看看对方是否愿意去帮忙。因为很多时候自己贸然打扰,成功率是不高的。这时候就要明确麻烦他的目的和意义,甚至包括酬劳。联系的频率其实没有必要太刻意,我个人是能聊得来的拍客都成了好朋友。
Q:您对视频新闻的未来趋势怎么看的呢?
A:现在视频已经是非常主流的一种新闻形式了,视频报道比文字报道的阅读门槛更低,覆盖的人群更多一点。因此,视频新闻能够拥有更多的受众,表达形式更加符合时代发展。
我觉得,中等长度的视频和更加专业团队生产的视频会成为未来的趋势。记者要把视频变成一种艺术品,不易碎的东西。我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当花上足够的心血去把它做得更加完美的时候,它就会摆脱易碎的这个性质,从而更长久地留在大众的视野里面,甚至可以成为一个社会阶段、一个时代存在过的痕迹,而不是说把它仅仅作为一个装酒的瓶子,把酒喝完就把瓶子扔了。
细致观察,真诚待人
Q:在热点事件中,记者应该如何提高报道的信息增量?
A:在热点事件中,新闻线索往往是公开化的,这就很考验记者个人的能力,包括你对于新闻的敏感度,你积累的资源够不够多,甚至是你睡得够不够晚,能不能在半夜及时反应。
事件发生之后,一般来说,记者需要判断这个新闻事件的性质,明确它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在这种认知下再去寻找采访对象,准备问题,这样会更有效。
如果要拿到更多的增量,你就是要抓住细节。观察现场的细节,你就能够采访到需要的人。举个例子,最近的沈阳爆炸案,当时现场比较混乱,而且已经被封锁。我和同事就在周边走访,我就在一个小巷蹲守了半小时,看到一个人很不一样:因为很多人被安置在宾馆外,从外面进入废墟去拿衣服。但他不像是回家的人,他穿着很厚的棉衣,手冻得一直在哆嗦,看上去非常焦虑,应该是在附近徘徊了很长时间,走入了那个警戒线。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他可能是家属,我就往前靠了一点,然后了解到有一个遇难者还没有找到。我们就顺利采访到了这个家属,得到了一条独家新闻。
在新闻操作角度方面,一个事件发生之后,一开始记者问的是一些大的事实性因素,往后就需要进行纵深的挖掘,往深度推进。同时,新闻事件是不断动态发展的,可以持续关注事件的新的进展、当事人新的问题等等。比如说,一则案件报道之后还有逮捕嫌疑人、开庭判决等一系列新的事实可以跟进。
Q:在采访时,如何提高约采成功率?如何更好地和受访者沟通?
A:新闻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人,在做采访之前应该和采访对象有一定的共情。这个共情不是说你在立场上跟他完全站在一边,而是你在采访的时候要考虑到对方的情绪和状态,然后再去制定采访方案。在一个突发性事故的时候,你不要太着急地向对方表示你想要素材。你打通对方的电话,第一时间应该关注一下他的安危,如果他本人需要帮助的话,能不能提供一些帮助。我们和采访对象要有良性的关系,需要保持沟通,但是该终止就终止,不要太沉迷于事件本身无法抽离。
2019年的时候,我参与了操场埋尸案的报道,第一时间联系了家属。当时我也是以记者的身份去问的,他没有任何顾忌地给我讲了很多内容。但第二天的时候,这个事件关注度特别高,就像是寂静处的一声惊雷,让他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我又去跟他采访完之后,他就问我能不能先不要去发表这个新闻。在和领导商量后,稿子最终没有发,一方面是照顾到他的情绪、他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以后能有机会做一个更全面、更深度的报道。
我和他说了这个情况。后来他就一直接受我的采访,把两个手机号都给我,我能够第一时间找到他。所以说,你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然后去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他就会感受到你的善意。
新闻是有援助属性的,而不是说因为你的一条报道让你的采访对象陷入到更大的痛苦里,这样还不如不发。但是对于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时候,那么你需要去做一个衡量,做一个保护。在最小伤害的这个前提下,去满足公共利益的考量。
Q:在灾难事故或者纠纷报道中,如何平衡共情和新闻素材的获取?
A:在一些灾难事故或者纠纷类的新闻报道时,记者往往会面临矛盾的情况。一方面,你接近了核心的当事人,要去完成这个工作任务;但另一方面,你不能把对方当作工具,急功近利地去获得材料。所以,记者要取得一个平衡,在有些情况下能够退让就退让。
我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是去报道一个女孩子做医美失败,可能会影响未来的生活。当时去暗访手术医院,做了一个监督报道,但是医院发现了之后就主动跟她去谈赔偿,要求不发这个稿子。当时我也很纠结,报道出来之后,她可能拿不到赔偿,她后半生的生活如何保障?综合考虑之后,我们还是没有发,因为有关的政府部门已经介入了调查,我们要照顾当事人的需求。
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判断受访者的情绪状态。如果家属需要宣泄情绪,恸哭流涕也好,焦虑也罢,这种情况可以继续采访,但可以适当地停顿一下,让家属去安慰。但如果说受访者面对镜头没办法讲述,他的情绪对他的身体有影响的时候,还是需要及时停止。同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技巧,避免使用一些敏感的词汇。比如这个遇难者只是失联,就要避免使用“死亡”这样血淋淋的词汇,你可以安慰他说,“这个要再等等消息。”
Q:在一些稿件中,您是如何和科学家、政府官员这类大人物沟通的?应该注意什么?
A:当一个人在新闻事件当中的时候,他只是你的采访对象。所以记者一定要不卑不亢,不要预设他是“大人物”,手机号拿到手里连电话都不敢打,话也说不利索,就是按照正常的采访流程,一个一个问题去问。
其实采访大人物的失败率会比社会热点事件低很多,突发事件中你可能很难寻找采访对象,但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确定的采访对象,就算被拒绝了也没有损失。但是要特别注意采访的礼貌。你要讲清楚你的采访事由,以及你采访的重要性。你要让他知道他的回答真的跟公共利益相关,他更容易讲一些东西出来。比如采访钟南山院士,告诉他:很多癌症患者看到这个最新研究都非常的激动,那么这个实验到底提升到哪一步了,什么时候能够造福大众?
还有一些对抗类事件需要和政府官员打交道。比如当时云南大理征用口罩事件,我联系上了云南的市委书记。当时这个新闻出来之后,民声鼎沸。但记者要把自己从现有的这个语境里面先剥离出来。你可以尝试着和他分析利弊,并指出“这个事件是不是一个误会呢”这样一种假设。这种说法会让对方觉得你不是来指责他,你是真正寻求一个答案,因此他就愿意跟你真诚沟通。
做记者,要有人文关怀
Q:回顾自己报道至今,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如何发现并解决的?
A:热点记者最大的问题就是线索源的拓展。我目前的独家线索源比较少,因此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尽可能多地发展自己的信息源。不像之前等着或者说这种热点会砸到头上,现在我需要去努力去挖掘热点了。我一般会去裁判文书网按照关键词找找判决书,或者去检察院的网站看看起诉书,还有就是在微博、自媒体以及短视频平台上搜集一些野生的线索。
Q:做热点记者之后和自己从业前的设想是否一致?有没有什么认知上的变化?
A:我刚毕业去了甘肃的当地媒体,干了三个月,当时正好遇上2015年天津爆炸,看到很多记者都在第一线报道,就非常符合当时我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认知:记者就应该出现在现场去做报道。然后我来到北京,先进入到中国青年网,然后又去了新京报,最后又来到了成都的红星新闻。
学生时代我们都设想记者是一份非常有荣光的职业,但后来工作了之后发现你要从职业中获得荣誉感还是非常困难的。当下,机构媒体已经不再垄断新闻,越来越多的个人或者自媒体也可以传播信息,热点记者在很多事件中其实有一种悲凉感:在突发线索的来源上,记者要花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和各地的网友去比拼,对个人能力要求很高。很多政府机构都有了自己的新媒体,它们也有了自己发声的渠道。热点记者其实是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因此,以后我可能想去做一些更深入的报道,而不是几百个字的简讯,因为一般的热点事件已经被UGC端占领了。我们机构媒体的发展方向可能就是去跟着热点做深度的、后续的一个延展。
Q:与自媒体相比,传统媒体中的热点类部门在热点报道领域的优势是什么呢?
A:其实传统媒体的优势还是在于自己的专业性。我们不会任由信息成为一种噪声,或者谣言,对社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我们会力求把信息做扎实,能够消除不确定性,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真正地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对于UGC来说,他们在热点的线索获取方面有优势,但是它们的内容往往无法保证质量。而传统媒体会在后续的报道追踪、信息核实上有自己的优势。因此我认为未来的传统媒体仍然是内容生产的主力军。
Q:跑突发、做热点是每个新记者的必经之路吗?如果有学生毕业后想成为一名突发/热点记者,您觉得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
A:其实目前来看,做热点记者不一定是你职业进阶的一个必要渠道。但是如果你能够去做热点记者,你对于新闻线索的发掘、对新闻价值的判断、领悟到的采访技巧都是很有用的,这些将成为你之后做深度报道的基础。
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学到基础的新闻知识和技巧,但做记者还需要的是人文关怀,你对于这个行业要饱含热爱。做新闻就是让你观察到人生百态,你要对社会有所体察,有所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