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隨着冰川融化和森林燃燒,歐洲正在經歷史上最熱的氣溫,人們對聚焦氣候變化的環境報道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在最近普利策中心舉行的環境調查會議“彼此關聯:如何報道氣候危機”( Interconnected: Reporting the Climate Crisis)上,一個由環境記者和設計師組成的研討小組說,讓環境報道更能打動人的方法之一是更多使用數據和可視化。

圖:屏幕截圖
泰國媒體公司 Punch Up 經常與記者、設計師、數據專家和開發者合作,它的聯合創始人 Patchar Duangklad 說,數據驅動的報道是吸引受眾的關鍵。
她對與會者說:“數據本身不會說話,但藉由記者的報道和設計師的設計,它們可以說出千言萬語。”
Punch Up 最近參與的一個項目“侵蝕森林和人民”(Encroaching Forests and Encroaching People)批評了泰國政府的森林砍伐政策。該項目利用森林面積數據、政府報告和森林開墾案例,揭示了在短短兩年內(2014年和2015年),泰國政府的糟糕政策如何導致了超過30000起林業違規案件。
Duangklad 說,這個項目由質疑泰國政府的森林恢復計劃開始,當時政府計劃將泰國森林覆蓋率恢復到至少40%,而實現這一目標最重要的就是林業政策。她問道:“當我們開始尋找數據時,我們想到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這一政策下,泰國的整體森林面積沒有明顯增加?所以,我們的問題是,這項政策是否真的有效?”
她解釋說,這項調查讓團隊學到了一些寶貴經驗,首先是要審視數據,“直到你有更好的問題”。但她也強調,光有數據並不能帶着讀者跟你走。

Punch Up 的“侵蝕森林和人民”項目有一個互動地圖,允許讀者探索林業政策如何影響泰國的幾十個地方。圖:屏幕截圖
除了數據,“侵蝕森林和人民”項目還有一個互動地圖,讓讀者可以探索不同地區的人可以如何受到林業政策的影響。
Duangklad 說,將人的故事和數據結合起來是項目的一個重要部分,她強調了團隊是如何拍攝360度攝影,以展示當地人和森林的關係。“我們對村民、原住民和國家公園官員進行了採訪,請他們分享人們是否能與森林和諧共處的觀點。”
來自 Amazônia 的經驗
Hyury Potter 是一名巴西記者,專門研究腐敗和環境問題。他是 Amazônia Minada 的創始人,該組織實時監測原住民土地和自然保護區內的非法採礦請求。
Potter 說,他在開始一個項目時總是問自己同樣的問題:“在這張地圖或這些數字中我能看到什麼?”

Amazônia Minada 項目利用政府公開數據,實時追蹤非法採礦請求。圖:屏幕截圖
“如果你在地圖上看到一個點,你必須嘗試找出這個點與哪個人、哪個非法採礦項目有關。是一個人,一個商人,可能是一個公司,還是政府?”他說。
Amazônia Minada 的地圖是利用政府公開數據繪製的,但即使這些信息是公開的、官方的,Potter 還是提醒記者要謹慎行事。
“這是開放的數據,但它並不一定值得信任,”他說。“你必須非常小心,反覆核查。”
Potter 說,即使有了所有的數據,“老派的做法”——即採訪受環境影響的人和與他們合作的非政府組織仍然尤為關鍵。在一項調查中,他採訪了很多飛行員,因為當時被調查的非法採礦項目使用飛機來運輸非法貨物。
但他補充說,在地圖上和數據中也可以發現一些亮點,這些亮點可以引導記者找到精彩的故事。通過一張地圖,他發現了加納金礦公司(Gana Gold Mining Company),這家公司已經被巴西警方調查過。一年後,他做了兩篇報道,發現該公司已經與一個新的工廠達成協議,在那家工廠裡面提煉黃金,而該工廠由比利時富豪 Sylvain Goetz 投資,但他因洗錢和欺詐被定罪。
Potter 解釋說,“有了這些人的名字,我們就可以追蹤與他們有關的公司。”由於黃金買家的信息在美國是公開的,他可以找到買家是誰:有可能是美國的大公司。“而這些公開文件告訴了我們所有這些。”
建立環境記者網絡
在東非,一個由地理記者組成的跨境小組正在利用數據調查尼羅河沿岸正在發生的事情,由於氣候變化、水電大壩、人口增長等因素,該地區正在經歷環境危機。
InfoNile 的美國記者 AnnikaMcGinnis 說,尼羅河流域養活了數百萬人,但它現在正因缺水而面臨環境危機。
自2017年以來,InfoNile 團隊已經進行了250多個項目,主題涉及該地區不同湖泊的生物多樣性、塑料污染和新冠疫情期間的水資源匱乏等。該組織提供資助以幫助記者報道,鼓勵記者之間的合作,並幫助他們與可靠的消息來源聯繫。在尼羅河流經的11個國家中,有約150名記者接受了 InfoNile 如何使用數據進行報道的培訓。
其中一些項目包括東非野生動物販運和保護的“疫情中的偷獵者”(Pandemic Poachers);關於外國公司掠奪土地和水的“吸干”(Sucked Dry);以及關於維多利亞湖周圍塑料污染的報道 “塑料維多利亞”(Plastic Victoria)。
“我們項目中的所有記者都要經過一個培訓項目,這是一個持續三到六個月的數據新聞和科學報道項目。在這個項目結束時,我們的目標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為他們自己的報道做出來數據可視化實例,並在當地的媒體發表,” McGinnis 說。
McGinnis說,有時我們很難知道哪些數據可視化是有效的。“很多記者在開始接觸數據時說,‘好吧,我的報道是關於這個主題的,我發現了這個數據。而當你把它可視化時,你會發現那張可視化的圖並沒有給報道帶來多少信息增量。”
但 Duangklad 和 McGinnis 都補充說,有時免費的工具是講述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所需要的,他們提到 DataWrapper、Flourish 和 Google Sheets 都是很好的例子。Duangklad 說:“多試試使用這些免費工具,了解它們,用他們來處理數據。”Potter 說他經常使用 QGIS,一個開源的地理信息系統。
小組成員都同意,數據新聞和可視化工具只能在報道氣候變化中起到輔助作用,正如這場會議的主持人、馬來西亞獲獎科學記者羅耀華(Yao-Hua Law)所說:“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與環境有關的故事。”
觀看完整研討會:
Mariel Lozada 是全球深度報道網的西班牙語助理編輯,她同時也是一位在紐約的委內瑞拉自由撰稿人。她擁有紐約市立大學克雷格·紐馬克新聞學研究生院的新聞學碩士學位,並在三個國家報道過健康、性別、移民和人權問題。她曾在委內瑞拉的新聞網站 Efecto Cocuyo工作過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