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政府于去年12月7日公布新冠防疫措施“新十条”,实行近三年的严格防疫政策突然放开,感染潮也随之爆发。抗疫的压力随之落在基层医护人员身上,民间也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展开自救。其中,县乡镇的基层医疗单位在欠缺药品、设备和人手下承受重压。
《正面连接》通过采访县乡镇的医疗单位和患者,整理出感染潮冲击基层医疗系统后产生的十个问题。受访的基层医疗人员表示,如果可以提早建设人手、设备、技术等,基层应对感染潮也会更从容,而过去三年占据他们大量时间、精力的是防控,而不是建设。
12月1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硕规培生陈家辉因心源性猝死去世,据称他生前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提出请假但被老师拒绝。事件引发了专硕规培生群体的反弹,规培生一直以来遭遇的“既不规范,也不培训”、同工不同酬等问题,在感染潮之下更加凸出,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关注。
在河北省山区的一家农村养老院,院长夫妻、护工、住院老人和他们的家属经历了一个难忘的冬天。感染潮来袭,老人们“能不能挺过去,全看上天的意思”。
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1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感染潮下的县乡镇:10个问题和1个好消息
出品:正面连接
“新十条”发布后,新冠感染潮迅速抵达县乡镇,一些地方在12月下旬迎来重症高峰。《正面连接》联系分别来自十个省份的三家县医院、六个乡卫生院,以及四位生活在县/乡/镇的患者,发现了感染潮冲击基层医疗系统后产生的十个问题——
过去三年,退烧药、止咳药、抗生素和抗病毒药长期被列为严格管控的“四类药品”,不少乡镇的基层医疗单位完全没法储备,防疫政策放开后更加来不及采购,只能以“零”退烧药迎来感染潮。
除了药物,县医院更缺 ICU 床位和呼吸机。在安徽省的一家县级医院里,呼吸机只够需求的一半。医院早在40天前下单采购呼吸机,直到感染潮来袭,厂家依然一直说产能有限。
在湖南省湘西州的一个乡里,人口超过1.3万,卫生院却只剩下四位医士和两位护士。六位医护都发高烧了,但医院没有抗原,领导还不许测核酸;他们猜,领导是怕有人测出阳性,要请假。一位护士烧到38度,她觉得自己快崩溃了,可是医院没有别的方案,无人能够增援。她感叹:“没放开的时候,全国一起抗疫,放开了医疗人员自己抗疫。”
感染潮前,某县医院光发工资和维持正常运转,财政也只能撑三、四个月。在河北省,一些医院已经发不全工资。过去三年的开支大大提高,是造成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河北省一家医院的院长说,全市医院都垫了核酸检测的钱,财政在分阶段拨款,至今还欠一部分。与此同时,医疗单位的收入持续下降。院长们觉得,是居家、防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同时让病人考虑到医院求诊时更加谨慎。
时间本来可以令许多冲击得以避免,但在一些地方,过去三年被荒废了。
一位县医院院长提到疫苗。多数人在近一年前打完第三针,免疫效果已经降低。如果放开前普遍接种过第四针,就不会出现这么密集的感染,医护减员也会少一些。
如果可以提早建设人手、设备、技术等,基层应对感染潮也会更从容。《正面连接》联系到的各地医护无一例外都表示,过去三年占据他们大量时间、精力的是防控,而不是建设。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医护过去三年的主要工作从看病变成了核酸采集、封村站岗、流调、消杀,还有人被调去支援县里,临时当转运车司机。
在湘西州,一位乡卫生院护士从去年4月到放开前,每隔15天就要去隔离点封闭上班15天。隔离点人手不够,医护们负责消毒、送饭,甚至打扫地方。这位护士是乡里的肺结核管理、儿童健康管理等工作的唯一负责人。过去三年,一大堆该建档的资料,她无法兼顾,至今没有人建。
出品:极昼工作室
离除夕还有两周,刚刚“阳康”的医院专硕规培生雯静(化名)不情愿地退了回家的车票。
学校紧急通知,所有专硕规培生必须在四天后返岗。这一则没有公章的非红头文件让班级群炸开了锅——“返岗学生的权益谁来保障?”、“防疫物资是否和医院员工享有同样待遇?”、“路费谁来承担?”
学生们把诉求发到群里,等到的回复就只有辅导员打来的电话:“把消息全都撤回。”学校转述了规培医院的要求,超过14天不返岗就要补三个月规培,而不能按时完成规培就得延毕。对于学生来说,这意味着没有拒绝返岗的可能。
规培,即“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制度”。自2013年,医学生本科毕业后,必须在大医院再培训三年,将来才有机会成为主治医师。根据欧美近百年的实践证明,规培制度有助于解决医生良莠不齐的问题。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引进该制度,目的也是为了解决临床医师水平悬殊的问题,改变“有病就往三甲医院跑”的现象。
问题是规培制度在中国确立以来,一直存在“既不规范,也不培训”、同工不同酬等争议。中国规培生一直承受强度极大的工作量,却得不到相匹配的保障和回报。规培生一般只有微薄的补贴,低至每月数百元人民币,但会被安排跟正式医生相若的工作量,而且颇难申请离岗返乡。医院甚至会以补规培、延毕等作为压榨剥削规培生的筹码,让规培生为保前途而被迫就范。
当疫情高峰来临,所有问题都放大了。2022年12月1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23岁专硕规培生陈家辉因心源性猝死去世。据微博流传信息、媒体报道等,陈家辉生前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提出请假但被老师拒绝。
陈家辉的经历引发了专硕规培生群体的关注,有人用“他是逝去的我,我是活着的他”来描述自己在防疫政策放开后的遭遇。
感染高峰下,一个农村养老院的冬天
出品:凤凰网-在人间 Living
天色渐亮,暖气锅炉冒出清冷的白烟。护工拉开窗户外面的白色窗帘,养老院的一天开始了——老人们有的躺在床上发冷,有的靠着暖气片流泪,有的在咳嗽,手里拿着羚羊清肺丸。
养老院位于河北省的山区,由农民夫妇闫春海和苗丽萍在2008年创办。这些年来,养老院先后照顾过上百位老人,高峰时期住着46人,如今也有19人。
养老院里年纪最大的是王永慧,已经92岁。他身上披着一床大花棉被,靠在暖气片上,无力地喘息着,后面墙上贴的一张2019年的年历。他皱纹深重、长须花白,多年日晒风吹的脸上挂着条泪痕。“上不来气儿。”他一连说了几次。
养老院给王永慧的二女儿王桂清打电话,通知她父亲病情严重,让她把父亲送医院或接回家照顾。王桂清说,她和偏瘫的丈夫都感染了新冠病毒,丈夫比较严重,家里离不开人,只能第二天过来看望看望。
王桂清来了以后,王永慧的精神好了很多,整天和女儿聊天。然而,由于放心不下家里偏瘫的丈夫,桂清待了不到两天,决定尽快回家去。一大早,桂清给父亲洗了脚、剪了指甲,临走前摩挲着父亲的手告别。父亲知道女儿要走,哭了。女儿伸手擦去父亲的眼泪,在他耳边说:“等路上通了公交车,就再过来陪你待几天。等天暖和了,再接你回家住。”
说完,王桂清压低声音对旁边的养老院长说:“这次能不能挺过去,就看上天的意思了。”
养老院里的老人,大多数是周边地区的孤寡、残障老人。他们多数人有低保,就以低保、五保收入作为住院费,每年约1800到3000元人民币;没有低保的少数,则获院长夫妇免费收住。院长夫妇除了收住院费,就靠养牛、种地,以及接受社会捐助,来维持养老院营运开销。
平常,养老院有院长夫妇、五名护工、一名锅炉工、一名养牛工和两名厨师。疫情爆发以来,大多数护工已经离开,目前只剩一位专职护工,还有两位比较年轻的住院老人帮着一起干活。
养老院经历了一个难忘的冬天,目前已经度过感染高峰,可惜有四名老人离世,余下的15人已经从感染中挺了过来。新年,王永慧站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和人打招呼。上天留下了他。
国门前,一个缅甸女孩等待回家
出品:澎湃人物
今年26岁的缅甸女孩阿芸(化名),自2014年去到中国云南省瑞丽市打工。过去三年的疫情管控之下,她不仅没能从口岸通关回国归家,活动范围更一再缩小到瑞丽市内。
阿芸梦到过在边检大厅排队办理入缅通行证的各种情景,身份证忘了带、被临时通知她所在区域已经不给办证、被封控在小区且久久不获发出通行证明、没有赶上办公时间的最后一个名额⋯⋯
她也梦到过三年没回的家、过年的鞭炮声、已经过世的奶奶,还有跟她感情很好的四叔。疫情期间,四叔因脑梗再也无法自由行走;阿芸给他买了康复器,本想年前带给他,但回家的国门没有开,甚至快递也一直没有更新。
阿芸只有三张证件——中缅通行证、暂住证,以及“胞波卡”,即缅籍人在中国的身份证明,可活动范围仅限于云南省德宏州。这些年来,她在“翡翠之城”当过美甲小工、翡翠客服、主播、仓管。疫情三年里,她几份工作的老板都接连离开瑞丽另寻生路,她却被困在原地艰难度日。
1月26日,阿芸告诉《澎湃新闻》,缅甸已经恢复木姐-瑞丽口岸通关,但当时通关区域限制在缅甸木姐市南坎镇、棒赛镇等口岸边境区域,她老家所在的腊戌镇暂时没有通关通知。
回家第五天,时间变得有点难熬
出品:人物
今年春节,许多人三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也有许多亲人、朋友三年来第一次重聚。
拉丁(化名)记不清到底多少年没回奶奶家了。听妈妈说,奶奶之前对母亲不好,对小时候的她也不好,所以多年没有回去,她也没觉得有什么遗憾。
这次回去,奶奶第一次跟拉丁谈起自己的生活。爷爷奶奶住的是“老人村”,年轻人都出门在外,村子平时冷清,各家盖的房子都连不成排。他们除了喂喂羊、干点农活,没有别的事情可做,闲下来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们在这里死了,可能也没人知道。”奶奶这样说。
在拉丁眼里,爸爸不懂得考虑家里人的感受,妈妈则控制欲比较强,家人之间一直缺乏沟通,使得她的心理一直处于很不健康的状态——感觉缺爱,但又好像根本不懂得怎么爱别人。这次回老家看到爷爷奶奶的生活状态,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把感情表达出来。
拉丁提议拍一张全家福,得到妈妈的回应却是“不要管”。如果爷爷奶奶不来找她聊天,她也不知道怎么去跟他们打开话匣子。她只能坐着,尴尬地玩手机;想追剧,老家信号也不好。她越来越觉得,时间变得有点难熬。
拉丁开始反思,她之前一直排斥所谓亲情,觉得那是一种捆绑,直到这次回家,开始疑惑这种想法是不是有点自私,或许很多事情不是她以为的那样。“我的想法开始有点变化,但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结果。年还没过完,我还要在这里待上几天,再好好想一想。”
《人物》的这篇报道,整理了七个关于“久别重逢”的故事。时间与距离对亲密关系构成前所未有的影响。长久的分别过后,人们享受着久别重逢的欢聚,也体悟着那些微妙的改变。人们得以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家人和朋友,重新理解家庭和关系,也有了新的机会去弥补之前错过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