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精選:甘肅積石山震後72小時

Print More

12月18日,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發生里氏6.2級地震,造成超過140人遇難。在冰冷天氣之下,災民渴求臨時帳篷、摺疊床、感冒藥等物資,而救援隊伍則努力克服霜凍和塌方道路等惡劣環境,儘力將物資送予災民。《澎湃人物》記者在災後走訪安置點,了解災民和救援隊成員的處境。

8月,反詐博主川烈發布了一則“如何有效避免被開盒”的科普視頻,卻因此令自己和家人成為“開盒”受害者,真實姓名、身份證頭像照、手機號碼等個人隱私被公開於通訊軟件和網絡上,並持續受到滋擾和恐嚇。《北青深一度》記者展開卧底調查,接觸了幾位開盒者,向對方提供了自己的一個社交賬號,試驗他們的付費開盒“服務”。

“清華鉈中毒案”受害者朱令在冬至逝世,長期報道該案的《鳳凰周刊》關注了她的告別儀式,記錄了朱令父母、校友等與她的最後告別。正如朱令的清華校友、公眾號“朱令我們在一起”的管理人張黎利表示,以後每年朱令的生日和忌日,都要繼續記錄這起案件,等待真相水落石出。

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12月份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帳篷里的“家”:積石山震後72小時

出品:澎湃人物

周家村村民領取摺疊床。圖:澎湃人物

地震發生時,大的孩子知道要跑,馬玉梅就一手拎着老四,一手拎着老五,直往家門外沖。她家在大河村的山脊邊上,逃出來時,戶外那間房子已經被泥流淹沒。馬玉梅、丈夫、公公婆婆再加上五個小孩,擠在家裡的 SUV 小車裡,在地震發生後不到半個小時,跑到了家附近的廣場。

在廣場上,馬玉梅一家就擠在 SUV 小車裡取暖。震後,加油站的汽油優先提供給救援車輛,她家的家沒加上油,暖氣只能開一會兒、停一會兒,省着用。她和女兒本來在車子的後備箱,因為太冷,她寧願出來烤火。震後第二個通宵時,氣溫逼近 -15℃,她就在後背多綁了件棉襖。

火堆前,馬玉梅總在心裡默念:“再堅持一下,天就快亮了。”她所在的大河村五隊有七人在地震中遇難,當時她和丈夫參與了救援。看着逝者被抬出來,她形容是“真的眼淚不由人”。

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發生里氏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據報有逾140人遇難、近千人受傷。《澎湃人物》的報道提到,冰冷天氣成為了這次震後救援與安置的難點。

廈門曙光救援隊隊長王剛指出,震後救援隊員分散在積石山縣城、大河家鎮及其他鄉村,由於帳篷、棉被等防寒物資需求既大且急,救援隊的工作非常忙碌繁瑣。北京藍天救援隊一名隊員指出,他和隊友在震後20分鐘便已出發趕往積石山縣,但沿途多處路面結霜,也有路段塌方,需要先搶修才能通過。

每天睜眼閉眼,周家村村民高志明想到的都是兒子。高志明的兒子今年8歲,由於學校離外婆家近,平時由外婆照顧。地震前幾個小時,高志明剛和兒子打過視頻電話,給兒子輔導作業。地震時,高志明拉着妻子,用被子裹住5個月大的小女兒,剛逃到門外空地回頭一看,家中屋頂轟然倒塌。顧不上驚慌,他開始給丈母娘打電話,另一邊卻一直沒有人接電話。他急忙開動三輪車往兩公里外丈母娘所在的陳家村,趕到時卻沒有看到一個人影,只剩一片廢墟。

高志明今年29歲,原本以種玉米維生,至兒子出生後,為了多賺點錢而輾轉在上海市、江蘇省和深圳市打過零工。小女兒今年出生後,由於妻子無法兼顧務農和照顧兩個小孩,高志明就回到老家給人開車送傢具,也才有機會開始陪伴兒子成長。據他形容,兒子“膽子比較小,沒有那麼調皮,挺乖的,說啥他聽啥,跟女孩子差不多,見到別人有點害羞”。

如今,高志明和母親、妻子、女兒,跟另外兩家鄰居在村裡空地搭帳篷。三家人擠在一起,入夜後依然異常寒冷。高志明想再要一頂帳篷,用來安頓妻子和女兒,卻不知道該問誰要,也不好意思開口。

205元,一個普通人的隱私被“開盒”

出品:北青深一度

個人信息被開盒後,川烈決定去法院起訴,但因為只知道開盒者網絡ID,無法確認對方真實姓名,法院無法立案。圖:北青深一度

“支不支持迫害川烈這條瘋狗十八族?”2023年8月,中國境外加密通訊軟件 Telegram 一個有18300名網友的頻道上,有人匿名發布了此項投票,最終有87%的人選擇了支持。就此,川烈(化名)成為了一場網絡惡趣味狂歡的主角,甚至禍延親屬。

有人把川烈的照片製作成“鬼照”,把他的五官扭曲、錯位;有人把他的照片製作成黑白“遺照”;甚至有人把他親妹妹的照片也挖出來,將兄妹合成在一起製成“結婚照”。頻道管理員宣稱,他已經握了跟川烈有關的32位親屬的信息。這些信息被傳播到 QQ 群、短視頻平台、QQ 空間、微信朋友圈,轉發者配文包括:“川烈舉報狗,斷我們財路”、“樂子川烈,罰你九族出道”。

很快,川烈的父母、妹妹和妹夫的真實姓名、身份證頭像照等信息也被公開,妹妹的生活照更被配文“妓女”、“瘋狗”等。此外,一家人的手機號碼被頻道管理員公開在頻道里,還被稱為“教育熱線”,各種騷擾電話和短信接踵而來,夾雜辱罵、恐嚇。

川烈招惹網絡“開盒”、“人肉搜索”,全因為他是一位反詐博主,經常曝光一些新型詐騙方式,並且幫助被騙的受害者挽回損失。2023年8月11日,他發布了一則“如何有效避免被開盒”的科普視頻,講述了自己被開盒的經歷,以及如何通過關閉社交軟件中的“手機號查找”功能來避免泄漏手機號。沒想到,這條視頻使他成為了開盒者們的攻擊目標。

所謂“開盒”,開盒者主要通過技術手段來大規模搜索個人信息。他們通常先找到“獵物”的手機號,以此查詢其戶籍信息,進而獲取其家人的信息和聯繫方式。面對無盡的騷擾,川烈試圖通過法律維權,但因為無法確定開盒者的真實身份,案件進展緩慢。

根據川烈提供的線索,《北青深一度》記者展開卧底調查,接觸了幾位開盒者,向對方提供了自己的一個社交賬號。支付80元後,開盒者發來了賬號綁定的手機號碼;再支付125元後,開盒者進一步“打開”了手機號碼綁定的身份證信息。有開盒者坦言:“開盒考驗的是技術,更是渠道。”

與朱令最後的告別

出品:鳳凰 WEEKLY

朱令在彈奏古琴。

朱令去世的那天恰逢冬至。管子是一根一根從她身上撤掉的,最後拿掉的是連着脖子和呼吸機的那一根——她的氣管自2011年切開後就沒再合上,她因此也沒再說過話。這是清華學妹趙婷(化名)第一次見到這根管子離開朱令的身體:“覺得她在那一刻終於得到了自由,不用再勞苦了。”

朱令的告別儀式定在12月24日中午12時在八寶山舉行。她的父親吳承之解釋說,更早的時段沒能排上,只好定在了12點:“也挺好的,冬天了,12點蠻暖和的。”

朱令是“清華鉈中毒案”的受害者,該案是中國最引人關注的懸案之一。朱令原本在清華大學化學系讀大三,1994年和1995年先後兩次被投以重金屬元素鉈,毒素入侵她的大腦、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造成終身殘疾,再也沒法發出聲音,智力也退化到了孩童階段。儘管警方一度確信朱令的同宿舍室友孫維是案中的唯一嫌疑人,案件卻不了了之,懸疑至今。根據公安部後來回復媒體,1997年10月23日北京市委政法委曾召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三長會議”,會議認為鑒於直接證據不足,案件繼續偵查難度大,最終“經中央領導同志批示,結辦此案”。

《鳳凰周刊》持續關注“清華鉈中毒案”,這一次也記錄了家人和朋友們與朱令告別的幾個瞬間——父親吳承之用自己的額頭貼了貼朱令的額頭,臉上帶着笑容;母親朱明新穿着毛衣和塑料拖鞋,在寒夜裡目送朱令遠去。

早在上月,朱令病危的消息傳出,《鳳凰周刊》發表了專題報道《朱令,人生五十》,回顧了這一起案件,還了解了朱令及其父母的現況。報道發表之後,又有一些曾經和朱令有過交集的人主動聯繫,想要講講他們記憶中的朱令,包括朱令早期的古琴老師李蓬蓬、中學同學陳傑浩等。

12月23日,由朱令的清華校友張黎利管理的公眾號“朱令我們在一起”於發布了朱令離世的消息,連發了數十次“悲憤交集”。張黎利決定,以後每年朱令的生日和忌日,都要繼續記錄:“沒有證據了,法律上已經沒辦法了,只能讓歷史將這件事完全記錄下來。”

朱令的父母親已經年過八旬。“朱令熬了將近30年,都沒等到鉈中毒案在法律上的真相,也沒等來一句道歉,叔叔阿姨能不能等到?大家也不知道。但我覺得我能等來(道歉)。”張黎利說。

尋找泰國瑞幸背後的神秘老闆

出品:中國企業家雜誌

圖:視覺中國

早在2020年12月,“瑞幸咖啡”在泰國曼谷的首店開業。當地的“瑞幸粉”興沖沖地趕去“打卡”,不少人卻失望而歸,因為新開的“瑞幸咖啡”既沒有王牌飲品生椰拿鐵,也沒有廣受歡迎的隕石拿鐵。顧客們很快發現,泰國“瑞幸咖啡”標誌的那隻鹿角,怎麼反了個方向?

今年12月,“泰國瑞幸向中國瑞幸索賠100億泰銖”衝上話題熱搜,引爆了輿論。據媒體報道,瑞幸咖啡(泰國)有限公司屬於泰國皇家 50R 集團旗下,而 50R 集團於19日正式向泰國法院提交訴訟,要求法庭判決中國瑞幸賠償經濟損失100億泰銖,並且已獲法院受理。

不過,在中國做了多年公司和金融業務律師、現已旅居泰國的方明(化名)對《中國企業家》雜誌形容,“泰國瑞幸”有泰國皇室背景這種說法“太離譜了”。方明認為,泰國皇室在泰國地位很高,受憲法保護:“泰國皇室投資的都是像泰國最大的銀行——泰國匯商銀行這樣的企業,根本不可能去‘碰瓷’瑞幸咖啡。”

另有媒體引述泰國安全部門相關人士稱,泰國軍方沒有任何私人公司,也不會投資任何公司。媒體還提到,“泰國 Royal”這個詞在當地商務廳是開放註冊的,任何企業都可以註冊,所謂“泰國瑞幸”有皇室背景更不可能。

網絡上流傳較廣的另一個說法,是泰國瑞幸的老闆“居然是個中國人”。《中國企業家》聯繫上一位自稱是泰國瑞幸股東的華裔人士,對方稱“(泰國瑞幸)法人是泰國人,其他股東中,既有泰國這邊的華裔,也有泰國人”。

有消費者指出,泰國瑞幸門店一般會有泰文和中文兩種語言的標語,一些標語頗有意思,譬如“非瑞幸咖啡客戶會員停車不消費,拜佛都不靈”。方明認為,這一類標語在泰國人看來會莫名其妙,其實是博中國人好感的把戲。他還指出,泰國人大多不知道瑞幸,而泰國瑞幸其中一家店就開在以中國大使館為中心的周邊區域,到泰國的許多中國遊客喜歡住在那一帶,華為等中國企業也聚集中那。他斷定,泰國瑞幸做的是中國遊客或居住在泰國的中國人的生意,“意圖顯而易見”。

泰國瑞幸背後的神秘老闆究竟是誰?中國瑞幸又將如何應對這一起天價賠償官司?《中國企業家》的這篇報道,結合專家、消費者的說法,以至商業調查資訊、過往案例等,嘗試分析這些問題。

潛在致毒與安全隱患:化學實驗室中“隱秘的角落”

出品:北青深一度

陳智博所在實驗室的“休息區”,背後不到兩米就是試驗台。圖:北青深一度

周六晚上9點半,陳智博(化名)終於結束了一周的實驗工作,收拾好放在“休息區”的物品,準備離開實驗室。在他身前的書桌上,電腦、書本、水杯、電風扇等生活和學習用品滿滿當當,而在他身後不到兩米的地方,一排排實驗台上堆滿了化學試劑和實驗儀器,有的儀器還在運轉。

去年9月,陳智博進入中國南部某家化學研究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有機合成方向的一名研究生。自此,跟具有潛在致癌性或神經毒性的甲苯、硅膠、氘代氯仿等化學試劑打交道,成為了他的生活常態。第一次進入實驗室時,他已經對休息區跟實驗台的短距離覺得“挺奇怪的”。“但是後來也習慣了,”陳智博說服自己:“這些危險和課題能不能做出來相比,微不足道。”

11月初,網絡上流傳開消息——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工作或學習過的三名人員在一年之內先後罹患癌症。由此,實驗室安全問題再度引起各大高校、研究所的實驗人員,以至網絡和公眾的廣泛議論。

長時間接觸有毒試劑,到底對實驗人員身體有沒有損傷?關於這個問題,似乎不到損傷顯露的那一刻,沒人能給出準確說法。

對於化學試劑毒性可能帶來的隱患,研究所里並沒有成體系的安全培訓和演習。事實上,陳智博一直也從未學習過如何處理試劑泄漏。他告訴《北青深一度》記者,自己第一次經歷的泄漏事故是在本科,當時有一位師妹打碎了一瓶酸性溶液,整個實驗室對此束手無策,只能向實驗經歷更豐富的師兄求助。然而,師兄的應對方法也不過是拿衛生紙把泄漏的試劑擦乾淨,再把打碎的試管掃走。
陳智博記得,他第一次經歷泄漏時很緊張,但現在回看“這個事情太小了”。他表示:“現在研二了,經歷的比較多了,這簡直不是個事,太平常了。本科的那次泄漏,我們連老師都沒有報告。”

2023年2月,中國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規範》,再次明確高校實驗室安全責任。然而,多位實驗人員告訴《北青深一度》,在他們所屬的實驗室里,相關細則依舊沒有“落地”。

涿州圖書人,還沒走出那場大水

出品:極晝工作室

閆冰留了一摞泡水書作紀念。圖:姜婉茹

2023年夏天,中國河北省涿州市經歷了突如其來的洪水。涿州市作為中國圖書出版業庫房重鎮,洪水沖走的不僅有一個家庭積累了廿年的家當,還有再也找不到的絕版書籍,以及這些書卷記載的故事。

紙上聲音書店的老闆閆冰在這一次洪災中實際損失1300多萬元人民幣。除了金錢損失,更讓他耿耿於懷的是之前從兩位老教授那裡取得的一些藏書。老太太當時搬家,不捨得賣藏書,畢竟這些書跟了她一輩子,其中一些還是她父親留下來的——她父親留過學,文革前就把一部分書埋在院子里,沒過多久抄家的就來了;風波後,他們把書挖出來,給每本書都包了書皮,寫上書名,字跡清秀整潔。閆冰當時對兩位老教授說,這些書在書店裡展示,擺在舊書架上恰到好處,兩老就說要把書都送給他。

收書當天,閆冰給兩位老人跟書拍合影,兩老突然哭了起來。閆冰提議乾脆把書搬到新家去,兩老猶豫了一陣,最後還是讓閆冰把書拿走,說自己萬一哪天不行了,不想這些書沒有一個歸宿。閆冰答應把這些書的箱子編號,老人如果想要什麼書,可以找他拿。兩老高興,各自只選了一本書留念,老太太選了葉嘉瑩的詩集,老爺子選了一本關於咖啡和攝影的書,其他的就讓閆冰暫且帶走。

“現在這些書全泡了,要是老教授找我要書,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他們。”

圖書出版業本來就緊縮的利潤空間,加上洪災造成的嚴重損失,讓業者變得更加務實。有業者選擇用較差的紙張來印刷,甚至有人決定降定內容品質。步印童書館創始人於惠平擔心,“也許有一天,大家拿着錢也很難買到好書”。

災後,於惠平選了五種書,買紙重印,造成“加油包”。她指出,很多書友是為了支持他們而購買這些“加油包”的,至今賣出了兩萬多套,儘管經濟回報不足洪災損失的1%,但傳遞了一個信號——用心做書會被讀者感知到。

從事出版廿多年,於惠平從來沒把商業放在第一位,甚至有出版人隱身幕後做內容的一點清高。災後,她不得不更加務實,過去抗拒的錄視頻、出鏡訪談、做推廣,如今成了必須做的工作,只能往前沖:“不吆喝,書可能就真的沒人來看了。”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