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
哥大調查新聞中心總監:揭黑報道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
6月19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斯塔比爾調查新聞中心總監Sheila Coronel在2016年美國調查記者與編輯協會(IRE)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與到會的1850名全球調查記者分享有關人際網絡、合作、非盈利及全球性揭露報道的最新發展。Coronel是調查報道國際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全球深度報道網經授權編譯她的演講全文。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author/karenchang/zh-hant/)
6月19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斯塔比爾調查新聞中心總監Sheila Coronel在2016年美國調查記者與編輯協會(IRE)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與到會的1850名全球調查記者分享有關人際網絡、合作、非盈利及全球性揭露報道的最新發展。Coronel是調查報道國際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全球深度報道網經授權編譯她的演講全文。
網絡搜索專家Henk Vvan Ess重視新聞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枯燥的“Fact Check”(核查事實)在他的探索下變得有趣而高效。挪威大會上,他以谷歌和推特為例,展示了核查事實過程中常用的一些工具和準則。
2014年8月,美國記者James Foley被伊斯蘭國(ISIS)恐怖分子斬首的影片震驚全球。出現在影片中的劊子手“聖戰約翰”(Johajid John)之後還參與處決多名外國人質。2015年2月26日,”聖戰約翰”的身份被確認後,網絡搜索專家Henk Van Ess接到《每日電訊報》的委託:一個小時內找出其家人的信息。他會怎麼做呢?
BBC互聯網研究專家、搜索大牛Paul Myers再次現身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祭出自己的IP搜索神器,場場講座爆滿。小編把現場學來的乾貨分享給大家,讓你分分鐘get“人肉”搜索技能。
2015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的亮點之一是跨境報道。今天的腐敗調查記者不再是孤單英雄,而有監察貪腐的NGO組織、專業調查公司以及FBI前探員提供的專業技術和數據支持。調查記者與這些“跨界高手”是如何協作?NGO和專業調查公司扮演着怎樣的角色?如何最有效地獲取線索?來自透明國際、專業調查公司Mintz集團的主管和前FBI探員分享了他們助力調查新聞的技能、心得和建議。
科技的迅速發展促使輕快方便的移動端成為媒體搶佔市場的熱點,新聞產品也愈加重視讀者偏好和用戶體驗。什麼才是一款新聞app的必備修養?有什麼成功經驗可供借鑒?在2015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美國新聞網站ProPublica的新聞應用開發員Lena Groeger分享了幾大通用設計原則。
在大數據和新媒體時代,數據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次深度報道大會更是深刻地印證了這一點。大會彙集了許多前沿的數據分析思維、技術和工具,為從事深度報道的記者們提供了新的調查視角和途徑。
英士國際商學院客座教授Mark Lee Hunter認為,調查報道之所以費時長、成本高,很重要的原因是方法不當,緣木求魚,媒體人很容易被淹沒在信息的大海中。如果方法得當,知道如何使用假說,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荷蘭網絡搜索專家Henk Van Ess再次向中國記者推薦微博搜索利器,這次還有手機APP版本。調查記者們,是時候拋開呆板的微博搜索,試試這些酷到沒朋友的工具了!
可視化新聞報道技巧多樣。2015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教授Brant Houston、IRE執行總監Mark Horvit及培訓主管Megan Luther分享了如何選用數據、如何用數據讓新聞更可信以及製作發布數據可視化時的注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