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數據新聞獎
2018年全球數據新聞獎揭曉:恭喜財新獲獎!
|
2018年全球數據新聞獎獲獎名單揭曉,最終13個作品(媒體)從86件提名作品,以及來自58個國家的630份提交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包括年度數據可視化獎、年度調查報道獎、年度數據應用獎等在內的12個獎項。值得一提的是,財新數據可視化實驗室獲得了最佳大型數據新聞團隊獎,這也是中國媒體首次在全球數據新聞獎項的評獎中獲獎。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author/vickieliang/page/7/zh-hant/)
2018年全球數據新聞獎獲獎名單揭曉,最終13個作品(媒體)從86件提名作品,以及來自58個國家的630份提交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包括年度數據可視化獎、年度調查報道獎、年度數據應用獎等在內的12個獎項。值得一提的是,財新數據可視化實驗室獲得了最佳大型數據新聞團隊獎,這也是中國媒體首次在全球數據新聞獎項的評獎中獲獎。
沒有充足的資源和資金,調查新聞是不可能具備改變世界的潛力的。為具體的一篇調查報道或是一個調查性組織募款,就是關鍵的第一步。為了募款,記者們需要調動自己搜集資料與寫作的能力,除此之外,他們還需要一些新的技巧。我們邀請了Bridget Gallagher為你上一堂募款的速成課,她經營着Gallagher顧問公司,為非營利媒體募款、和捐贈人搭建溝通的橋樑。
2017年10月10號,約140米長的大型貨船浩帆6號(Hao Fan 6)被禁止進入全球任何一個港口,因為它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2016年3月通過的制裁朝鮮的決定。在接下來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它就在茫茫大海上失去了蹤跡。根據MarineTraffic船隻追蹤反饋的數據,在協調世界時下午11點17分後,浩帆6號的船舶自動定位識別系統(AIS)就沒有了迴音。CNN針對其背後的“貓膩”展開了調查。
“IBM解僱老齡員工的做法更可能是一個態度宣言,而不是一個商業策略,”Gosselin說。“藏在背後的是美國文化里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創新是年輕人的事。”
如今的調查記者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了解電子數據以完成他們的工作。要去發現、提取、分析和講述故事,記者越來越需要學會處理電子表格、運用數據庫和製作可視化。Nils Mulvad是丹麥的調查記者,他從事數據新聞工作超過20年。他將講解新聞中數據的使用。
當你在把玩手中的琥珀時,是否想過,東歐國家烏克蘭的環境,正因非法琥珀開採產業而遭受致命性摧毀。在地球另一端的哥倫比亞,4,000多名游擊隊員在2016年停火協議簽訂後,離開了叢林,正在試圖融入城市生活。本周數據新聞精選,深度君帶你了解這兩個調查故事,還將在末尾奉送一則數據可視化目錄。
眾所周知,公開文件是調查新聞的重要線索來源。但在不同的國家,獲取公開文件的途徑各不相同。理解和審閱公開文件對於深度報道來說非常重要,它們啟發了很多記者,全世界許多重磅的調查新聞也由此誕生。Floreen Simon是菲律賓調查新聞中心的培訓主任。她將在本集講解公開文件具體涵蓋的種類,以及這些文件如何幫助調查記者們挖掘故事。
李薇介紹,她的研究對比分析以普利策特稿獎作品為代表的美國特稿和“中國式特稿”,其根本目的是使中國新聞工作者熟悉美國新聞界將文學敘事技巧與新聞功能較好融合的經驗,更清楚地辨別文學與新聞的界限,更好地利用文學為新聞服務講好中國故事。
新聞傳媒業的生態日新月異,也許你需要放緩腳步,給自己充充電。走出舒適圈,打破學習或工作的瓶頸,與有趣的大腦們交流,改變自己的契機說不定就隱藏在這裡。全球深度報道網轉載了全媒派(ID:quanmeipai)為你搜羅的7個國外精品“充電”項目,不管是傳媒小白還是資深媒體人,世界這麼大,總有一款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