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ay Johnston: 如何解讀公司報告 | 深度報道錦囊

向權力問責是調查報道的核心——這當然也包括公司權力在內。分析公司報告能揭示公司如何運作,以及其中是否存在可疑的不規範的交易。審查公司賬戶和財務報表,同樣是調查和揭露腐敗、洗錢行為,以及追蹤金錢流向的重要做法。本期深度報道錦囊的關鍵詞:解讀公司報告。

給“編程小白”的數據抓取教程

數據抓取往往是信息可視化製作的入門功課,但由於編程是它的基礎,這不免讓技術薄弱的記者朋友無從下手。獨立調查記者、數據新聞記者Samantha Sunne對這種情況了如指掌,所以在NICAR的2018年會議中,她為“編程小白”們設計了一套簡易教程。

Martha Mendoza:調查人口販賣的五大技巧 | 深度報道錦囊

調查人口販賣需要專門的調查技巧。人口販賣犯罪,或以強制性勞役為目的的人口交易,性奴役或商業性剝削等犯罪行為,能產生數十億的非法利潤。這些隱秘的犯罪活動,不僅會在一國國界內發生,還正快速地跨國蔓延。

災難報道就是迎着雪崩尋找那朵雪蓮 | 汶川地震十年

既然命運的輪盤難以抵擋,就總要有人去做那個“壞消息先生”,記者就是其中的一群。災難報道是記者的成長課,作為社會應對機制中傳播環節最專業的一環,記者的報道能平衡信息差,協助社會肌體協作和資源調度,並為歷史留下註腳。

Margo Williams:巧用網絡搜索和數據庫 練好基本功 | 深度報道錦囊

本系列是全球深度報道網中文網的《深度報道錦囊》視頻,一周一更,共十集,每集一個主題,邀請普利策獎得主、哥大新聞學教授、數據報道先驅機構的資深記者等,分享個人在數據新聞、事實核查、網絡搜索、移動報道等方面的經驗與技巧。本周的主題是:巧用網絡搜索和數據庫。

我在斯坦福,幫中國調查記者解決搜索難題

如何能幫助中國調查記者更有效、更方便地搜索公開資料?馮欣為此苦惱了很久。現在,她把自己最感興趣的這個問題帶去了斯坦福大學。她找到答案了嗎?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她有什麼意外收穫?本文是全球深度報道網獨家學者對話系列的第二期——對話馮欣,探訪調查記者的搜索難題。正如馮欣所說,每個國家和地區的發達程度不同,問題也不盡相同,但最後還是殊途同歸。我們希望討論的,不僅是中國傳媒的問題,也是全球新聞業所面臨的共同挑戰。

北大瀋陽“性侵事件” 媒體接力報道梳理

上周,前北京大學教師瀋陽20年前的“涉性侵事件”引起公眾強烈關注,包括《新京報》、《中國新聞周刊》、財新、自媒體公號“火星試驗室”、《現代快報》、澎湃在內等多家媒體機構和平台做了數日追蹤報道,尋得大量當事人發聲,促成相關文件公開,持續推動公眾對高校乃至職場中性侵問題的廣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