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我看見一種嚴肅的、基於專業調查的性侵/性騷擾報道的力量是可以很大的,而在世界各地都有我們的同行、尤其是女性同行,正在為此努力。
GIJC19
第11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獎學金現正接受申請
|
第11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於9月26日到29日在德國漢堡舉行,我們提供了200個獎學金名額給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媒體人,和從事特定領域報道的記者,只要你符合資格,我們非常歡迎你來申請。
2019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後真相時代,我們要如何調查和報道虛假信息?
|
今天,假新聞泛濫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事實核查和調查虛假信息已成為新聞人必備的技能之一。在第十一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BuzzFeed 媒體編輯、事實核查專家 Craig Silverman 分享了他在對抗假新聞方面的經驗。
2019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如何進行好的採訪?資深調查記者給出了13條建議
|
如何進行好的採訪?來自 NPR 和 CNBC 的資深調查記者給出了13條建議,包括:建立採訪策略、提前準備好問題、保持禮貌與尊重、問開放性問題、裝傻、讓你的採訪對象把話說完、及時整理採訪錄音等等。
2019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GIJC19側記:中外記者的共同挑戰,如何成為後真相時代的“搭橋者”?
|
在今天,以一人之力恐怕難以跨過那些無形的壁壘,但我們可以把自己訓練成更熟練的搭橋者,透過跨境合作來共同發掘和報道有意義的選題。身在會場的哪個角落,你都能看到新聞工作者們三五成群地交流心得,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無疑為跨境合作提供了開花結果的土壤。
2019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GIJC19 側記:在交流中撕下標籤,用協作讓報道更有力
|
在為期四天的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各種各樣的故事正發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它們背後有人在持續地追蹤和記錄。且不論在大會上能學到多少調查報道經驗或新聞呈現技術,單是交流本身,就足夠有意義。因為這是打破刻板印象的開始,是相互理解與協同合作的起點。
如何用小成本報道大新聞?
|
小型媒體通常資源都是很有限的,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甚至在新聞業取得成就,對小型媒體而言並不是那麼容易,但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在第11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小型媒體從業者齊聚一堂,分享了自己對於如何用小成本做出重磅報道的經驗。
2019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GIJC19 側記:沒有現成數據時,如何通過眾包收集信息?
|
找數據在中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很多公開的數據可能要麼缺失、要麼格式混亂。記者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在第十一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我學習到了不少數據眾包的經驗和技巧。
如何在深度報道中使用用戶生成內容(UGC)?
|
在深度報道中,如何搜集、整合和使用用戶生成內容?在第十一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三位資深記者/學者結合自己在調查蘇丹抗議示威、羅興亞難民危機時的經驗,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2019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GIJC19 側記:當虛假信息肆虐,媒體要如何處理與讀者的關係?
|
在一個虛假信息泛濫、嚴肅新聞被邊緣化、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時代,要如何處理媒體與讀者之間的關係?第十一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的分享與交流,給我提供了許多啟發。
2019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GIJC19 側記:無所不在的“媒體”,無處不能發掘故事的記者
|
“新聞業寒冬”和“後真相時代”是近年人們說到新聞媒體時最常提起的詞彙。但在這次大會上,我見到的記者和他們不知用多少力氣跟細胞做出來的故事,卻把我對未來的期待撐得有血、有淚、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