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媒體人指南
給女性媒體人的工作指南(五):尋找導師
|
媒體導師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可以幫助你解決各種問題,包括推進你的項目,談判到一個公平的薪水,或是處理不健康的工作環境或與同事的困難關係等,在《給女性媒體人的工作指南》第五篇,我們總結了給女性記者的導師資源。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category/%E6%B7%B1%E5%BA%A6%E6%8A%A5%E9%81%93%E6%8A%80%E6%9C%AF/page/3/zh-hant/)
媒體導師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可以幫助你解決各種問題,包括推進你的項目,談判到一個公平的薪水,或是處理不健康的工作環境或與同事的困難關係等,在《給女性媒體人的工作指南》第五篇,我們總結了給女性記者的導師資源。
“環境報道聯盟”的跨境調查《海洋有限公司》獲得了2022年SOPA卓越環境報道獎,這組報道由14間新聞機構和來自13個國家的記者合作進行。他們是如何協調來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記者?又有什麼調查經驗值得借鑒?全球深度報道網採訪了參與項目的記者和編輯。
深度報道的編輯希望年輕記者有哪些特質?如何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特質,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向?如何為新聞事件找到最合適的選題角度?在這篇文章中,《南方周末》編輯吳筱羽分享了她的見解。
過去七年,艾米莉亞·塞爾坎撰寫了幾十份關於羅馬尼亞官員的博士論文涉嫌抄襲和學術欺詐的調查報道。她發現,羅馬尼亞現任總理以及國防部長、衛生部長和教育部長等高官的學術論文中都存在明顯的抄襲證據,而這些論文都曾幫助他們獲得升遷或獲得高薪。她是如何通過圖書館找到的公開資料,揭露這一系統性醜聞的?
搜索引擎是在開源調查中最常用的工具,了解它們的基本原理和掌握相關的搜索術語,對於快速找到想要的結果至關重要。這篇文章分享了三個提升搜索效率的小技巧,包括選擇合適的搜索引擎、使用限定符號和特定關鍵字進行搜索。
去年9月,一家以“面對複雜”為信條的新媒體——“正面連接”上線了,除了追求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增量,他們還在試圖拓寬理解增量的邊界。在“正面連接”上線一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如何能在流量為王的時代活下來,並展現這個世界視而不見的重要部分。
性媒體人在職場中往往會面臨比男性更大的挑戰,因此,全球深度報道網為那些希望建立聯結的女性媒體人編寫了這份工作指南。本文是指南的第一章,聚焦女性領導力的培養,內容包括來自世界各地資深媒體的經驗分享,和關於職業發展及自我成長的一些書籍、研討會、播客、文章等資源。
一篇好稿的誕生,除了前線記者的功勞,後方編輯的角色也是尤其重要的。從一開始對選題角度的把握,到採訪過程中與記者的溝通協作,再到拿到初稿時對方向、結構和內容的拿捏,編輯就像是稿件的“產品經理”,在記者和讀者之間扮演着“雙向翻譯”的角色。
隨着全球氣候暖化,全人類正在經歷着史無前例的酷熱天氣,而環境報道在此時的需求比以往都更加大。在最近一次研討會中,一個由記者、設計師和組成的小組,分享了他們用數據可視化和建立網絡賦能環境報道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