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不断拓宽数据设计的边界,数据可视化领域也在不断改变,新设备、新技巧对可视化专家们提出了新的挑战。Lena Groeger是ProPublica的调查记者和可视化开发人员,携手《金融时报》数据可视化记者Jane Pong,她们在2017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分享了数据可视化的七大趋势。
世越号调查
解密“世越号”沉没真相 韩调查记者挑战官方报告 | GIJC17
|
韩国官方发布了“世越号”沉没的报告后,事故起因仍不明朗。坊间开始流传真假莫辨的猜测,比如客运船是与潜水艇相撞而倾覆的;还有人猜测船员在航程中故意抛锚……然而真相呢?金成秀想,他一定要还原船体倾覆的全部经过,再现场景,把真实呈现与大众。
2017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2017全球深度报道大会闭幕:理想延续 交流永固 | GIJC17
|
四天时间、1,200多名记者、130个国家、280多名讲者、100多场专题研讨会和工作坊分享——规模空前的第十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在11月19日于南非金山大学顺利闭幕。让我们通过参会记者的镜头与社交网络状态,来回顾大会的盛况。
2017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如何“因人制宜”撬开信源话匣子:Buzzfeed调查报道主管谈采访的艺术
|
“采访不是关于你准备好的一系列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为今年全球深度报道大会“采访的艺术”专题研讨会讲者之一,美国网络媒体Buzzfeed调查报道主管、普利策奖得主Mark Schoofs分享了他从业多年总结下来的采访经验。
新闻叙事
与《金融时报》调查记者Tom Burgis 对谈:如何写一篇妈妈爱看的调查报道?| GIJC17
|
有一回,他执著于呈现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剖析复杂的关系图,结果跟编辑来来回回磨了十次。后来,他的编辑要求他,把那改了十次的草稿丟了吧!“想一想,写一篇你母亲也能看懂、有兴趣的故事。”他真的打了电话给母亲,从叙事到谈人,故事结构整个调整。新稿一次过关。
GIJC17
报道野生动物走私:不是动物世界,而是犯罪故事 | GIJC17
|
《国家地理》特别调查组创始人、调查记者、作家Bryan Christy总结调查野生动物走私的要义,他指出:“野生动物走私的报道不是关于动物的故事,气候变化的报道也不是天气的故事,它们是犯罪报道。”
GIJC17
新闻调查职业伦理:何处底线?如何自省? | GIJC17
|
调查记者时常游走于职业道德的边缘,比如置提供线索的线人于危局之中。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的“调查记者的新闻伦理”研讨会邀请了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创办人陈婉莹教授,以及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调查记者Thanduxolo Jika探讨相关议题。
GIJC17
网络“人肉”搜索关键:找出“特殊痕迹” | GIJC17
|
BBC网络搜索专家Paul Myers再度现身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其“网络‘人肉’搜索”研讨会同往年一样座无虚席。他强调,找到人、找对人的关键,在于寻找“特殊标记”(Unique Identifier)。
GIJC17
学生调查登上主流媒体?十条教学黄金准则是关键 | GIJC17
|
教学有方,学生调查也能比肩主流媒体报道,产生影响力。11月16日上午,在第十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的“数据与调查报道教学方法”研讨会上,记者Paulette Desormeaux的分享提供了调查报道教学的一个成功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