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19 侧记:我遇到了三十年前的偷渡报道者
|
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现场,我见到了三十年前在我的家乡寻访偷渡故事的陈婉莹老师,和她有了许多交流,并相约一起重访福建长乐。这种跨越时空的风云激荡,让我更确定了自己对家乡的叙事和书写的路径。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category/%e6%b7%b1%e5%ba%a6%e6%8a%a5%e9%81%93%e5%a4%a7%e4%bc%9a/%e5%85%a8%e7%90%83%e6%b7%b1%e5%ba%a6%e6%8a%a5%e9%81%93%e5%a4%a7%e4%bc%9a/gijc19/page/2/)
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现场,我见到了三十年前在我的家乡寻访偷渡故事的陈婉莹老师,和她有了许多交流,并相约一起重访福建长乐。这种跨越时空的风云激荡,让我更确定了自己对家乡的叙事和书写的路径。
针对性骚扰/性侵的报道并不算「新」,但在2017年 #MeToo 运动席卷全球后,针对这类事件的调查报道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由于当事人的心理创伤和社会文化的压力,报道这类案件并不容易。如何为故事找到扎实的证据?如何在采访过程中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如何突破社会文化的限制,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讲故事的形式也在发生着不小的变化。从播客到互动页面,从新闻游戏到虚拟现实,吸引听众沉浸到报道之中的方法变得越来越多样。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来自挪威、德国和美国的新闻人分享了他们各自的经验。
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来自不同地区的医疗健康记者分享了他们在该领域的报道经验,他们强调记者在进行医疗健康报道时要小心求证、关于更大的途径,也分享了帮助调查记者深入研究健康和医学的贴士。
9月26日到29日,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在德国汉堡举行,在这四天时间里,来自130多个国家的1700多名新闻人齐聚一堂,分享自己的从业经验与心得,共同探索调查报道和数据新闻的未来。
身为记者,你是否曾因要阅读上千份文件报告或是整理数百万条资料而感到心力交瘁?现在,你可以将这些机械的工作慢慢交给人工智能了,它可以模仿人类进行学习、推理,并进行自我修正。对于如何在报道中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助,BBC 的数据记者 Paul Bradshaw 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分享了他的心得。
第八届全球亮光奖揭晓,菲律宾媒体 Rappler 的调查报道《马尼拉的谋杀》和多家媒体合作的调查报道项目《#guptaleaks》,获得了大型媒体类别的首奖;秘鲁媒体 IDL-Reporteros 的“洗车”和“白领”系列报道,则获得了小型媒体的首奖。
对于数据隐私的高涨呼声对深度调查报道有怎样的影响?如果只能向一个网络知识很有限的记者推荐四个搜索工具,Paul Myers 会选择哪四个?为了更好地实现线上搜查,记者们应该养成怎样的习惯?
大多数的记者每天都会使用谷歌进行检索,但是搜索引擎能够覆盖的范围只有 4%,而无法被搜索引擎搜到的部分基本都可以划归为「深网」(Deep Web)的范畴。如何检索「深网」的内容?德国记者与新闻培训专家 Albrecht Ude 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分享自己的经验。
过去几年,新闻业在全球范围内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大量媒体裁员、假新闻泛滥让人们不再相信真相、流量主导的发展模式让内容普遍低质素等等。在未来四天的时间里,来自13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新闻人将在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交流从业经验与心得,共同探讨如何面对新闻业的艰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