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JC17
報道野生動物走私:不是動物世界,而是犯罪故事 | GIJC17
|
《國家地理》特別調查組創始人、調查記者、作家Bryan Christy總結調查野生動物走私的要義,他指出:“野生動物走私的報道不是關於動物的故事,氣候變化的報道也不是天氣的故事,它們是犯罪報道。”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category/%E6%B7%B1%E5%BA%A6%E6%8A%A5%E9%81%93%E5%A4%A7%E4%BC%9A/page/6/zh-hant/)
《國家地理》特別調查組創始人、調查記者、作家Bryan Christy總結調查野生動物走私的要義,他指出:“野生動物走私的報道不是關於動物的故事,氣候變化的報道也不是天氣的故事,它們是犯罪報道。”
11月18日,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公布了第七屆全球亮光獎得獎名單,頭獎由伊拉克和尼日利亞的調查記者摘得,前者突擊調查了伊拉克境內失蹤的教育資金,後者曝光了尼日利亞的不公正殺戮。
調查記者時常遊走於職業道德的邊緣,比如置提供線索的線人於危局之中。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的“調查記者的新聞倫理”研討會邀請了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創辦人陳婉瑩教授,以及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調查記者Thanduxolo Jika探討相關議題。
BBC網絡搜索專家Paul Myers再度現身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其“網絡‘人肉’搜索”研討會同往年一樣座無虛席。他強調,找到人、找對人的關鍵,在於尋找“特殊標記”(Unique Identifier)。
第十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於本周(11月15日)開幕,1,200多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記者及新聞業人士將齊聚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
教學有方,學生調查也能比肩主流媒體報道,產生影響力。11月16日上午,在第十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的“數據與調查報道教學方法”研討會上,記者Paulette Desormeaux的分享提供了調查報道教學的一個成功範本。
跨境調查報道資料研究專家Margot Williams收集了大量美國和全球數據庫,為進行調查報道儲備了豐富的資源,並建議記者在為調查着手收集資料之前核對搜索清單
“Fixers”指的是在幕後協助駐外記者的本地人,做着我們看不見的工作,在最後發表的新聞中也沒有署名。記者總是居功甚偉,但往往fixer才可能是影響了國際新聞報道的人。
“每個故事都能找到與科學相關的角度。” 11月16日的“多媒體敘事:科學新聞報道和數據可視化”研討會上,ScienceLink網站記者分享了如何報道科學新聞及如何使用視覺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