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技術
成為 Instagram 搜索大師的不完全手冊
|
越來越多人將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平台從 Facebook、Twitter 轉移到了 IG(Instagram)。但 IG 的搜索功能非常難用,如果不知道一點搜索技巧,可能費了半天也找不到你想要的內容。為此,開源調查組織 OSINTCurio.us 的搜索專家特別撰寫此文,教你成為一個 IG 搜索大師。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category/%E6%B7%B1%E5%BA%A6%E6%8A%A5%E9%81%93%E6%8A%80%E6%9C%AF/page/10/zh-hant/)
越來越多人將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平台從 Facebook、Twitter 轉移到了 IG(Instagram)。但 IG 的搜索功能非常難用,如果不知道一點搜索技巧,可能費了半天也找不到你想要的內容。為此,開源調查組織 OSINTCurio.us 的搜索專家特別撰寫此文,教你成為一個 IG 搜索大師。
對任何寫作者來說,文章的開頭是不容易寫的,對於深度報道作者來說尤其如何。在這篇文章中,資深新聞人 Paul Bradshaw 總結了七種文章開頭的寫作方法。如果你正在為如何寫開頭而苦惱,不妨讀一讀這篇文章吧!
現在,越來越多的記者選擇自由撰稿作為自己的職業。與在機構工作相比,自由撰稿有着很高的自由度,但它同時也有些弊端——收入並不穩定,或是採訪完一圈之後發現收集到的材料完全用不上。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自由撰稿人?在第11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三位資深的自由職業者分享了他們的看法。
為什麼在深度調查報道中運用 AI 技術這麼困難?近期內,深度報道的哪些環節最適合使用 AI 技術?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哥倫比亞大學老師 Jonathan Stray 做了一些研究。
在特稿寫作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有沒有一些可以參考的方法論或小技巧?全球深度報道網特別邀請資深新聞人陳婉瑩,以她在《紐約每日新聞》工作的經歷,分享她的特稿寫作經驗。
和聽眾建立聯繫是在播客中講好故事的關鍵,但要怎麼樣才能做到呢?知名播客製作人 Siobhán McHugh 分享了她的經驗:你要感覺的是聲音,而不僅僅是語言;在錄製之前,需要進行深度的訪談;用你的耳朵來思考,發現未曾注意過的聲音;最重要的,還是在節目中做你自己。
如何為數據新聞找選題?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白凈在過去兩年中指導學生創作了超過五十篇數據新聞作品,主題涉及時政、教育、人口、經濟、民生、文化、新聞出版、環保、科技、娛樂、體育等多個領域,聽聽她的分享吧!
作為調查記者,對公司進行信息挖掘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利用公開工具/數據庫挖掘企業信息是最便捷、也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前兩篇中,岳琦分別介紹了中國企業的分類和如何利用監管資料挖掘公司信息,本篇將重點介紹如何利用商業工具挖掘企業信息。
對於一般人來說,查詢企業信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工商檔案等監管資料。近年來,隨着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和越來越多數據類互聯網產品的出現,也讓查詢變得越來越便捷和高效。本文將詳細介紹如何透過監管資料查詢企業信息。
公司為人類商業文明帶來了一場巨大的變革,但同時也讓不當的利益流動和骯髒的商業運作徹底升級。由於企業組織結構嚴密,從內部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並不容易。作為記者,要如何利用公開工具/數據庫挖掘企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