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医疗健康报道的十个小贴士

新冠病毒大流行制造了人类史上前所未见的公共卫生危机,今年一年,新冠疫情对公众健康、社会福利及全球经济的冲击持续占据头版。为此,GIJN 编写了一份关于如何进行医疗保健调查报道的指南。这篇文章总结了十个来自指南的小贴士。

后疫情时代,数据新闻可以关注的五个角度

距离新冠疫情爆发已经快两年时间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都接种了疫苗,人们的生活也开始慢慢恢复常态。在这个后疫情时代,数据新闻可以哪些角度呢?马来西亚知名数据记者郭史光庆在篇文章中总结了追踪不平等、衡量疫情对弱势群体影响等五个角度。

回归事实——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对新闻业的启发

挪威的诺贝尔委员会今年决定将和平奖授予两名记者,在社交媒体传播上大量虚假信息泛滥的当下,这一决定可以激励记者们回归本质——更加专注于寻求新闻事实。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创始人、资深记者陈婉莹在这篇文章中反思了新闻业的现状,并讨论了雷萨(Maria Ressa)和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获奖的意义。

如何正确解读数据?

当你在报道中使用数据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取的。但同样重要的是正确解读你的发现。如果你计算正确,但没有正确解读数据呈现的结果,最终可能会误导你的受众。例如,因为一些人收入过高,平均数就无法反应大多数人的真实收入,使用它就可能产生误导效果。

如何进行突发新闻的准备、突破和采访?

突发新闻是记者最经常处理的新闻类型之一,但由于这类新闻需要快速反应,留给记者准备的时间非常有限。最近,深度训练营邀请了任职九派新闻资深记者赵翔,分享了她是如何做突发新闻的采访准备工作,以及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采访突破的。

从在线调查到数据保护,我们整理了一份记者必备工具清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复杂的调查报道来说更是如此——不仅需要在线调查工具来搜集资料,数据保护工具来确保安全,还需要可视化工具来进行呈现,任务管理工具来进行统筹合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采访了多为全球顶尖的调查记者,看看他们的必备工具清单中都有哪些工具。

«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