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age Top Story
企业资料查册有方 调查记者这样挖掘独家(上)
|
今年1月,香港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被曝僭建,媒体在此事件的调查上大施拳脚,通过翻查公开资料找出多项证据。调查记者们的查册功夫看起来眼花缭乱,其实个中章法并不难。深度网特邀《香港01》调查记者Selina Cheng,为我们复盘了当时记者查册的过程,亲授一步步拿到公开资料的步骤。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category/%e6%b7%b1%e5%ba%a6%e6%8a%a5%e9%81%93%e6%8e%a8%e8%8d%90/page/2/)
今年1月,香港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被曝僭建,媒体在此事件的调查上大施拳脚,通过翻查公开资料找出多项证据。调查记者们的查册功夫看起来眼花缭乱,其实个中章法并不难。深度网特邀《香港01》调查记者Selina Cheng,为我们复盘了当时记者查册的过程,亲授一步步拿到公开资料的步骤。
2018年全球数据新闻奖获奖名单揭晓,最终13个作品(媒体)从86件提名作品,以及来自58个国家的630份提交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包括年度数据可视化奖、年度调查报道奖、年度数据应用奖等在内的12个奖项。值得一提的是,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获得了最佳大型数据新闻团队奖,这也是中国媒体首次在全球数据新闻奖项的评奖中获奖。
众所周知,公开文件是调查新闻的重要线索来源。但在不同的国家,获取公开文件的途径各不相同。理解和审阅公开文件对于深度报道来说非常重要,它们启发了很多记者,全世界许多重磅的调查新闻也由此诞生。Floreen Simon是菲律宾调查新闻中心的培训主任。她将在本集讲解公开文件具体涵盖的种类,以及这些文件如何帮助调查记者们挖掘故事。
向权力问责是调查报道的核心——这当然也包括公司权力在内。分析公司报告能揭示公司如何运作,以及其中是否存在可疑的不规范的交易。审查公司账户和财务报表,同样是调查和揭露腐败、洗钱行为,以及追踪金钱流向的重要做法。本期深度报道锦囊的关键词:解读公司报告。
调查人口贩卖需要专门的调查技巧。人口贩卖犯罪,或以强制性劳役为目的的人口交易,性奴役或商业性剥削等犯罪行为,能产生数十亿的非法利润。这些隐秘的犯罪活动,不仅会在一国国界内发生,还正快速地跨国蔓延。
既然命运的轮盘难以抵挡,就总要有人去做那个“坏消息先生”,记者就是其中的一群。灾难报道是记者的成长课,作为社会应对机制中传播环节最专业的一环,记者的报道能平衡信息差,协助社会肌体协作和资源调度,并为历史留下注脚。
上周,前北京大学教师沈阳20年前的“涉性侵事件”引起公众强烈关注,包括《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财新、自媒体公号“火星试验室”、《现代快报》、澎湃在内等多家媒体机构和平台做了数日追踪报道,寻得大量当事人发声,促成相关文件公开,持续推动公众对高校乃至职场中性侵问题的广泛讨论。
在过去一年,全球的调查新闻行业一直都不太平静,各地调查记者面临着相似而又不同的挑战。除了要应对由技术和资本所带来全球性行业变化,一些地区的记者还需与战火、暴力及其他各种侵害作斗争。
以文学性强的叙事,讲述关乎公共利益的故事和问题,并最终抵达某层终极意义——在前《南方周末》特稿记者叶伟民看来,这是新闻特稿的三大核心指向。特稿在中国有何特殊的历史背景?特稿如何取材、确立主题,如何采访,是否有写作技巧可循?本文中,从个人经验出发,叶伟民分享了优秀的新闻特稿是如何写成的。
2016年12月,路透社新闻研究所启动名为《全球性的团队合作:调查新闻领域合作形式的兴起》的研究,研究所主管Rasmus Kleis Nielsen和BBC前主管Richard Sambrook牵头,邀请了6位资深媒体人共同撰写这份报告。2018年初,报告终于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