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是什麼?如何開始你的新聞眾籌?即使對於成熟老練、見過市面的創業者,眾籌看上去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怎樣讓你的眾籌項目脫穎而出?有什麼工具可以利用?GIJN的小編們遍嘗百草,瀏覽了有關眾籌的最新指南和各大網站後,找到了這樣一些啟動新聞眾籌項目的最佳策略。
調查紀錄片
在關注腐敗議題的透明電影節上,有什麼值得一看的調查紀錄片?
|
新冠疫情讓世界各地的電影節也不得不在線上舉行,透明電影節(F4T)就是其中一例。這是一個關注全球腐敗問題的電影節,我們從此次影展片單中精選了五部值得一看的調查紀錄片。內容涉及醫療腐敗、官商勾結而導致環境災難等議題。
過去一年,有哪些深度調查紀錄片值得一看?
|
最近,為表彰優秀的調查紀錄片而設立的 DIG 獎公布了今年的獲獎名單,獲獎作品包括了由400多段公民記者拍攝的直播視頻剪輯而成的《直播蘇丹大屠殺》,調查性侵案件的播客節目《已驗證》等。除了獲獎作品外,本屆入圍作品中還有哪些不可錯過的佳作?
深度報道推薦
2019 年 SOPA 大獎揭曉,哪些調查報道和數據新聞不可錯過?
|
亞洲出版業協會日前公布了2019年卓越新聞獎獲獎名單,全球深度報道網從今年獲得卓越新聞獎首獎的17個作品中精選了6個作品,帶你回顧過去一年亞太地區最值得關注的調查報道和數據新聞。
深度報道推薦
2018美國調查記者協會大獎揭曉,有哪些不能錯過的調查報道?
|
美國調查記者與編輯協會(Investigative Reporter and Editor,IRE)日前公布了年度大獎的獲獎名單。關於緬甸軍方對羅興亞族的種族清洗暴行,也門內戰中囚犯遭遇暴力及性侵的醜聞,以至美國邊境政策造成數以千計的骨肉分離悲劇等調查報道獲得殊榮。
深度報道
寒冬里的星火——中國內地調查記者如何報道2018
|
這一年的深度報道主要聚焦在企業和個人的不當行為。令我們印象深刻的製藥業事故報道、#Metoo性侵害報道、環境調查等報道發出後,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力:涉事企業被起訴,消費者團結力量,共同抵制侵害個人利益的商品,相關政策和法規相繼出台。
年度回顧
如何做更好的調查報道?前路我們一同探索 | 深度網2018熱讀榜單
|
又到年終總結時,我們再次整理了深度網年度好文榜單。這一年,通過回顧全球深度報道網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的數據,我們發現,最具熱度文章透露出讀者的三大疑問:好的調查報道應該是什麼樣的?有哪些工具可以助我做好報道?數據該去哪裡找?
深度報道推薦
等待庇護:在新聞遊戲中體驗難民危機
|
過去幾年,媒體機構逐漸開始嘗試用電游講述新聞故事的方式。新聞遊戲這一概念,打破了文字、視頻、音頻、照片等形式的敘事傳統,能讓玩家更投入到新聞故事之中——至少理論上如此。
數據可視化
加州山火可視化 美國媒體的八種角度與方法
|
不少市面上關於山火的新聞,看起來都像熒幕上的災難場面,非常不真實。即便如此,人們還是不會對野火產生的原因和後果予以足夠重視。為此,Storybench盤點了今年美國媒體報道加州山火的八種方式,分析他們如何向讀者解釋這兩點。
調查手法
調查報道:一切技巧,不過是有想象力的笨功夫
|
“調查報道之所以廣受尊崇,勇氣是一部分,對專業主義的恪守和遵循則更為寶貴。”前《南方周末》特稿編輯葉偉民以他本人一次暗訪經歷為例,分享調查倫理、調查規劃及採訪突破的技巧。
深度報道推薦
50名受害人自述性騷擾行為分析,米兔是否大鳴大放
|
米兔運動在中國還剛起步,理性的思考和討論有利於將它健康地推向更廣的區域,讓受害者有勇氣說不,讓潛在的施害者不敢施害,形成全民尊重女性、呵護女性的共識,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而公共討論需要基於對基本事實的掌握。核真錄做的,就是幫助讀者儘可能地釐清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