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藉機拍片到三萬會員,韓國非牟利媒體“打破新聞”是如何做到的?

韓國非牟利調查機構“打破新聞”在成立之初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甚至連一台相機也沒有。但經過七年的發展,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擁有三萬多月捐會員的新聞機構,並且融合了報道、廣播、紀錄片等多種媒體形式,在韓國新聞業最不景氣的幾年時間裡,他們是如何取得這些成就的呢?

依靠訂閱制走過15年,“當今大馬”如何平衡新聞公共性和媒體經營?

馬來西亞媒體“當今大馬”從2004年開始啟用訂閱制。15個年過去,會員收入已佔到了總收入的70%以上,但付費牆並沒有削弱影響力,它目前仍是馬來西亞仍然是最受歡迎和信任的新聞網站之一。在全球新聞業並不景氣的今天,“當今大馬”是如何平衡新聞公共性和媒體經營的?有哪些我們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