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方法
張潔:《新聞調查》探尋事實真相二十年
|
央視《新聞調查》開播二十年,追查事實,問責權力,不少優秀調查成為業界標杆。什麼是真相?我們又該如何探尋真相?《新聞調查》製作背後有哪些趣聞和不易?深度君經授權轉載《新聞調查》節目第四任製作人張潔在南京大學的演講,為我們深度解析那些屬於“真相”的故事。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category/methodology/page/3/zh-hant/)
央視《新聞調查》開播二十年,追查事實,問責權力,不少優秀調查成為業界標杆。什麼是真相?我們又該如何探尋真相?《新聞調查》製作背後有哪些趣聞和不易?深度君經授權轉載《新聞調查》節目第四任製作人張潔在南京大學的演講,為我們深度解析那些屬於“真相”的故事。
隨着各國政府機構的數據公開、打擊貪腐的國際組織合作愈加深入和新聞界數據使用及跨國合作日漸成熟,跨境調查成為當今調查新聞的熱點。從2006年起步時聯繫媒體合作的舉步維艱,到現在對慕名尋求合作的媒體進行篩選,著名跨境合作組織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報道項目(OCCRP)經歷了十年的成長。OCCRP聯合創始人、顧問編輯Drew Sullivan分享了OCCRP跨國報道的成功之道。在全球化時代,媒體如何突破地域限制、通過跨國聯結操作深度報道?深度君帶你一探究竟。
行業新聞怎麼做?進行調查性報道有哪些操作技巧?記者在調查時,又該怎樣權衡各方利益?深度君經授權轉載新京報傳媒研究(微信ID:xjbcmyj)的文章,看新食品周刊記者郭鐵如何剝開食品信息的堅硬外殼,講述新食品周刊的幕後故事。
哈佛大學慈善肯尼迪政府學院艾什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昨日發布《中國慈善百人》網站及研究報告,針對中國大陸前100名慈善家在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間的捐贈數量、地域、方向、行業以及慷慨程度等一系列指標進行梳理和研究。跟着深度君一起,看看中國目前的慈善捐助狀況、哈佛可視化榜單的三大特點吧,還有慈善數據可視化平台推薦哦。
數據是科學,也是藝術。數據使用合適與否,對於建立新聞調查邏輯、推導結論、傳達準確可感的內容十分重要,也直接影響受眾的觀感和認知。深度君選取資深記者和專家的新聞數據使用經驗,告訴你可視化地圖、數據新聞、普通新聞以及完整流程中里存在的數據陷阱、怎麼選用數據才能又保險又合適。
數據圖也有陷阱?即使數據準確、完整,其展現方式如果不易於讀者理解,或是產生誤導,也就喪失了它配合故事敘述的意義。美國媒體Quartz的記者Keith Collins在《2015最具誤導性的圖表》一文中總結出了我們經常會出錯的幾種類型,幫你練就火眼金睛,做出更優質的圖表。
當水軍?近期,幾百個疑似被機器人程序控制推特帳號不停轉發和點贊一些俄羅斯主流媒體的文章。關注社交媒體的“全球之聲”撰稿人Lawrence Alexander發現:這些虛假帳號之前曾推送過大量親俄羅斯政府博客LiveJournal的鏈接,而它們自己也是規模龐大的俄羅斯網絡水軍的一部分。
去年四月韓國“世越號”海難發生時,報道這一悲劇事件的韓國記者們遇到許多令他們措手不及的挑戰。這篇手記里,韓國記者們奉上自己的經驗教訓,供報道災難的同行參考。這十點建議,是他們希望自己在報道這場災難前能早一點明白的道理。
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即將於今年10月8-11日在挪威利勒哈默爾舉行。我們邀請您遞交有關“調查性報道及計算機輔助報道的教學技能與技巧”的學術論文/研究摘要,提案者將被邀請到挪威出席此次大會,並在會上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