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數據新聞精選(10.30-11.7)

為紀念柏林牆倒塌25周年,萊布尼茲社會科學院(the Leibniz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s)收集了90年代初至2012年間東德人和西德人對15個問題的看法,涵蓋墮胎、教育、社會不平等、愛國主義等問題,繪製了德國人觀念的變遷和東西德人之間仍然不小的鴻溝。

每周數據新聞精選(11.7-15)

Simon Rogers是數據新聞報道的一枚大牛,去年他跳槽到推特成為一名數據編輯,聽他講講自己為什麼跳槽——推特里有大數據和故事。

每周數據新聞精選 (1.1-1.8)

2014年的數據新聞風雲榜已落幕,新的一年剛開啟,推特上最受關注的數據新聞又有哪些呢?請看深度君為您整理新年第一周熱門數據新聞鏈接。這周的熱點包括法國Le Temps對近年屠殺記者事件的數據分析,美國政治新聞網站FiveThirtyEight上關於警察隊伍結構問題的分析報道,法國氣候變暖等等,你需要了解的最新數據新聞,都在這裡。

新透明度指數:世界深陷腐敗泥潭

透明國際本周發布了新的腐敗指數排名。土耳其、安哥拉、中國、馬拉維、盧旺達這五個國家跌幅最大。“公眾能夠對領導人問責的開放政府會在國家得分上獲益,”透明國際報告說,“低分則表明一個國家腐敗盛行、缺乏對腐敗的懲罰且公共部門對民眾的需求不聞不問。”

全球開放數據指數:關鍵數據庫僅11%開放

開放知識基金會剛剛發布了最新版的全球開放數據指數。從3年前僅有少數幾個國家開放政府數據到如今的將近400家,該指數顯示出開放趨勢正走向井噴。但依據該指數的標準,只有11%的數據庫被認定為“開放”。

這事兒跟泰晤士報真沒關係

近日很多網媒和微博轉載“北大清華進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前50”這則消息,源頭是新華網,報道原題為“北大清華進入《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前五十”,其實跟《泰晤士報》一點關係都沒有,早在2006年就已被澄清。

«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