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永:优质调查报道需工匠式雕磨

做好调查报道的关键品质是什么?中国青年报深度调查部主任刘万永的答案是:需要像工匠般持之以恒、精雕细琢,把工作做到极致。除了扎扎实实的调查,没有捷径可走。如何在报道中炼就“工匠精神”?有哪些报道经验值得借鉴?请看深度君经授权转载的《青年记者》(6月上)的文章,原题为:《刘万永:用工匠精神做优质报道》。

数据测算知多少?美国大选和累犯预测、难民调查算法一览

无论是打车计价、节庆秒杀,还是大选预测、犯罪防控,算法无处不在。算法是如何揭示问题本源的?它们精确的秘诀是什么?一旦出错,又有什么后果呢?我们精选了全球深度报道网每周数据精选(Top ddj)三个作品的算法,为你揭晓答案。

采访录音难搞定?工具测评帮你忙

整理采访录音是不少记者头疼的事——要花大量时间反复回放录音、核查信息。要是拍摄视频时收音不佳,就会影响播出质量。美国东北大学副教授Dan Kennedy分享了他测评过的录音和转换神器,助你顺利完成报道。

追踪交易背后的权力——解析2016 SOPA入围调查报道

2016年的亚太新闻出版协会“年度卓越新闻奖”公布入围名单,其中有9篇报道将竞逐“卓越调查报导新闻奖”。它们深挖光能巨头以内部交易增收、总统借壳侵吞公产、政府庇护毒品交易等黑幕,最终发现官方滥用权力、缺乏监管才是问题源头。记者是如何揭露真相、追责公权的?请看深度君的独家分析。深度君将在下次推出两篇释义性报道的分析,敬请关注。

优步服务歧视有色人种?专家巧用数据揭秘

省钱、便捷的服务是优步主打的特色,但优步在美国某些地区司机数量不足,乘客等车时间长,始作俑者究竟是谁?美国马里兰大学菲利普•美林新闻学院计算新闻实验室的研究科学家Jennifer Stark在Nick Diakopoulos教授的帮助下巧用公开数据,揭开了有色人种的居民越多,等车时间越长的规律。他们是如何选取、调整、计算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研究有何意义和缺憾?请看深度君的独家编译。

«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