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永:優質調查報道需工匠式雕磨

做好調查報道的關鍵品質是什麼?中國青年報深度調查部主任劉萬永的答案是:需要像工匠般持之以恆、精雕細琢,把工作做到極致。除了扎紮實實的調查,沒有捷徑可走。如何在報道中煉就“工匠精神”?有哪些報道經驗值得借鑒?請看深度君經授權轉載的《青年記者》(6月上)的文章,原題為:《劉萬永:用工匠精神做優質報道》。

數據測算知多少?美國大選和累犯預測、難民調查算法一覽

無論是打車計價、節慶秒殺,還是大選預測、犯罪防控,算法無處不在。算法是如何揭示問題本源的?它們精確的秘訣是什麼?一旦出錯,又有什麼後果呢?我們精選了全球深度報道網每周數據精選(Top ddj)三個作品的算法,為你揭曉答案。

採訪錄音難搞定?工具測評幫你忙

整理採訪錄音是不少記者頭疼的事——要花大量時間反覆回放錄音、核查信息。要是拍攝視頻時收音不佳,就會影響播出質量。美國東北大學副教授Dan Kennedy分享了他測評過的錄音和轉換神器,助你順利完成報道。

追蹤交易背後的權力——解析2016 SOPA入圍調查報道

2016年的亞太新聞出版協會“年度卓越新聞獎”公布入圍名單,其中有9篇報道將競逐“卓越調查報導新聞獎”。它們深挖光能巨頭以內部交易增收、總統借殼侵吞公產、政府庇護毒品交易等黑幕,最終發現官方濫用權力、缺乏監管才是問題源頭。記者是如何揭露真相、追責公權的?請看深度君的獨家分析。深度君將在下次推出兩篇釋義性報道的分析,敬請關注。

優步服務歧視有色人種?專家巧用數據揭秘

省錢、便捷的服務是優步主打的特色,但優步在美國某些地區司機數量不足,乘客等車時間長,始作俑者究竟是誰?美國馬里蘭大學菲利普•美林新聞學院計算新聞實驗室的研究科學家Jennifer Stark在Nick Diakopoulos教授的幫助下巧用公開數據,揭開了有色人種的居民越多,等車時間越長的規律。他們是如何選取、調整、計算數據,從而得出結論的?研究有何意義和缺憾?請看深度君的獨家編譯。

« 上一頁下一頁 »